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6-24 00: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明宣德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高32厘米。重4公斤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

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 2006年亮相香港苏富比

我国的鎏金技术自战国以来就大放异彩。特别是以两汉最为普遍。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着。再加以打磨即成。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2000多年。作为佛教的器物。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鎏金铜佛像又有各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新闻

自不同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明代永乐至宣德的32年间(1403—1435)。鎏金佛像造型之精美。工艺之高超。纹饰之秀丽。均达到历代的最高水平。因而明代的鎏金佛像。也成为财富殷实的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明代造像带款的目前只见“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和“大明宣徳”三种。款识规正。字体秀美。传世的永宣鎏金铜像造型优美。金色充足。尺寸多在二三十厘米左右。

  明

泉州佛教新闻网

永乐、宣德时期的佛像风格比较接近。但又略有细微差异。面相。宣德佛、菩萨面相都丰满端正。宽额。脸型呈方圆。五官位置匀称。眼睑略俯视。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而永乐的佛像似乎更秀美。表情更含蓄。高鼻薄唇。略蕴柔媚之态。此特征在各种度母像上体现得更为充分。宣德造像脸型较之略趋端庄、丰颐。嘴唇较之永乐造似乎略显厚。鼻梁、鼻翼似略显宽。相较之下。灵动之气似略逊于永乐造像。总之。永宣的佛像不似西藏本地造像那样过多强调印度味道的高鼻深目的五官起伏。基本上呈汉族的脸相。又揉入了西藏和尼泊尔的韵味。其次是佛身。永宣的造像特别是菩萨像。腰部细瘦。腰部以上呈扇形。上

汉台区佛教协会捐款新闻

半身偏瘦长。菩萨袒上身。小腹部紧收。脐窝深陷。富有弹性。整体动态呈S形。极富人体之美。四肢制作也极秀美。尤其是手脚的刻画非常灵活纤细。写实性很强。

  内地佛像与西藏本土制佛像的显著区别是衣着的处理手法。内地佛像不太喜欢躯体过分显露的薄透衣着。所谓印度萨尔那特式基本不刻画衣纹的造像多数是西藏造的。内地造像热衷于刻画佛像的大衣衣褶的转折起伏。立体感较强。菩萨虽然袒上身。但璎珞、项饰等装身具丰富繁琐。又有帔帛搭于双肩。于肩部曲卷而下。织物的轻薄质感表达很充分。尤其是下着的裙。纹褶生动。转折自如。颇为飘逸潇洒。而西藏佛像由于受尼泊尔影响。且远承印度的萨尔那特遗风。故大衣和裙喜用薄透手法。袒右肩式大衣。仅在胸部浅浅地刻划一道边缘线以示大衣的存在。大裙紧靠莲座的特征较为明显。永宣的莲座均较低矮。束腰部内收。夹角成锐角。上下有二层莲珠纹。上层莲瓣较短。下层莲瓣长。表层莲瓣之间露出下层的莲瓣一角。永宣的莲瓣形和乾隆的莲瓣相较可明显看出。永宣的莲瓣细长秀美。生动挺拔。几乎有如菊花瓣。而乾隆时的莲瓣工整呆板。叶片宽肥。永乐佛座与宣德佛座相较。永乐的莲瓣更为优美清瘦。莲瓣的内缘纹饰很饱满。尖端部上卷成三颗圆珠状。宣德的莲瓣则相对显宽阔、端庄。而遒劲俊逸不足。内缘纹饰尖端上卷成卷草或象鼻状。

  总之。明永宣时期的鎏金

南有佛教新闻

佛像制作精美。升值潜力巨大。深受藏家追捧

中国十大佛教新闻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1/11/104831177823.html

以上是关于「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像」明永宣时期鎏金佛像鉴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045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