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主席台
方立天教授致辞
末木文美士教授致辞
杨曾文教授致辞
专注聆听的学者们
合影留念
2010年10月23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
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方代表团成员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刘成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北京大学王颂副教授;日方代表团成员国际日本文化研究所末木文美士教授(团长)、创价大学菅野博史教授、武藏野大学西本照真教授、日本农业大学山部能宜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斋藤智宽助教授。
开幕式由张风雷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末木文美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张新鹰教授先后致辞。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副主任李贺敏担任翻译。方立天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强调如何形成良好的国际学术会议传统。并提出提高学术水平及学术会议水准的寄望。
会议正式开始后。首先由末木文美士教授发表了题为《日本佛教中的实践》的学术论文报告。他强调佛教实践的构成要素戒定慧三学。并论述了近年学术界比较关心的三个问题:“定学”的修行法;佛教实践中的仪式问题;佛教实践中的社会实践。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针对其论文进行了评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张新鹰教授主持了第一场论文发表会。
接着。洪修平教授发表了题为《马祖禅法的实践特色》的学术论文报告。他主要从马祖禅法的实践特色及其对禅宗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论述。指出马祖禅法的主要特点是将六祖惠能的“当下即是”进一步从自心自性的全体大用上加以发挥。将惠能的“无念心”进一步发展为“平常心”。并以灵活的方式随机开示学人。斋藤智宽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教授诙谐幽默的主持话语。博得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会场气氛十分轻松活跃。
下
自2004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每两年主办一次的中日佛学会议。旨在推动中日两国佛教学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并将培养两国佛教学界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作为其重要目标。2004年第一届、2006年第二届、2008年第三届中日佛学会议分别以“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10/09092713035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第四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