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终南山护僧随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终南山」终南山护僧随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终南山护僧随感
周日。一行三十余位师兄。又一次来到终南山沣裕口内黎元坪的山脚下。今天。志愿者们专程为山上的西观音寺送牌匾和被褥等用品。顺便领略终南修道的密境。
牌匾是3月份帮寺里背砖时。师兄们捐款刻的。被褥是为此次进山专门募集的。牌匾太重。只好请了两个民工往上背。被褥。联络处早在前一天。打包成一卷一卷的。捆上绳子。可背可提。每个人只要拿一卷就成。还有一些小件的床单等。让背登山包的师兄们分装了。
在山下。简单的任务分配之后。师兄们各自拿着自己的那份上山了。原本这条路上布满了碎沙石。人走在上面脚下总打滑。非常难走。而且山路陡峭坡度较大。稍不留神就会摔跤。可是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山里。不但空气格外清新。路也变得湿漉漉的。比平时好走。真是佛菩萨加持。
这里溪流蜿
胥师兄赶到半山腰时。告诉大家。注意看着路边的树根下。有灵芝。前些天。还给师傅采到几只。大家一听可来劲了。不时有人拿手杖去拨路边茅草。虽然灵芝没找到。可找到了不少蘑菇。还有木耳。一路之上。增添了不少乐趣。随着山势不断抬高。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翻过山顶。转身往下是一条依稀可辨的羊肠小道。周遭层层绿叶掩映。阳光几乎照不到地面。浓重的湿气。阴冷的触摸着肌肤。让人不觉有阵阵寒意。放眼望去。满眼苍翠。只有层层叠叠的枝干。哪里有什么人烟。山风过处。林涛阵阵。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忽然。“啊”的一声尖叫。吓得人一激灵。忙抬头看去。只见红珊瑚连蹦带跳地跑开了。原来是路中央有一只奇怪的虫。大约有小指头那么粗。一扎来长。有点像蚯蚓。是那种蠕动着前行的。但是通体好像有一层硬壳。又与蚯蚓有别。通体呈橙红色。带着一圈一圈的横纹。头是黑色的。大家挨个过来时看了看。好像发现了新物种一样兴奋。其实。终南山物种极为丰富。又岂能是我等能略窥一癍的。说起终南山之灵。绵延数百里群山。叠峰邃谷。博大深远。山青水秀。幽静爽馨。有师兄不禁讲起了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许许多多的隐士。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愿抛弃世俗的一切享乐。却置身于寂寥的荒山茅棚。与野兽为伍。
又走了些许时间。远处传来人们说话的声音------西观音寺快到了。小径两边的杂草已变成片片菜园。有红薯。土豆。南瓜等等。郁郁葱葱。惹人喜爱。一大早已先上山来的义道师。站在院子里迎接我们。小院大约有30米宽 50米长。中间的正殿是佛堂。左侧是新盖的两间屋子。右侧是老和尚的茅棚。在义道师的指引下。师兄们将被褥全部放到了新屋里。师傅让大家沿着佛堂和老茅棚中间的小道往后山去。在那里已准备了凉茶款待大家。转过屋后。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路边种满了蔬菜瓜果。有向日葵。西红柿。花生。。。。。。。种类繁多。大家边走边辨认。真是美不胜收。小路的尽头是一字排开五间房子。屋前的空地上早已摆了一张大长条桌。上面一杯杯的放满了凉茶。
师兄们陆陆续续的上来了。三五成群的座了一院子。喝着凉茶。吹着山风。极目远眺。不禁感慨万千。在世俗人看来。修道者们或许承担着深重的孤独与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所需的仅仅是一些泥土。一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还有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然而。他们却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持。有人不禁吟起了归宗志芝禅师的一首偈子:“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经常有人自比闲云野鹤。自以为就是最高境界。他哪里会想到。此间修行人内心的清净自在。才是世上最高的自由呢。
大殿前。怀喜师和几位男师兄。爬上爬下的忙着挂牌匾。钉钉子。一会偏左了。一会偏右了。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挂好了牌匾。又帮着师父在佛堂前砌了三级台基。之后。男师兄们三三两两将大殿里的家具逐渐搬到新屋里。还有一些师兄帮忙把院里的杂物搬走。分类堆放。还有的师兄在为小院砌院墙。还有的师兄在帮忙平地。。。。。。小院里一派繁忙景象。
一点了。师父招呼上去吃饭。所有的菜都是怀喜师亲自种的。纯天然的环保蔬菜。当大家在小院忙活的时候。贾师兄和红珊瑚等师兄一直在厨房做饭。三十几个人的伙食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做得出来的。他们可是今天最辛苦的大菩萨。
山中的饭菜别有一番清香。可口怡人。大家都吃得比平时要多。怀喜师亲自端着菜盆“行堂”。为大家添菜。弄得师兄们颇不好意思。大大地发心。努力地吃菜。做饭的贾师兄一直忙到所有人基本吃完了。才将没有完全煮熟的面又回锅煮了煮。随便就着剩菜吃了一碗。
饭后。坐在屋前的地上。眺望远山。想起观音禅寺住持悟宣法师曾说:“终南山的吸引力在于它有‘道’。虽然道在一切处。但终南山的道容易被领悟、被感受、被吸收。终南山有一种‘气场’。能直通人心。”是啊。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中云: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馈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佛陀教导弟子要“乐寂静处”。也就是要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回归到一种自然。恬静。淡然与和谐的生活中去。这种苦行的生活赋予了生命非凡的意义。
东林寺有一首诗“红尘路更长。青山闲不了。试问往来人。谁识山中好?”。也许。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地方。佛寺与都市也一样。居何处更好呢?只看你是放下了还是没放下。你心中是青山还是红尘罢了。有一次。问法师“你觉得住在寺庙里好不好?”师答:“放下的住在庙里好。没放下的住在庙里不好。”
该下山了。望着远处的山峦和隐没于岚气中的西观音寺。告别了师父。踏上归途。澄澈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山间小径上。伴随着树上不知名鸟儿的鸣叫。给我们的归程增添了许多欢乐。
回家了。回到红尘还是净土。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东林慈善陕西联络处地址:西安市朱雀大街南延伸段甲--2号
陕西联络处电话:029---82373526
东林慈善陕西4群:101753809
东林慈善陕西联络处博客:http://donglincishan.blog.sohu.com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9/222501126814.html
以上是关于「终南山」终南山护僧随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终南山」终南山护僧随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