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19 00:2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浅醉闲眠:夜宿古寺

「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
「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

离开三生石。再徒步数里。中天竺法净禅寺出现在面前。 寺前有法师迎接。好象到家一样。我们心里暖洋洋的。真是难得的福份。感谢诸佛菩萨的加持。 中天竺寺。现又名法净禅寺。位于灵隐寺之南。天竺山稽留峰下。寺四周群山环抱。景色清雅。一眼望去。层林尽染。赤橙黄绿。缤纷绚丽。美不胜收。寺院由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创建于公元597年。即隋开皇十七年。盛于唐宋。唐开元、大历年间。法诜法师住持中天竺。法师精通《华严》。开席立论。其弟子澄观阐述师说。阐扬《华严》。被尊为“华严疏主”。赐号清凉国师。对中唐以后之中国佛教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大家在寺内安顿停当。已是夜晚。一轮皓月当空。澄明和融。我才想起已是农历九月十四。月半之时。难怪月儿如此圆润明洁。宛如每个众生不为客尘所染的本净心性。站在大雄宝殿前观望冰轮。只见明月在天。秋声在树。苍苔在阶。月光一地落花轻。情怀自是不同。借用一词:一轮乍透疏林缺。洗尽人间热。

大殿之前赏明月。更觉琼楼玉宇在尘寰。 是夜。我

中国佛教新闻绪

们在讲堂内集合。听杭州佛学院的老师开示。 这是一位年轻的法师。笑呀笑的。施施然坐上高高的法座。大家围坐几圈。安静的等待着他的启导。 法师环视众人。笑说坐得这么高有些寂寞。问能不能下来与大家坐一起。可学员们觉得他还是坐在上面比较好。见无人响应。法师只好放弃到“人间”的想法。就在高座上进行开示。 他先从佛教的特色讲起。洋洋洒洒。妙语连珠。可以听出他很注重从生活中体悟佛法。认为学佛之人应以法相见。勿以情相牵。大家随顺的是佛法。而不是情感。法师特别指出。中国的“学”字除了学习之外。另有开发内在智慧的意思。所以学佛就是一边多闻了知佛理。一边开发出自己心中本具的佛性。以佛学的智慧来看待人生。 那么。拥有佛学的智慧应从何契入呢?法师分析为两类。一是思辩的智慧。一是辨证的智慧。只有经过以上两者的锻炼后才能产生佛学的智慧。他强调以恭敬心感恩是每一个佛子的份内事。并举例告诉我们如受持《金刚经》。光诵是远远不够的。应将经中的智慧化为自己

佛教最新动态新闻

内在的人格和道德。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受益。

法师妙舌生

中国佛教新闻尼姑升座

花。娓娓道来。大家静心谛听。法喜充满。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众人纷纷要求法师再多说几句。法师非常慈悲。又开示了一会。因为考虑到大家奔波一天难免疲累。就不多讲了。叮咛我们要好好休息。 我们修行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同时具备因缘、福报和智慧。当我们认真听法师开示

佛教界负面新闻

时。佛陀就在我们身边。他微笑着注视着我们。看我们彼此携手。一起用心。跨越烦恼之流。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奇迹。 生命是一个渐进和不断转化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佛法觉照自己。并努力朝着解脱的目标精进。我们的内心因此坚强而充实。并获得厚度和广度无限伸展的自在。 那夜。法师的开示。象一朵洁净的莲。在大家的心中展舒着智慧柔美的花瓣。

访问作者的博

隆尧佛教协会新闻通知

客:http://club.fjdh.com/36889/viewspace-163898.html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1/14214913666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浅醉闲眠:夜宿古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96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