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2 02: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

佛教圣物“佛顶真骨”以及“感应舍利”等稀世珍宝。已经在南京七宝阿育王塔的两座金棺银椁中密藏了整整一千年。明天。阿育王塔金棺银椁将在南京栖霞寺展露真容。密藏千年的佛顶骨舍利即将迎来“盛世重光”。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阿育王塔?有什么证据表明塔内的金棺银椁内有佛顶真骨?

  记者:阿育王塔是一种塔的形式。是以阿育王的名字命名的。并非是葬阿育王的塔。颐和园的白塔那种类型就是阿育王塔。和中国传统的塔形式不同。因为阿育王第一个建造此种形式的佛塔。所以以阿育王名字命名。

  “佛顶真骨”从字面理解是指释迦牟尼的头顶骨。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四枚舍利震惊中外。其中一枚被认为是佛祖中指骨。

  南京此次地宫碑文中关于“佛顶真骨”的记载格外让人期待。这座地宫曾出土过一块石碑。上面有“金陵长干寺”字样。碑文称地宫中曾瘗藏佛祖释迦牟尼“佛顶真骨”和舍利。2008年11月21日。北宋长干寺地宫内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从铁函中被成功“请”出。体形硕大的宝塔金光闪闪。周身镶嵌着宝石。塔上遍布佛教故事浮雕。千年之前的制造工艺令人惊叹。根据碑文、塔身文字和X光片互相印证。专家认为。宝塔内瘗藏的就是佛教界的最高圣物“佛顶真骨”。

  南京市曾向国家级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称佛顶真骨为北宋年间北印度来华高僧施护所献。报告称。综合文献。佛顶真骨并不规则。主要特征是形如蜂窠、颜色黄白、发孔清晰。另外。从尺寸不一的记载可看出。佛顶骨应该不止一块。不过佛顶真骨究竟安放在哪一套金棺银椁中。只有等打开金棺银椁后才能确知。

  主持人:明天金棺银椁什么时候开启?目前现场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记者:现场已经开始为周六的供奉大典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人员在阿育王塔供奉地———藏经阁做着各项技防、人防措施以及周边环境改造。在现场。有多位工作人员在安装着摄像头等仪器。他们说“因为这次露出真容的是千年国宝。吸引了全国的注意力。所以我们也要加强监视。”到时候在栖霞寺的死角都能做到监控到位。

  本周六的大典安保措施已经提升到一级安保。除了加强警备外。考虑到栖霞寺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消防部门到时候还将安排2至3辆消防车现场执勤。南京市博物馆一位考古专家说。“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案。都磨合了不下十次。我们非常有信心。

  在周六上午。南京还将举行一个迎请佛顶真骨的法会。法会结束后。由高僧出面。塔中供奉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将被请出。请出的全过程。将分步骤进行拍照、记录。同时。环境严格按照朝天宫地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待请出圣物后。随即会移至特制的恒温恒湿密封盒里。法会结束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还将详细讲解阿育王塔的发掘过程。下午。相关部门还将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面向媒体详解整个典礼的过程。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2008年考古中发现了宋代长干寺地宫。并出土了截至目前已知最大的七宝阿育王塔。塔内金棺银椁在当时并未取出。相关碑文所载供奉其中的佛顶骨因此成为那次考古的最大悬念。

「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
「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

2008年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是国内发现最大的阿育王塔。据考古专家判断。塔内有金棺银椁及佛顶真骨等圣物

  记者昨日获悉。塔内的金棺银椁将于6月12日在南京栖霞寺开启。上午8时。七宝阿育王塔和金棺银椁从朝天宫运往栖霞寺。秘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

泰山佛教新闻

”将迎来“盛世重光”。来自两岸三地的高僧大德将举行“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供奉法会”。之后。“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供奉一个月。

  碑文透露。献圣物者为北印度高僧施护

  南京市曾向国家级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称佛顶真骨为北宋年间北印度来华高僧施护所献。这份考证报告称。地宫中出土的石函上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大中祥符四年(1001)。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内地宫中藏有

佛教有什么新闻

“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此外。同时出土的丝绸发愿文上也有关于佛顶真骨的记载。例如一位叫思齐的僧人写道。正好演化大师要瘗藏“如来顶骨真身舍利”。他为去世的父亲、弟弟等家人超升而参与此事。

  这些都指向了塔中供奉有佛顶真骨。按照文献记载。东晋法显曾在那竭国酰罗城见过。说是佛顶骨黄白色。形如蜂巢;唐代玄奘也曾见过。称佛顶骨黄白色。周长一尺二寸。发孔分明

佛教工作的新闻

;七世纪中期。王玄策曾将佛顶舍利请回中国供奉。报告称。综合文献。佛顶真骨并不规则。主要特征是形如蜂窠、颜色黄白、发孔清晰。另外。从尺寸不一的记载可看出。佛顶骨应该不止一块。

  在碑文的最后一行记载道:“舍舍利。施护、守正、重航、绍赟……”等僧尼共9人。根据史料记载。施护是北印度来华的译经僧。北印度乌填曩国人。世称显教大师。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抵汴京。北宋初三大高僧之一。他位列众位“舍舍利” 僧人之首。说明他捐献的舍利最为重要。因此认为此次发现的佛顶真骨为施护所献。

  金棺银椁遍布花纹。精美异常

  据了解。考古专家在阿育王塔塔身内发现了两套金棺银椁。分别存放在包裹中和漆函中。其中方形银椁边长约为10厘米。而长方形银椁因为带有须弥座。体积显得略大。长度和高度均接近15厘米。

  一位曾经看过金棺银椁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两套银椁外均有鎏金。经清洗后金光闪闪。如同新打制一般漂亮。方形的那套学名叫盠顶盒(平顶。四边呈坡形)。盖顶不仅有凸起的花草纹。还有类似仙鹤的飞禽图案;其内部还有一个方形的金盒。盒身遍布类似牡丹或芍药一类的花朵图案。长方形的银椁供奉在一个镂空的须弥座上。显得庄严而隆重。椁身还有佛像人物图案。其中一面有3座佛坐像。其内的金棺厚实匀称。做工精美。遍布精美的花草纹。这套金棺银椁在瘗藏前各用两道金属丝捆扎。防止棺椁盖滑落。不过佛顶真骨究竟安放在哪一套金棺银椁中。只有等祈迎圣物打开金棺银椁后才能确知。

  佛教考古与舍利文化学者汪海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唐代以前。瘗藏舍利主要使用的是盠顶盒。而以制工精巧的小型金棺银椁瘗埋舍利的做法。始自唐代。在唐代中晚期非常流行。此次阿育王塔内发现了这两种瘗藏方法。两套金棺银椁的瘗埋方法很特别。但并非独有。唐长庆四年(824)。润州刺史李德裕用两套金棺银椁瘗埋了两组舍利。其中一套中的10颗舍利正是从上元县(今南京)长干寺阿育王塔的21粒中取走的。另一套盛放的是原藏于上元县禅众寺旧塔基下的舍利。一般而言。北方的金棺银椁。尺寸要大于南方。例如与南京长干寺差不多同时期考古发现的山东兖州兴隆塔鎏金银棺。长度达到48厘米。不过他对金棺银椁还有更多的期待。因为南朝梁武帝在长干寺瘗藏的不仅有3颗舍利。而且还有佛发和佛爪。

  专家称。长干寺前身并非建初寺

  此次发掘的长干寺阿育王塔。出土于明代大报恩寺遗址内。此前有专家称。其前身为中国南方最早的佛寺建初寺。并被广泛报道。然而南京大学历史系夏维中等在《江苏社会科学》撰文认为。这是一种误读。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在镇江甘露寺地宫碑文中。李德裕称在移至镇江前。曾将长干寺的21颗舍利移至建初寺。很明显二者是两座不同的寺庙。

  夏教授在文章中还记载了一起“疑案”:据唐初著名僧人释道宣记载。当时长干寺已经荒芜。草深人稀。惟有恶兽出没其中。而长安城日严寺内藏有舍利。据说是隋炀帝杨广从长干寺取出迁去的。后来释道宣果然从日严寺挖出3枚舍利、1枚佛爪和数十根白发。然而江南不少高僧众口一词。坚决否认。称圣物仍在长干寺。并屡有神异。因此释道宣只得称“年岁绵远。后人莫测”。

  根据碑文可以确定。该铭文作者是当时金陵能仁寺的住持圆觉律师德明。碑文中有“言告中贵。以事闻天。寻奉纶言。赐崇寺塔”的文字。可以证明可政大师在建塔和瘗藏舍利时得到了朝中权贵的支持。而这位可政大师。正是从长安终南山移奉玄奘大师(《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的顶骨舍利至长干寺。并建塔供奉;复建了扬州西北五里蜀冈上的大名寺塔。在恢复了长干寺后。还在别人的资助下开业了天禧寺 (前身为长干寺)义井。根据史料记载。在其恢复长干寺前。极有可能已经得到了李德裕移到建初寺的感应舍利。

央视将全程转播

  记者获悉。在周六上午。南京还将举行一个迎请佛顶真骨的法会。法会结束后。由高僧出面。塔中供奉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将被请出。请出的全过程。将分步骤进行拍照、记录。同时。环境严格按照朝天宫地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待请出圣物后。随即会移至特制的恒温恒湿密封盒里。法会结束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还将详细讲解阿育王塔的发掘过程。下午。相关部门还将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面向媒体详解整个典礼的过程。

  此前。千年阿育王塔从铁函中取出。以及发现一系列珍贵文物。都通过凤凰卫视、南京电视台进行了直播。凤凰卫视著名主播王鲁湘先生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们对千年阿育王塔的历史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

  而记者获悉。本次阿育王塔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典礼将由中央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全程转播。届时。“央视才女”张泉灵将来到南京参与整个转播工作。而为了报道好本次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南京台已经先期采访了众多文博考古专家。届时会给观众提供详细的相关背景以及现场解说。

相关资料:佛舍利信仰与佛顶骨

佛舍利信仰起源很早。早期的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佛弟子对佛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佛舍利的崇拜。因为舍利既有真身的亲切感和神圣感。也有携带和流传的方便等优势。所以后世的舍利信仰日益发展。据《阿育王经》卷一记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舍利。建八万四千塔供养。由此开始。佛舍利信仰在全世界佛教界流传开来。影响至今。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佛舍利主要有七处:一是北京招仙塔的佛牙舍利(1900年)。二是镇江甘露寺铁塔的舍利(1960年)。三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舍利(1981年)。四是陕西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1987年)。五是辽宁朝阳北塔的佛血舍利(1988年)。六是山东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的佛牙舍利(1994年)。七是杭州雷峰塔的佛螺髻舍利(2001年)。近年来佛教考古仍不断出土舍利。引起社会极大轰动。影响之远。令人深思。

佛顶骨释义

传说释迦牟尼佛荼毗后。阿难等弟子从骨灰中得到舍利八斛四斗(《释门正统》)。另说一石六斗(《毗奈耶杂事》)。从佛教典籍记载及流传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可知。佛陀荼毗后所得的舍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和顶骨等。另一种是《释氏要览》中记述的五色光莹坚固子和白色珠状物。牙齿、顶骨和指骨较稀有。而后者。即所谓“舍利子”居多。

佛顶骨。梵文usnisa。音译“乌率腻沙”。本指佛顶肉髻--佛陀之三十二相。“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无上依经》);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坚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31)。是“八十随形好”之七十八好。

佛典描述佛顶骨的形质:《洛阳伽蓝记》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续高僧传》卷三记“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记“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法苑珠林》卷二九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等等。可见佛顶骨不止一片。

佛教新闻联播

“塔王”镶嵌了452枚宝珠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宝塔是复合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藏有一套完整的金棺银椁、呈长方体状。银椁底部安有较高的须弥座。下层在漆函内藏有一套金棺银椁、呈正方体状。两座银椁打开后其表面现出精美的装饰花纹和佛教图案。同时。塔身内发现各类丝织品、水晶球、鎏金银薰、银钗、玉碗、玻璃杯、琉璃净瓶、各类香料等珍贵文物。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先睹了修缮后的“塔王”风采。和刚从铁函中取出来不一样的是。展现在记者面前的“塔王”看上去非常完好。鎏金的表面还散发着金色的光。刚取出来时。智慧珠上的鎏金银皮已经脱落。塔刹的上面三个相轮上的银皮也脱离了原位……但昨天记者看到。智慧珠、相轮等已经回到了原位。而且鎏金部分还比较完好。从智慧珠到山花蕉叶部分。一共用四条链子相连。每个链子上又都各挂7个铃铛。

  山花蕉叶的底部都有铭文。有的是梵文。山花蕉叶分别位于塔刹座四角。每个角的内侧分别为立佛或坐佛一尊。外侧有佛本身和佛传故事19则。每个山花蕉叶上的画面数量不等。布局以连环画形式展开。逐一描绘了佛祖孕育、诞生、出家、苦修。到觉悟、传法。最后涅槃等事迹。表现了释迦牟尼非凡的一生。而塔身的每一面也都是佛的故事。

佛教歌曲大悲咒 新闻

整座“塔王”佛本身的故事将近40面左右。

  塔身四角还站立了威风凛凛的大鹏金翅鸟。在古印度传说中本是一种凶恶的大鸟。住在须弥山北方。抓龙为食。后来皈依佛门。弃恶从善。成为佛陀的护法神鸟。

  最震撼的是塔身上的珠宝。南京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宋燕介绍。“塔王”表面镶嵌了452颗白、红、蓝、黑等颜色各异、质地不同的宝珠。“由于塔王已经999岁了。所以在清理的时候。塔身上的宝珠都掉落到铁函里了。为了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构成的。我们还特地进行了检测。我们发现。这批宝珠包括了水晶、玛瑙、玻璃和青金石等。加上造塔所用的金、银。‘塔王’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七宝阿育王塔。”

  此次展出。掉落的宝珠并没有归位。“里面是檀香木。木胎膨胀了。不好把宝珠镶上去。要等真正修复的时候才把它们归位。”遗憾的是。七宝中砗磲(音chēqú)是由贝壳类制成。出土后有的就风化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6/084114113275.html

以上是关于「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阿育王」阿育王塔舍利明日现真容 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474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