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胜境」灵山梵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有望成最年轻国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灵山胜境」灵山梵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有望成最年轻国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灵山梵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有望成最年轻国宝
不久前。建成开放不到两年的灵山梵宫。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级重
年轻的梵宫。一步跨越千年。从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佛教论坛会址。到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艺术殿堂。瑰丽璀璨的艺术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梵宫作为“文化奇观”的地位已然奠定。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在参观灵山梵宫后感慨:梵宫是东方的梵蒂冈和卢浮宫!
“哇”“咔”“喂”后的“灵山震撼”
不久前。一队山西游客慕名来到灵山梵宫参观。刚进入塔厅。人群中便爆发出“哇”的一片惊呼声;惊叹过后。人们不约而同地举起相机。
“哇!”“咔!”“喂!”。这是人们对最美好东西产生的由衷喜悦。并愿与最亲近的人分享。在这样一个艺术宫殿里。无数参观者只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妙不可言。
梵宫的“妙不可言”。源于她所呈现给世人的那份登峰造极的艺术水准和震撼心灵的文化张力。
在这里。你既能闻到秦阿房宫、唐大明宫、明清故宫等中国古代伟大建筑的气息。又能看到印度菩提迦耶塔、柬埔寨吴哥窟、俄罗斯索非亚大教堂的影子;既能近距离欣赏绚丽夺目的敦煌壁画。浓艳华贵的扬州漆器。也能品味雄浑大气的油画史卷。流光溢彩的琉璃巨制。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这里水乳交融。给每一位参观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震撼。不是各种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源于精妙的文化创新。据灵山胜境管委会主任吴国平介绍。灵山梵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中文化艺术界大师最多、包含艺术风格最广、动用能工巧匠最庞大、技艺创新最复杂的一次艺术创新工程。她的创新。涉及佛教文化艺术、中西文化建筑、传统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方式等诸多领域。“梵宫就是创新、创意、创造的结晶。”
现代科技的支撑。让梵宫拥有了另一种超越古今的旷世之美。世界佛教论坛主会场——灵山梵宫圣坛。堪称各种高新技术的集大成之地。圣坛内安装有国内首个270度开合的超大型旋转舞台。观众席可以分区升降旋转;圣坛上方的巨大穹顶。1344片莲花灯瓣。应用了先进的LED照明技术。幻化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光影。缔造出中国照明史上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也因为此。梵宫圣坛灯光项目与“鸟巢”灯光项目一起。并列获得“2009年度国际照明一等奖”。
2010年初开始。大型多媒体佛教音乐盛典《灵山吉祥颂》在梵宫圣坛上演。演出将原创音乐、高科技数字影像、现代舞美与互动体验完美融合。为游客奉献了一场佛教文化美妙的视听享受。也使梵宫的文化业态更为完整丰满。
南北“双子星”演绎“开放”理念
今日到梵宫。人们看到的是一件件顶级的艺术珍品。看不到的是背后一大批文化精英和艺术大师。
梵宫创意总监刘总和艺术总监王总。就是这个文化精英群体的代表。这两位总监。一位曾是海南某著名大学文学院院长。一个曾是北京某著名杂志副总编。从上世纪90年代灵山胜景横空出世。两人就加盟灵山“智库”。梵宫中的许多创意和经典勾画都出自两人之手。
“双子星”闪耀。照亮了梵宫背后的“高手群”。从建设梵宫的第一天起。灵山人就清醒地意识到。创造全新世界文化遗产。要有全新开放视野。为此。他们与全国50多所大学联系。建立了一个由300多位各个领域精英组成的“灵山书院”。而在梵宫建设过程中。100多位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倾力加盟创作。参与的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更是多达上千人。
“文化的背后是人才。”吴国平说。梵宫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是整合了当代各个领域的顶尖
怀揣“开放办文化”的态度。梵宫不仅把全球顶尖人才聚合一起。更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干事业、创精品的绝佳舞台。位于塔厅的巨幅琉璃壁画《华藏世界》。面积达到100平方米。由160块纯净琉璃构成。其规模和创作之艰巨创世界琉璃艺术之最。这一源于欧洲的艺术种类。经过国内第一个到英国学习琉璃艺术的当代专家
“梵宫的开放。是一种全方位的开放。”梵宫创意总监刘总告诉记者。梵宫向所有艺术派别开放。向整个佛学界开放。向全社会的每一个热心参与者开放。从而创造了一个文化的共享平台。许多大师巨匠。一生孜孜以求。终于在灵山梵宫达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巅峰。在梵宫竣工时举办的庆功晚宴上。许多参与者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他们看来。能在这样一座传世殿堂里得到承认和褒奖。既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更是对知识文化的认同。
今天的文化财产 未来的文化遗产
以近现代工商文明著称的无锡。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的开掘和保护上亮点频现。而梵宫的诞生。宣告了无锡“创造全新世界文化遗产”的勃勃雄心。
传世品牌的锻造。表现在灵山人精益求精的文化追求上。梵宫。经历十年构想。五年酝酿。三年策划。仅建筑外观设计方案就有170多个。规划论证会更是开了不下1000次。灵山人说:“在我们眼里。梵宫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个艰辛的文化系统工程。”
在梵宫。还有一个理念深入人心。这就是——大要有气势。小要做到极致。大到建筑外观、内部装饰。各种材质之间的搭配。小到一盏灯、一个门把手。每个细节都充满创意创造。各种精品文化元素相互协调。最终弹奏出一曲抑扬顿挫的大美乐章。“细节成就伟大”。成为梵宫艺术的创作准则。
到过梵宫的人。都会对其石材使用之精美赞叹不已。每一块石头的颜色、材质都有特别讲究。一块石头。放在这里
在城市旅游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梵宫“无中生有”。靠文化创新不断提升景区的文化感染力、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把文化精品变成了可消费的文化产品。打造了中国旅游一个全新的品牌。可称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之作。
主打梵宫品牌的灵山景区2009年接待了中外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收入2.8亿;2010年。灵山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收入达到3.6亿元。而工艺品开发、灵山素食、会议经济、旅游营销创意等产业链收入。达到20亿元。在梵宫文化旅游的带动下。2010年。无锡市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
“我们这一代人。在享受前人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造精品传世之作。”这是灵山人的觉悟。也是灵山人的追求。事实上。他们做到了。他们树立了梵宫这样一个当代文化艺术精品的高峰。更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精彩范本。 (文:马薇 徐宁 江锡民 薛颖旦)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3/094628142399.html
以上是关于「灵山胜境」灵山梵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有望成最年轻国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灵山胜境」灵山梵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有望成最年轻国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