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比丘尼」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1 06: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比丘尼」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比丘尼」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

  如果不是弘愿寺的缘故。同样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佛林净寺。恐怕没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念佛女众道场。

  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在一个闷热的子夜。我来到了佛林净寺。潦潦洗漱后我便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一阵喧哗和吵闹声惊醒。恨不得用火柴棍把两个沉重的眼皮撑起来。走出寮房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天是阴历五月十五。附近村庄的农村妇女逢初一、十五都要到寺院来烧香拜佛、上殿念佛。

  中午过堂后。香客信众们走了。寺院回复了宁静。我也赶紧躺下休息。直到第二天上完早课后。我才开始认真端详打量这座古朴简陋甚至颇有些寒酸的寺院。细细品味佛林寺与众不同的韵致和风采。

道场:恬静 纯朴

  与弘愿寺颇具现代化一流的设施相比。佛林净寺更象一个纯朴自然乃至被遗忘的精田农舍。佛林寺地处偏僻。置身于一片茶林中。假如不是一位熟悉的的士带你进来。恐怕你就是站到她的门口也未必知道这里就是寺院。

  寺院不大。新建的三层大殿完全隐匿在苍松翠柏中。四天王殿很小。已成为该寺的流通处。紧挨着的就是观音殿。面积比四天王殿大点。在两殿的右侧是用铁皮棚搭起来简易房。共三排。第一排是课堂和厨房。每日下午两点比丘尼们都要在课堂里看录相听祖师大德讲经说法。后面一排是五观堂。第三排是锅炉房、浴室和洗衣间。与前面两排正好成直角。拾级而上。有三层白色的大殿。第一层为念佛堂。虽看上去有些破损。但却非常干净整洁明亮。第二层是客堂。还有堆放着各种法宝的书房。楼上是比丘尼们学习的地方。

  学习室很狭窄。仅仅能容得下两排桌子。一排是普通桌椅。另一排则象东北人的土炕。上面摆放着小炕桌。祖籍经典被恭敬地搁放在坑桌的书立上。可供随时翻阅。

  第三层则是比丘尼们居住的寮房。

  寺院的大门布满了铁锈。大门右侧是放生池。一路进来泥土砂石铺路。唯有通向三层大殿的路是用水泥铺成。整个寺院花草树木林密。三层大殿对面一片空旷。树木间是一排排种植起来的时令蔬菜和瓜果。郁郁葱葱。与外面碧绿的茶院浑然天成。

  在这听不到城市的喧嚣。更听不到令人心潮起伏的各色杂音。只有清脆欢快的鸟鸣。伴随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念佛人一起作息。在这。就连打板的声音听起来也是那么温柔和安祥!整座寺院仿佛一副静静流淌而又生动丰富的写意画。美的是那么和谐、那么恬静、那么纯真!

遇见当家师的尴尬

   佛林寺的比丘尼常住的大约有十几人。普遍年轻。当家师上佛下莲系1973年出生的重庆人。2002年在福圣寺出家。清秀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气质内敛脱俗。充满智慧的双眸。慈祥悲悯众生的情愫写在她的一抬手一举动中。勿需更多的语言。便能实实在在真切的感受到。

  一位从河南道口来参学的妙月老法师向我介绍。上佛下莲法师很慈悲。年纪虽轻心量却大。为了更好地弘扬善导思想及净土念佛法门。日夜操劳耕读。还要经常出门云游四方为众生宣说佛法。妙月老法师告诉笔者。她无比尊敬上佛下莲师父。已满六十花甲的妙月法师还给上佛下莲师父跪拜顶礼。

  说实在的。当我手捧茶具迎面碰上上佛下莲法师时。还没等我反映过来。上佛下莲法师就微笑相迎双手合十低下头来轻声说:“南无阿弥陀佛!”一时间弄得我有些手足无措。捧着茶具合十。又甚感不安。赶紧放下茶具。再次合十回敬:南无阿弥陀佛!当妙月老法师问我下跪了没有。我说没有。

  谈及此事。我颇有点难为情。象我这样的一个冥顽不化的罪恶凡夫。今生向谁服过软呀?在走进念佛法门后。在众目睽睽下能学会挚诚向阿弥陀佛叩首才多长时间。给我眼中的一切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叩头实在是比登天还难。安心从小那里会有这般良好的教养和健康柔和的情怀呀(所以到现在颈椎肥大腰肌劳损严重。四肢关节僵硬)。因此我不敢冒然要求见上佛下莲法师。此次来佛林寺的目的就是希望上佛下莲法师能给我指点迷津的。这下好。被我的无知与骄慢及害臊给障碍了。

  最终。我也没有鼓起任何

最新佛教网络新闻

勇气提出见上佛下莲法师。收拾好自己简单

新昌佛教新闻

的行李。有些遗憾地离开了佛林寺。就连这文章中对法师的称呼还是妙月老法师教会我的。

比丘尼的点睛之笔

作为女众道场的佛林净寺。比丘尼就是这充满生机充满写意画中的点睛之笔。

第一次与比丘尼们相处。好奇心驱使我特别留意

西夏佛教新闻

她们的一举一动。在浴室我看到了舒蕾洗发用品。我会心地笑了。听说她们一年四季从不抹香涂脂抹粉。可是她们的面容仍是那么清秀动人。青涩的头颅、光滑细腻的皮肤。配上淡灰色的僧衣。脚踏轻溥舒适的僧鞋。从头到脚没有任何多余的附属品。显得格外干净利落、超凡脱俗。

记得初识比丘尼时。我紧盯着她们青涩的头想了三天都没想明白。总问自己。假如有一天安心也剃光了头会不会成为世上最难看最丑陋的女

第五届佛教论坛英语新闻

人。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回忆上本下悟(福圣寺当家师)师父所说女人剃了头。相貌庄严而年轻。且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资格剃光头。师父说得没错。我们这些生活在红尘中的女人。为了私

建湖新闻佛教刘汉雄

己之欲不断变化折磨着自己。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种下的都非善因而是不堪回首的恶果。

出家。剃度。等于剔除了一切尘世中的一切挂碍。那怕是一根头发丝。那怕是一件最为普通的俗衣。剃度不仅仅是剃去头上的毛发。而是剔掉贪恋尘世一切浮华拒绝一切诱惑的观念。从此树立正信的佛法教理和人生智慧!

无论是拈香拜佛。还是在日常劳作中。比丘尼们的动作始终如一:不急不缓。轻移莲步。海青随风飘动;声音不高不低。总是那么谦和有礼。无一句俗言俚语。唯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随时挂在嘴上心里。是那么从容自信。又是那么谦逊和气。置身其中。虽然我还不能融合到她们中间。但短暂的相处。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这份超越尘世的美是多么弥足珍贵。

六月二十七日早上。当我在五观堂用斋饭时。看着佛礼、佛光、佛本、佛觉、佛愿们专心至致的喝着煮得连没牙的老太太都能吃的粥。夹着昨晚的剩菜时。我心里特别激动。真差点掉下泪来。

佛觉。这个我在网上熟悉的比丘尼。很多向她这样的女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讨钱要这要那以满足自己近似无理的需求时。她们却在寺院过着如此清苦的生活。这不恰恰是“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弃家弘净土。愿度一切人”的最好写照吗?

佛林寺没有电。三层大殿至今还靠寺院发电。生活条件自然艰苦。但有利好消息传来。佛林寺选新址规划重建的方案已提到当地政府议事日程中了。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22093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7/094553116410.html

以上是关于「比丘尼」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比丘尼」悦耳月园:走进佛林净寺,感受出家女众的风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445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