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13 01: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

「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
「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

2011年3月26日至27日。爱与慈悲——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会议由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协办。来自海内外的20位宗教学者发表了论文。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讨会。此会的一个特殊要求是论文发表者不仅要是学者。还要

莆田世界佛教论坛最新新闻

是某一宗教的信仰者。论文发表者要具有一定的宗教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阐发自己对宗教思想的认识。力求避免无根游谈。基于这一要求。笔者结识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学者。

会议发言与讨论大致分3层逻辑。首先是基督教学者、佛教学者分别阐述对爱与慈悲的看法。如基督教学者认为“爱是基督教思想的总纲”。佛教学者指出慈悲是佛教思想的一个基石。爱与慈悲两个概念都内涵诸多层次。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第二层。基督教学者与佛教学者相互请教。力求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概念。如基督教学者请教佛教学者。“爱”在基督教中是极其正面的概念。核心是“圣爱”。佛教如何看待爱?佛教学者的基本回答是。爱在佛教中更多指的是“贪爱”、“欲爱”。是负面概念。有“绝欲去爱”之说。佛教中最接近基督教“爱”的词是“慈悲”。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乐、拔苦。第三层。学者们依据自身的宗教立场。质询对方的思维逻辑。如佛教学者问:如果上帝是大爱。为什么《圣经·旧约》里有那样多的惩罚与杀戮?基督教学者回答。《圣经》的有些说法是象征。并非事实;佛教学者继续提问:《圣经》中哪些内容是象征。

福建省佛教新闻

哪些是事实。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又如。基督教学者问:基督教的爱来自上帝。因此具有超验性。佛教的慈悲来源于什么

佛教新闻报

。如何确保其超验性。人自身如何能超越自己?

这样的讨论增强了不同信仰之间的相互认知。一般说来。学者们大多对自己信仰和研究的宗教有较多的了解。对于其他的宗教则知之不多。有很多误解。通过倾听与交流。学者们扩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不同宗教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同宗教间的率直对话激发了学者

乌鲁木齐佛教寺院新闻

们对自身宗教思想更深入的思考。平时一些不言而喻的道理。经过教外学者的质询后。发现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说清。如佛教学者问:如何理解上帝“拣选”了犹太人。有拣选的上帝还是平等与博爱的吗?基督教学者争先恐后地回应。有人说这与希伯来文的语汇有关。有人说这关系到犹太教的民族性。有人说上帝的拣选有时间的先后。有人说根本原因是上帝拣选了亚伯拉罕。如是等等。不一而足。有基督教学者问:既然不杀生。那么吃素、喝水时不也伤害了生命?有佛教学者解释。“生”一般指有情感、意识的生命。不包括植物、矿物。但也有佛教学者反对这样的看法。认为吃素也会犯罪。因而也要少吃。以最大限度减少罪业。

就宗教版图而言。佛教与基督教是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宗教。均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开展相关的思想对话意义重大。

该系列的佛耶学术研讨会肇始于2009年。第一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基督教的罪与佛教的苦。此次的主题为基督教的爱与佛教的慈悲。主办者决定将会议发展为年会。今后的主题备选为“解

佛教工艺美术新闻

脱与拯救”、“创造与缘起”、“涅槃与永生”、“佛与上帝”、“僧团与团契”、“教会与寺院”。等等。笔者认为。这一对话兼具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值得期待。(图:弘德论坛)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3/22240614259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举行 基督教与佛教共话爱与慈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42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