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佛灯照大千 元宵节各地寺院举办燃灯供灯祈福法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元宵节的习俗」佛灯照大千 元宵节各地寺院举办燃灯供灯祈福法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灯照大千 元宵节各地寺院举办燃灯供灯祈福法会
今日。无论是“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绚丽盛景。还是“桂花香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因此。每年各地寺院都会举办供灯祈福法会等系列活动。
北川县佛协暨国恩寺、梓墚寺
峨眉山佛协举行万盏明灯供普贤供灯法会 万人祈福 愿国泰民安
正月十五的塔尔寺 昙花一现的酥油花
常州天宁宝塔恢复东汉古礼 市民可瞻舍利子庆元宵
元宵佳节 虔诚信众到河南洛阳白马寺烧香祈福
上海龙华寺元宵灯会隆重举行 各色花灯闹元宵
台湾高雄花灯展“龙年主题”迎元宵(图)
北川县佛协暨国恩寺、梓墚寺举行元宵节祈福迎祥法会
2月6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北川羌族自治县佛教协会暨国恩寺、梓墚寺举行元宵节祈福迎祥法会。祈愿与会护法善信等。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平安。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来源:北川羌族自治县佛教协会微博 编辑:慧心)
峨眉山佛协举行万盏明灯供普贤供灯法会 万人祈福 愿国泰民安
2012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四)晚。由四川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万盏明灯供普贤”大型祈福供灯法会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前山门广场隆重举行。佛教协会法师、居士、游人及市民近万人共同点灯。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方丈释永寿法师亲自引领僧众、信众朗诵祈愿文。
为确保整个祈福法会安全有序进行。该市成立了大佛禅院“万盏明灯供普贤”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组织协调、消防安全、救护保障、交通安全等6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落实了责任和人员。
当晚6时。参加法会的信众陆续从峨眉象城文化街朝拜大道进入大佛禅院前山门。领取吉祥灯。填写祈福卡。一直到法会开始。人流不断。晚上7点半。上万人有序排队在广场上。等待法会开会;广场两侧。长约38米、由14000余盏吉祥灯组成的两条巨龙和散布在会场各处的莲花灯被点燃。那闪烁的光芒格外引人注目。
晚上八时。法会正式开始。法师们从山门殿沿通道缓缓进入法场。在香赞、颂经结束后。永寿法师为大众点亮心灯。灯火经法师一传二、二传四。灯灯相传。光明不断。万盏由信众手捧的酥油灯被一一点亮。相互照映。顿时。广场变成了灯的海洋。灿若星河。这一盏盏明灯既是手捧的酥油灯。也是众生心灵深处的心灯。它给予信众光明与智慧、力量与希望。
“一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愿修养身心。愉悦安康……”信众手捧吉祥灯。心中进行祈祷。
万盏明灯供普贤”源于峨眉山“圣灯”这种奇妙的自然景观。它极为稀有。在因缘和合时。它会在晚间自金顶摄身崖下簇簇升起。飞绕于寺院、殿堂之间。为此。峨眉山僧人仿效圣灯每年举行盛会。以光明灯来供养诸佛菩萨。以践行普贤菩萨十大愿之“广修供养”。利乐有情。普度众生。
行愿无尽。万里路不遥。在庄严的回向仪式结束后。缤纷的礼花升入夜空。法会在《行愿峨眉》的歌声中圆满结束。(来源:新华网 文:丁怀宇、王毅平 编辑:君扬)
正月十五的塔尔寺 昙花一现的酥油花
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名刹塔尔寺。除了它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别具一格的壁画、堆秀艺术之外。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灯节之夜。还会举行酥油花灯会。成千上万名佛教信众和游客会前来观摩。
灯会中的昙花一现
酥油花的制作非常讲究。制作前。艺僧们都要先做沐浴。进行宗教仪式。全部制作好一般都在正月十四。不会提前也不会推迟。因为酥油花灯会正式展出的时间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十七结束。十四、十五是正日子。正月十五当天。天一亮。寺院各殿
称“花”不仅是花
酥油花是一种油塑艺术。也是塔尔寺艺僧世代相传的特有技艺。他们以灵活的手法用彩色酥油塑造立体的山水风物、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造型。组成佛经或神话故事图像。酥油花最初只是用以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发展到大型故事人物立体群像的塑造及其搬上艺术舞台供人们观赏的礼俗。是从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开始的。相传。 大师有天晚上做了个奇梦。 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成鲜花。无数奇珍异宝五光十色、灿烂夺目。醒后为了再现美妙的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连同无数的酥油灯供奉佛前。此后制作酥油花便一直延续。
酥油是白色。而酥油花是彩塑。但它的着色不是涂抹在塑好的作品上面。而是在未塑前就将各种矿物颜料研成粉末。按一定比例糅合在白酥油中。制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彩色坯料。所以所塑的花瓣或人物的肌肤。质地细腻、色彩柔和、有透明感。
酥油细腻、粘性好、韧性好、可塑性强。所以用它来制作酥油花更能体现立体人物的光滑与逼真。但酥油易融化、变质、变色。制作起来对温度要求高。且不易保存。增加了制作的难度。所以。制作酥油花只能在寒冷的季节。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零度以下。由于酥油一遇热就会化掉。即便是人的体温酥油也承受不起。为便于雕塑成型。制作酥油花的僧人们。不得不把双手放到冰水中浸泡。等到双手冰凉之后才用几近麻木的双手。拿起酥油开始艰难地雕塑。而且酥油花展出的时间和条件也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过去只能在冬天进行。现在有空调了。只要将室内温度控制在0℃左右就可制作展出。但是。即便有空调了。展出时间一长。仍然会影响到酥油花的色彩。这
上下花院 三十艺僧
塔尔寺在制作酥油花的机制上别具一格。它有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上花院和下花院。两院平等独立。没有隶属关系。艺僧是根据出家前的籍贯而决定属于某一个“花院”。艺僧的人数也没有定制。最多时每院有四五十人。现在只有30人左右。他们从十二三岁开始拜师学艺。终生研习。技艺高超的艺术大师。即使年老体弱。视力不济不能制作了。也要带徒授艺。或做艺术指导。
上花院和下花院的设置具有竞争性。每年农历十月。两花院就各自选定主题、确定细节、完成构思。随即投入制作。到翌年正月十五方才告竣。然后在各自搭建好的灯棚里同时展出。在此3个月之中。两院艺僧相互保密、恪守规矩。既不探觑、也不泄密。直到展出时才能见到彼此的作品。
今年35岁的罗臧昂秀9岁来到塔尔寺。14岁起跟随师傅学习制作酥油花。如今他已经是下花院中技术最为娴熟的艺僧之一。尽管每年冬季都要在冰冷的房屋中捏制酥油花。但罗臧昂秀认为这很有意义。他说:“作为艺僧。这是对寺院必尽的义务。怀着虔诚的心去制作。就不会感受到环境的艰苦了。”
目前。罗臧昂秀所在的下花院制作酥油花的艺僧年龄都和曲吉昂秀相差不多。尽管现在他和另外4名艺僧共同带着10个徒弟。但是罗臧昂秀仍然有一种危机感:与塔尔寺的另外两门艺术绝学相比。酥油花有逐渐衰弱的趋向。他无奈地说:“现在寺里制作酥油花的老艺僧都去世了。而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酥油花的制作艺术又还没有完全领悟。新的艺僧也不像我们当年学习时有那么多老师傅可以请教。因此。现在制作的酥油花已大不如从前。”
罗藏昂秀认为。这一方面与酥油花制作环境有关系。因为每年能够学习制作酥油花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加之条件艰苦。能够坚持学下来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尽管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酥油花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元宵节一朝盛开便耗尽了毕生芳华。而是可以供游客参观整整一年时间。但是与唐卡、堆绣给寺院和僧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很难促进酥油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杜洁芳 编辑:君扬)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2/115256179584.html
以上是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佛灯照大千 元宵节各地寺院举办燃灯供灯祈福法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元宵节的习俗」佛灯照大千 元宵节各地寺院举办燃灯供灯祈福法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