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
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
《僧祇》云: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十诵》云:钵是恒沙诸佛标志。不得恶用。《善见》云:“三乘圣人皆执瓦钵乞食资生”。故此。钵为出家人所必须用物。 数年前平兴寺依 《四分律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如法制作铁钵。以遵佛制。出家诸师过堂用斋。皆用此钵。 2011年3月。平兴寺常住重新订做壹万套铁钵(10000个钵及配套用品)。现已经在生产之中。借网站启白诸师及护法善信。如有发心护持铁钵制作经费及寺院有需要集体用钵者。请与平兴寺常住联系。
太姥山平兴寺 2011年3月
护持制钵经费及僧团用钵请联系:0593-7588882《僧祇》云: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十诵》云:钵是恒沙诸佛标志。不得恶用。《善见》云:三乘圣人皆执瓦钵乞食资生。无有因;四海以为家居。故名比丘。《中阿含》:钵者或名应器。(梵语钵多罗)
体者。律云:大要有二。泥(瓦钵)及铁
《五分》畜木钵偷兰。《僧祇》云:是外道标。故又受垢腻。今世中有麦纻钵、棍瓦钵、漆钵、瓷钵。并是非法。义须毁之。
△ 今用不锈钢属铁类。〔原来为防止烫手故、采用了双层隔热的设计。〕经实际应用 , 发现诸多弊端 , 今做单层实用。
《四分》云:应熏作黑色、赤色。《僧祇》熏钵作孔雀咽色、鸽色者如法 …… 。
△ 今用不粘锅涂料。似黑色具有无害、不受垢腻。易洗、不易褪色的优点。
《四分》:大钵受三斗。小者受斗半。中品可知。此斗升不定。此律姚秦时译。彼国用姬周之斗。(此斗通国准用。一定不改量法。)《业疏》云:上钵受三秦斗。准唐斗。上钵受一斗。下者五升。十诵斗量同四分。《毗尼母》云:『不满斗半。若过三斗者不成受持。』然则诸部定量虽无一指。
△注:《汉典论坛》〔中国历代度量衡变化表〕一秦斗合今二市升。一唐斗合今六市升。此数据与上文三秦斗合一唐斗之量相同。小品钵律以斗半为限。即以 三升 为量。故今做为 三升 强。
今有人以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之文。谓此钵太大。恐食不尽故。作是语者。何止愚教。实乃痴人之甚。如《百喻经》渴 见水喻。谓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又殊不知身高有定。而饭量无准。量腹而食。并非量腹而钵也。昔受一抟食比丘。未闻嫌大。今若无心奉教。妄自 瞋 爱。复何言哉!
《六物图》:古德云:钵盂无底。非廊庙之器。《事钞》见一肆上好钵。圆正可爱。
△ 今钵式依古今可依钵式参照而做。造为圆形无底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受。常用故。(三说。善见云: 若无人时独受持钵。即准上文。其尼等四众亦准此。若舍故受新。并准前上。)
问:但畜一钵不加受法过限犯舍不?答不犯。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但犯不受持钵罪。若有长者准衣说净。
钵络、钵
△ 今随钵配有用瓦青色、咖啡色。布做的钵络。 (今缺)
钵支、钵盖:若钵不正。作钵支。尘坌者作盖。应好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是名钵支法。
△ 今用不锈钢做钵支钵盖。
《五分》:护钵如眼睛。洗铁钵听去地一尺。瓦钵离地五六寸许。宜着好处安置。《僧祇》:恶心破钵、三衣、塔、像、解界、破僧房等。皆偷兰(好心坏者文中并开)。《四分》:不得作非钵用。一切长物(杂物)不得内钵中。若画钵中花像、万字、己名。一切不得。《
△ 今勿用金属刷。含砂粒刷。或坚硬器物刮洗。
《长阿含》云 :其所至处。衣钵随身。譬如飞鸟。羽翮身俱。
△ 行护之法文广不录。有心敬法者
△ 本次钵四件套:钵、钵支、钵盖、键 (金+咨)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3/22255914176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平兴寺“应量器(铁钵)”制作缘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