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诚法师在山西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上致辞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在山西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上致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在山西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上致辞
2010年9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隆重举办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帝君庙、大清真寺、纯阳宫“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应邀出席活动并致辞。以下是学诚法师的致辞:
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来到山西。常听这里的人们说一句话:要想了解中华文明。一千年要看北京。三千年要看西安。五千年要看山西。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明演变的区域性特点。同时也显示了山西的历史悠久。据《帝王世纪》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其中的平阳、蒲坂、安邑。均位于山西境内汾河下游一带。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中华文明的根就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然而。悠久的上古文明史给山西带来的。不单是岁月的沧桑。还有生命的活力。周朝初年。周成王将这块土地册封给弟弟叔虞。并诰喻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也就是说。在这片故土上。可以继续延用夏朝的制度对待这里夏朝遗民。可以继续按照戎狄的传统对待周边的戎狄。这种开明的政策。为形成既根植于传统又具开创精神的晋文化。营造了宽松的氛围。春秋时期。晋文公能够接纳郭偃对经济与人才制度的改革;战国时期。魏文侯、韩昭侯能够分别任用李悝、申不害进行变法。赵武灵王能够突破汉人传统习俗。穿胡服。学骑射;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能够实行均田制。并规定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乃至于唐宋元时期晋地文化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晋商的发达。无不预示着山西文化对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在山西文化这条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越来越多国人乃至世人的注意。这便是我们今天齐聚一堂的“中国古都。天下大同”。作为山西文化的一个分支。尽管大同的历史同样久远。但这颗明珠真正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则是在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大同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于公元439年。北魏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统一了北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大王朝。与此同时。国都大同(古称平城)也被提升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重要位置上。
在随后半个世纪。尤其是在北魏成文帝、献文帝及
作为连接汉民族及少数民族的北方要塞。大同古都的建设。以及佛教事业的发展。在隋唐及辽金时期一直持续不断。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9/10132012791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在山西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上致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在山西大同五寺一宫修复重光庆典暨华严寺开光活动上致辞;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