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泰国传统佛像塑造 列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像」泰国传统佛像塑造 列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泰国传统佛像塑造 列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
近日。泰国文化部次长威拉宣布国家申遗工作进展情况。决定提出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计有29个项目的整体申遗计划。包括传统手工匠类。如佛像塑造、育布织法等。另外还有艺术类;民间文学类;民间体育运动泰拳。
根据佛教史记载。制作佛像的概念。在印度阿育王(西元前273至232年)时代开始。佛陀住世时。不曾留下任何真实形象。后代艺术师唯有根据文字记载。透过想像而塑造佛像
泰国在托罗瓦底时代(西元六至十一世纪)开始制作佛像。目前已发现的有;洛武里时代七种、昌盛时代十种、素可泰时代八种、大城时代七种、曼谷乐达纳歌信时代共有四十种。且按照时代划分。
泰国托罗瓦底佛像:佛面方、佛鼻扁、佛唇厚、佛眉弯似翅膀状、螺状佛发大。佛顶光呈圆状。佛下巴有一道横
洛武里时代佛像:佛面方、佛眉直、下巴平、胸前袈裟作横截式。
昌盛时代前期佛像:佛面圆。佛鼻弯、佛眉高、佛嘴小、螺状佛发较大、佛光似含苞莲花、佛下巴作“结子”状。佛身壮硕。佛胸圆大。袈裟前端作蜈蚣齿状。常作双盘式结跏跌。
昌盛时代后期佛像:佛面鹅蛋形、佛口微开、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佛身壮硕、佛胸圆大、袈裟前端作蜈蚣齿状。
素可泰佛像:佛面作鹅蛋形。佛眉弯、佛口微开、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佛腰细、袈裟长至佛脐、作单盘式结跏跌。
乌通王和大城时代的佛像:佛面方、佛鼻扁、佛口阔、下巴平、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额发间有一条表示细发的线状、佛身
泰国人民相信。各个时代的佛像造型。均隐含反映该时代的民情风俗和国运兴衰。因此现在泰国见到的佛像风格迥异。各有特点。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8/0843421178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像」泰国传统佛像塑造 列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像」泰国传统佛像塑造 列国家级文化遗产申遗专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