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讲座在雁塔论坛举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讲座在雁塔论坛举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讲座在雁塔论坛举行
2010年9月12日下午2点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论坛举办了《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专题讲座。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王宏涛博士主讲。
讲座开始前。王宏涛博士以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注涅槃。专修弥勒法门的典故告诉大众。弥勒法门即是唯识学。也可以理解为佛教的心理学。他说。唯识学大量的介绍了佛教的明相。
王洪涛博士为大众介绍了唯识学历史。他说。唯识学最早在印度时期被称为瑜伽派。无著和世亲两大论师继承并发展了弥勒之学。广造经论。大力弘扬大乘唯识学。其目的就是为了纠正当时人们的错误知见。让佛法走入正道。弥勒菩萨被
据王洪涛博士介绍。《瑜珈师地论》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传承上存在不统一性。玄奘大师希望更好的将该论学习和传承亲赴印度求法。玄奘大师在印度成名后将唯识学说带回
唯识宗的基本作用为八识心王。据王洪涛博士介绍。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心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八识心王。唯识宗将心解析为八。立下八识心王的名称。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并为大众详细的介绍了八识心王中各个“识”的意义。
王洪涛博士将心有所法分为多个部分进行了为大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1)遍行:有五法。即作意、触、受、想、思。(2)别境:有五法。即欲、胜解、念、定、慧。(3)善:有十一法。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4)烦恼:有六法。即贪、嗔、痴、慢、疑、恶见。(5
由于时间的关系。讲座未能完成。王宏涛博士与现场大众相约于9月19日下午继续为大众作讲座。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炎军先生聆听讲座。对王宏涛博士的精彩演讲做了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炎军先生还为大众简要的介绍了唯识宗及他所包含的一些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9/08050112657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讲座在雁塔论坛举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唯识宗、唯识宗祖庭及唯识学的现实价值讲座在雁塔论坛举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