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11 01:2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

「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
「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
世界众弟子和信徒一起为成一长老举行了“坐缸”仪式。中新网发 周胜涛 摄  4月27日晚上8时。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者成一长老示寂。听闻噩耗。4月28日。美国、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数百名弟子陆续赶到江苏泰州光孝律寺。追思恩师。

  28日20时至23时48分。众弟子和信徒一起为成一长老举行了“坐缸”仪式。

  台湾华严莲社董事长贤度博士告诉记者。成一长老自把大陆佛教文化带到台湾后。改变了台湾此前日本式的佛教信仰。另外。他在台湾创办佛学院。传承华严佛教文化。因为历代祖师弘扬华严(佛教文化)。华严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现在。他们还一直秉持着教育与弘扬华严(佛教文化)。

  贤度博士还说。成一长老在台湾还办起了育幼院。专门收容(留)孤儿、单亲、贫穷的家庭。每年还救济急难。照顾关心弱势团体。现在他们一直延续着这项基础工作。贤度博士说。成一长老一直认为。佛教不仅仅宣导自己的教育和文化。还要结合其他宗教。来一起

关于佛教新闻网

为世界和平。为宇宙。为人类能够祈福。提高他们的心灵成长以及生命的关怀。

  贤度博士表示。成一长老在台湾生活60多年。他一直想回到祖国定居。加上他迫切的落叶归根传统思想。且眷恋故乡的佛教信徒。所以。他回到了泰州光孝律寺。他的示寂。让大家失去了一位精神领导。他留在台湾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成为后世人的典范。

  美国华严佛教会天因(慧道)住持说。成一长老的示寂。让他们失去了一代高僧。成一长老的精神。一直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一长老的示寂提醒他们更要静心学

山东佛教新闻

佛。在学佛的过程中。秉持成一长老的精神。继续用功努力。

  印度德里大学佛学研究所博士法海(续慧)法师表示。成一长老的离去对佛教教育来说是个损失。长老一生都在弘扬佛教教育。培养人才。长老是她的精神指标。她也会秉承恩师

泉州佛教教育新闻

的遗志。延续

整顿佛教道教新闻视频

佛学教育。

  泰州佛教学者范观澜告

佛教新闻头条今日

诉记者。1988年9月。成一长老第一次返乡礼祖。成为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的先躯者。同时拉开了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且持续至今。成一长老回到家乡后。修建了光孝律寺。捐巨资恢复了祖庭海安观音寺。举办佛学培训班。投资船机厂。捐建正兴幼儿园。捐资修路。

  成一长老。江苏泰县人氏(系现海安县孙庄镇)。1914年2月28日生。俗名王汝康。字仲义。曾亲近曾师祖智光、师祖南亭二位长老研究华严、法华、唯识、起信等各类佛学。早年曾在泰州光孝寺佛学院就读。于1940年赴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1947年长老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之后。并于玉佛寺内创办“佛教利生义诊所”。次年冬。与其师张少齐居士东渡台湾。

  注:坐缸。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圆寂后。将其盘坐装殓于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相当于普通人“入殓”。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4/13371716951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先躯示寂 世界众弟子赴泰州追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220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