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陶熔:夜读琴史有感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14 01: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陶熔:夜读琴史有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陶熔:夜读琴史有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陶熔:夜读琴史有感

福安佛教新闻

  春来再下江南。暂时放下了北京纷扰的尘事。江南的宅子里。无电视无宽带

佛教频道新闻

。唯有琴书相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几乎是此番情景的写照了。随着年龄渐长。越发不喜欢功利性的事情。比如功利性的交友。功利性的学习。觉得如果一个人事事功利性。似乎会缺少很多生活的乐趣。当然了。这也是我的一番臆测罢了。子非鱼。焉之鱼之乐?

  今年元旦的时候在南京古旧书店买了本宋代朱长文著的《琴史》。 直到这次来无锡才有闲暇细细阅读。读到师旷抚琴与晋平公这一段。充满了神话色彩。晋平公欲听师旷抚《清角》。师旷曰昔者黄帝以此曲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听之将败。晋平公则强求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则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而雨随。飞坠廊瓦。左右皆奔

为什么佛教比倒新闻

走。平公恐惧。晋国大旱。赤地三年。这个故事在《韩非子·十过》里也有所载。看来德不配位的观念古已有之。甚至如果德行不够听首琴曲都不配。国君强听之则会举国大旱三年。依此理论。似乎如今天灾频发有了罪魁祸首了。

  虽然是一个不是很真实的故事。但是于今仍不失启迪。欣赏古琴曲。需要有颗淡泊宁静的心。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意气相投的琴师抚之。尚需要清风明月。焚香品茗。于今物欲横流的世界。这几点简直是奢侈至极的事情了。某名师常说今人的福报不如古人。我原来深不以为然。现今深信。比如。古人很容易就在到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禅宗境界。而现在的人呢?都市里有几个不是千般计较百般思量愁肠百结的难以入眠?简单的一餐饭。也会因为在哪吃吃什么与谁吃而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

  曾经有一次去北京龙泉寺听法师开示过。我们众生喝的一口水吃的一口饭都是需要福报的。如果没有了福报。这一切都无法得到。比如饿鬼道的众生。几百年里连浆水的名字都听不到。又是何等的苦楚?所以为了能抚琴听琴的福

中国佛教十大新闻

报。我们还是好好修行吧!与我的诸位琴友共勉之!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19041/viewspace-168934.html

原文出处:

佛教文化节新闻

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3/09585214201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陶熔:夜读琴史有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陶熔:夜读琴史有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5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