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建设」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会晤新西兰新中友好小组议员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西藏建设」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会晤新西兰新中友好小组议员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会晤新西兰新中友好小组议员等
正在新西兰访问的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于2010年9月23日在惠灵顿先后会晤了新西兰外交贸易部亚洲司官员、新西兰议会新中友好小组部分议员。并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团长、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次仁加布在回答新西兰外交贸易部官员提问时说。语言是文化保护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西藏。藏语在广大农牧区广泛使用。在拉萨等城市。中小学教育实行藏汉双语教学。西藏地区有各类藏文报纸帮助农牧民了解当地、西藏乃至世界的各种信息。
次仁加布说。西藏自治区内几乎全民信教。寺庙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到寺院朝圣是藏民族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多年来。政府为各大寺庙的维修投入了巨资。不仅方便了信众的朝圣。也大大促进了西藏的旅游业
他说。西藏社科院等藏学研究机构不仅在继承、弘扬和研究藏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抢救民间说唱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保护和挖掘藏医药是继承藏民族独特文化的具体体现。对此。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当天还在议会大厦与新西兰议会的部分工党和国家党议员进行座谈。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班觉博士向议员们介绍了西藏的环境保护情况。他说。随着近年来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外界对西藏环境保护问题十分关注。中国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自2001年开始。政府建立了从村到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现在
代表团当天还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与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进行座谈。班觉博士做了题为《西藏牧区生活》的报告。以大量图片为例。从牧区的变化展示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迁。
代表团成员还就西藏牧区牧民的生活、藏传佛教、藏民族的婚姻特点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回答了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的提问。
次仁加布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与新西兰的政界、学术界和侨界进行广泛接触和交流。向他们介绍一个不带任何偏见、完全真实的西藏。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在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后于22日抵达惠灵顿。他们还将前往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访问。(文:刘洁秋)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9/100315127646.html
以上是关于「西藏建设」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会晤新西兰新中友好小组议员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西藏建设」中国藏学家代表团会晤新西兰新中友好小组议员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