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诚法师在“印顺导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上的致辞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在“印顺导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上的致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在“印顺导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上的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 学 诚
(2011年6月13日)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要归功于人类所具有的非凡的精神创造力。这种精神创造力蕴藏于广大的社会民众中。又在每个时代少之又少的杰出人物身上得以集中体现。通过这些杰出人物的综合与提炼。人类文明的成果方能像沙中的金子经过筛选一样得到最大程度的沉淀。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印顺法师无疑就是这样人物中的一位。
印顺法师于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等到百年之后的2005年离开人世时。中华民族已日益走向繁荣与富强。这使法师的一生也成为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最好见证。尽管法师认为自己的一生非常平凡。但重温这看似平淡的一生。却让人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内涵。
印顺法师所走的并非一般出家人的路子。对此法师也有很清晰的定位。他曾在《游心法海六十
对于佛学思想的探究思路。法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中说:“从现实
印顺法师在提倡非鬼神化的人生佛教之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对非天化的人间佛教给予了理论上的证明。这既是对明清以来汉传佛教弊病的对治。又是对原始佛教思想的回归。法师对印度佛教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印度佛教的产生及发展脉络的认知。这对于学者准确把握佛教的基本精神有着莫大的裨益。
印顺法师一生命运多坎坷。1930年于浙江普陀山福泉庵出家。1949年前往香港。三年后又辗转到台湾定居下来。从此在台湾度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法师看来。离开香港前往台湾这件事。在他的一生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印顺法师不平凡的一生。大略可分四个时期:
一、学习时期:从1930年出家至1939年授课于汉藏教理院。这期间的学习奠定了印顺法师坚实的教理基础。其中
二、著作时期:从1940年在贵阳大觉精舍撰写《唯识学探源》到1952年前往台湾。这期间是印顺法师思想勃发时期。著作也最为丰富。
三、弘化时期:从1953年创建福严精舍至1964年移住嘉义妙云兰若之前。这期间印顺法师开始在台湾为信众讲经。并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弘法。取得了国际性的影响。
四、升华时期:从1964年夏移住嘉义妙云兰若之后的时期。这个阶段印顺法师的思想更趋成熟和严密。一些代表性的专著如《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国禅宗史》等出炉。
在以上所述四个时期中。前两个时期是在大陆度过。后两个时期是在台湾度过。可以说。没有前两个时期的学习与积淀。就没有后两个时期的弘化与升华。另外。印顺法师在台湾对佛法的弘化与佛学思想的升华。又为台湾佛教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并为台湾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顺法师出家后就读于闽南佛学院。并因为深厚的佛学功底而同时为同班同学讲课。随后又多次来南普陀寺及闽南佛学院讲学。在离开大陆前不久还参加了南普陀寺举行的传戒法会。并与法师的师父清念上人一起担任尊证。可以说。印顺法师与南普陀寺及闽南佛学院渊源有自。
今天。作为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印顺法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可谓是因缘殊胜。意义非凡。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佛教协会衷心祝愿这次法会取得圆满成功!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6/13531617157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在“印顺导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上的致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在“印顺导师舍利回归迎奉法会”上的致辞;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