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栖霞山意外发现5块古碑 再现明高僧传奇风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栖霞山」栖霞山意外发现5块古碑 再现明高僧传奇风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栖霞山意外发现5块古碑 再现明高僧传奇风采
我们本想找传说中的佛龛的。没想到佛龛没找到。却发现了五块古碑!”近日。在江苏南京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一意外收获。据了解。这五块古碑是栖霞山定照庵记碑以及素庵、影斋等法师的塔铭。这些碑文和塔铭为后人揭开了明代栖霞山高僧的诸多往事。
荒草野树掩映五块古碑
李先生介绍说。今年春季。曾有游客提供线索。说在栖霞山后山的西南角发现了佛龛。这个线索让工作人员大为兴奋。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朝开始。栖霞山就是佛教名山。名扬天下的栖霞山千佛岩石窟正是那个时期开始兴建的。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曾在栖霞山修建佛教建筑。李先生说。除了千佛岩外。栖霞山上还曾凿建过不少佛龛。近年来。栖霞山的天开岩、白鹿泉等区域陆续发现数批佛龛群。接到游客提供的线索后。他们特地组织人员上山寻找。由于许多佛龛群的位置隐蔽且规模不大。一般都不容易被发现。特别是春夏树木茂盛。寻觅的困难更大。几次寻找未果。只好暂停。
到了11月。眼看山中的草木枯败了大半。管理处组建了5人搜寻小队再次进山。这次终于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在一条小径深处。工作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五块古碑。
由于小径痕迹非常模糊。没有工作人员布置下的“暗记”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在李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小径一路蜿蜒深入。忽高忽低地艰难行进约20分钟。眼前忽然别现洞天。这里杂树环绕。中间是一块难得的平地。5块古老的石碑。北二南三。相距近十米。静静地对立着。古碑约有一人高。其中一块上面字迹画纹已全部湮灭。其他四块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离碑数米远处。隐约可见有残石堆垒成墙的遗迹。
明代高僧师徒曾在这里修行
为何在这深山之中。如此规整地竖着五块古碑?这里曾经存在过什么建筑?带着疑问。工作人员对古碑进行了清理。据介绍。这五块古碑。除一块完全不可辨识外。其余四块分别为《定照庵记》、《大明赐紫素庵节法师塔铭》、《栖霞影斋珠法师塔铭》和《大明赐紫一心敬和尚塔铭》。其中《定照庵记》、《大明赐紫素庵节法师塔铭》、《栖霞影斋珠法师塔铭》上的主要文字内容都保留下来了。而《大明赐紫一心敬和尚塔铭》则有一半以上的文字已无法辨识。
通常来说。高僧圆寂后盖塔纪念。塔身会有塔铭。记录其生平及功德。根据古碑上的文字记载。明代高僧素庵曾在这里建造定照庵。并与弟子在这里弘法修行。
皇太后赐金缕袈裟
据专家考证。素庵法师为明代高僧。其出生于湖北襄阳一户姓
作为一代高僧。素庵法师在明代的《高僧传》里也有其传记。但新发现的碑文。内容之丰富远胜传记。比如据《大明赐紫素庵节法师塔铭》记载。素庵法师讲经说法。远近闻名。当时的皇太后曾赐之金缕袈裟。明代文坛盟主、史学巨匠王世贞也曾慕名请素庵到太仓的淮云寺讲法华经。
曾从栖霞赶到少林求学
《栖霞影斋珠法师塔铭》的碑文也保存较好。影斋为素庵法师的弟子。他是素庵的老乡。湖北孝感人。自小出家为僧。成年后来到栖霞寺。跟随素庵法师学习了十五年。素庵法师尽授所学。一天。影斋向师父请教“教外别传之旨”。素庵法师便鼓励他前往少林寺。向幻休和尚求学。
幻休和尚当时是钦命少林寺住持。影斋在其指导下参公案证悟。四年后学成。幻休十分欣赏其才学。欲留其接掌少林。但应素庵法师的召唤。影斋终于又回到栖霞寺。据“塔铭”记载。有一天。一名僧人前来辞行说:我意欲行。影斋答道:你不知佛意祖意而随自意耶?成为一时佳话。1615年。影斋去世。时年72岁。
董其昌曾为古碑题
由于素庵、影斋等均是一代高僧。因此其塔铭以及《定照庵记》多出自当时名流之手笔。比如素庵法师塔铭的碑额出自当时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之手。而塔铭的具体内容
定照庵旁除了建有素庵法师塔外。还有四座塔。都是素庵法师的弟子。其一便是影斋。专家表示。这些塔铭丰富了栖霞山的人文历史资料。对考证栖霞山的佛教源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图、文:张筠 文)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11/181644132584.html
以上是关于「栖霞山」栖霞山意外发现5块古碑 再现明高僧传奇风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栖霞山」栖霞山意外发现5块古碑 再现明高僧传奇风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