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居士书法家的佛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书法」居士书法家的佛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居士书法家的佛缘
佛教的在家信众称为居士。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对中国文化渗透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文人接受了佛教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了佛教居士。比如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王维自号维摩居士。在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中。除了有许多僧人书法家外。也有许多居士书法家。他们与佛教有着密切的交往。这种交往既有有形的人际交往。也有无形的思想交往。在他们的书法创作实践中体现出了佛教的情怀。我们不妨以杨凝式和苏拭为例来略加说明。
杨凝式。号维希居士。五代著名书法家。他非常崇佛。经常出入佛寺。与僧人交好。据说曾有朋友见其家人入冬缺衣。乃赠与他银50两。绢100匹。他却悉数转送给寺庙。至于家人饥寒交迫。则置之不顾。据《旧五代史•周书十九•列传第八》载:“凝式长于歌诗后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记殆遍。时人以其纵诞。有‘风子’之号焉。”杨凝式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喜欢逛游寺庙并在寺庙的墙上任意作书。因此远近寺庙的墙壁上都留有他的手迹。这种情形既说明了杨凝式与寺庙的关系非同一般。也说明了杨凝式的书法确属精品。僧人们都以寺庙的墙上有他的手迹为荣。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关于苏轼与佛教的往来。乃是学界津津乐道的事。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写文章来论述的也不少。与佛教的密切交往几乎已成了苏轼的形象特征。苏轼朋友圈内的僧人是很多的。他与当时的高僧佛印、道潜、仲殊、琏公、辩才等人结为密友。意趣相投。书信往来很多。在这种交往中。苏轼形成了浓郁的禅的心态。或者说他的禅的心态因这种交往而变得更为强烈。他的诗、书、画作品都散发着的禅味。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当时就曾被称为“禅书”。比如他的《寒食诗帖》。就是这种“禅书”的代表作。超逸之趣不同凡俗。
杨凝式和苏轼是居士书法家中与佛教进行密切交往的典型代表。其他的居士书法家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黄庭坚、王维、许友、傅山、邓石如、龚晴皋、伊秉缓、张裕剑等。这些居士书法家的创作实践实际上都受到了佛教或禅宗精神的影响。明万历年间的竹懒居士在《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中有言日:&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7/131026117013.html
以上是关于「书法」居士书法家的佛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书法」居士书法家的佛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