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7-02 01: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2011年7月28日。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受到监院贤健法师和图书馆馆长贤才法师的热情接待。晚上在明心阁为僧俗二众开示《我的出家学佛之路》。禅兴法师先做了简要的介绍:净心法师18岁学佛。23岁出家。学生时代就担任佛学社社长。出家多年来。对佛教各宗派包括国学都有广泛的研究。在寺院担任过很多的执事。尤其在寺院管理以及僧团的教育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和体会。

  法师特别说起净律寺的学佛院。那是忏云老和尚创建的。老和尚毕业于当时的北京佛学院(中国佛学院的前身)。认识到佛学院偏重于教理的研究。而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就显得不足。老和尚强调解行并重。所以就命名“学佛院”。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法师感到十年来。中国大陆佛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看了龙泉寺五周年的大事回顾。感叹龙泉寺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非常不易。要有相当的毅力和恒力。台湾佛教实际上也经历过类似的开山过程。通过上一代老法师们的努力。现在基本上把硬体和软体建设起来了。所以台湾的这一代法师主要是守成。不像大和尚在这边做这种开天辟地的事业。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

  关于修行的次第。法师说:整部华严经就是在讲成佛的次第。从信到解到行到证。我们这边学的《广论》也是很讲次第的。大家为什么信佛。常常也说不出什么原因。这就是一种宿世的善根。潜意识的波动。见到三宝自然很欢喜。表示过去生

厦门市佛教新闻

种下了善根——信心的种子。就是依着信心的善根入佛门。但每个人的因缘又是千差万别。龙泉寺有一个很好的学佛次第和方法。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个福报。他本身很想了解佛法。但是没有环境和助缘。所以他一直停留在依着过去善根的那种微软的信心上。

  假设想要到达第二个阶段去深入了解佛法的时候。可能遇到障碍烦恼的时候。就会退转。因为过去的善根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要经过今生的努力加强善根的种子。所以第二个阶段要次第的学习佛法。此时完整的了解佛法是很重要的。没有完整的了解佛法就好像闭着眼睛走路。会很危险。也易走偏差。所以解的部分是帮助我们深信佛法。经典里讲“闻经、达理、断疑、生信。”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信心如何坚固哪?透过佛陀、祖师的法语开示。学习理解通达这些道理。这个过程就能把内心的那个疑惑一个一个断除。所以这个信心才比较坚固。理解之后再进一步的实修。验证所理解的佛法。所以解同行要并进。否则所解只是停留在文字或者知识的层面。所以这个智慧一般是由闻慧入思慧。再进一步达到修慧。修慧时就会慢慢有证悟的境界出来。首先培养这种禅定的基础。禅定要去修证。就是培养定力。观就是培养观照的智慧。有定力的时候观照佛法的道理。乃至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能够比较观照的清楚。也即止观双运。禅定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智慧是灯。禅定御风。实相是画。定慧要等持。风就是内心的妄念、分别。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戒。戒是各宗的地基。否则。很难成就甚深的禅定和智慧。修行人就是修定慧这两样。直到圆满。禅宗见性也即是见到心性的本来面目

赤峰佛教协会新闻2021

。就是成佛之后的这个中道——实相智慧。但见性后。还要趁性起修;修之后。还要断这个烦恼。还要证。另一方面通过教理的研究。也可以从文字语言中慢慢理解乃至悟到心性的本来面貌。等到修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有些修行的证悟。所以依着经典。才会有保障。就可以检查是不是符合佛陀教的道理。

  蕅益大师依着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抽出精华作了一部《教观纲宗》。就是一个佛法概要。所以对佛法的整体概括有所了解后。我们再学一部经典时就能从全貌的角度看待这部经典。才不会被这一部经限制住。就不会学了这一部就不能再学其它的。比如学阿含的思想。再来看般若的思想就不太一样。方等经的思想同阿含的思想差别更大。所以学习佛法要先从整体上概要性的了解。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别的深入。就能避免因偏差产生的执着。法本身没障碍。是我们人的问题。自己把自己的障碍住了。理论上听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达到需要三大阿僧祁劫。还同个人的精进度有关。

  虽然外面酷暑难耐。但法师一直和缓清晰地侃侃而谈。没有一丝躁急。如同涓涓清泉。这就是内心定力的生动体现吧!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自由交流时。同学们纷纷提问。

  贤冰师:请法师介绍一下学佛院在净土法门的解门以及修行上是怎么样的?

  净心法师:净土的部分。主要依据的经典是五经一论。但是。就思想来讲。是依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的思想。以及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为主。研究过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的人知道。在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他都是紧扣三个主题——信、愿、行三资粮。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藕益大师在用天台宗的思想解释《阿弥陀经》时。很重视信自和信理。如何使自己的心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三个力不可思议:佛力、法力和心力。阿弥陀佛的名号虽然只有四字或者六字(洪名)。但它具足了阿弥陀的法身和净土的功德。众生的心性功德力本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只是被无明妄想所覆盖而不能显现

佛教中医巡查新闻

。祖师比喻:阿弥陀佛的愿力像天上的月亮。是如如不动的。但众生像地上的水。你要把水准备好——把条件具足。才能在你的心中映现出天上的月亮。才能感应道交。否则。阿弥陀佛再大的愿力。也不能强迫众生往生到他的极乐世界。如果你偏重他力时。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降低。但是。如果你平时就没

近日厦门佛教头条新闻

有正念。临终时怎么可能正念呢!印光大师赞叹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即使“古佛再出于世。重注其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法师还说净土法门是要有理论基础的。不是说一厢情愿地相信就可以。这样的信心是很容易退转的。在具体方法上。法师谈到了《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中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而印光大师根据众生的根机。开出从三根下手:意根念的清清楚楚。舌根一字一句念的清清楚楚。耳根每字每句听的清清楚楚。最后。法师又重申了修净土法门要扣着信、愿、行三资粮。依据的经典是五经一论、藕益大师的《净土十要》和印光大师的文钞开示。这些都学习了。净土法门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将会明了。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

提问阶段

  贤睦师:我想请问法师两个问题。一是请法师讲述一些忏云老法师的功德。第二个问题是想了解法师出家这么多年的心路历程。

  法师:忏云老法师1915年出生在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省——以前东北是九省。他早期还是在家居士时。在大连学佛会学习佛法。后来在沈阳慈恩寺受菩萨戒。之后发心出家。并于30岁时在北平

缅甸佛教徒 新闻

(现北京)依澍培法师出家。法名成空。法号忏云。于广济寺受具足十戒。出家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毕业后。由于战乱。忏云老法师到南方参学。亲近慈舟、倓虚等大善知识。慈舟老法师是比较重视戒律的。忏云老法师受慈舟老法师的影响。注重并精研戒律丛林。于1949年来到台湾。到2009年圆寂。整整在台湾弘法六十年。历经今世很衰微的佛教。到六十年后兴旺的情况。他不仅重视解门。还重视行门。同时还重视居士的护持门——护持大众、培福报。在佛学院负责教学、安排课程。老法师的教理以天台和唯识为主。修学的理念为持戒、念佛。净心法师现场表示回去后。将为龙泉图书馆提供两套忏云老法师几十年来的开示视频。

  最后针对贤信师、贤慈师提出的有关净人、沙弥和比丘的具体修学次第。尤其戒律的学修做了解答。

  禅兴法师最后总摄时说。听了法师的开示。最大的体会是出家人前五年的学修很重要。基础打得牢。才能做更广大的承担。也希望刚出家的同学牢记法师的教诲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07/094804173825.html

以上是关于「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龙泉寺」台湾净律寺监院净心法师参访北京龙泉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130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