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河北省邺城遗址出土三千佛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河北省邺城遗址出土三千佛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河北省邺城遗址出土三千佛像
图为出土的佛头。
北京3月19日(记者杨雪梅)“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是目前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也是中国佛教考古重要的收获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毫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考古发现的兴奋。
2012龙年春节期间。该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此次发掘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众多。仅有题记的就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判断。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另有个别北魏时期青石造像。亦见到个别唐代风格造像。
朱岩石博士说。邺城遗址是北方的重
“从发掘情况看。这些跨越多个年代的佛像不像是多次累积的。很有可能是一次性埋藏的。因此可能与唐时的灭佛运动有关。”朱岩石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说。在此项考古发现之前。也曾有类似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但没有这样的规模。而且都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次在邺城这样的中心城市发现如此大规模的佛教造像埋藏坊。有利于梳理彼此的影响关系。
据悉。由于出土佛教造像表面的色彩保护、金箔装饰加固、碎块拼接缀合等工作非常艰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针对这批文物的特性。制订详细保护方案。“这是中国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的重要发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现。对研究佛教在中国北方的兴废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佛教的东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评价说。
-------------------------------------
相关内容
简介
邺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1957年后调查发掘。由南北二城构成。北邺城是建安九年(204)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都邺。承光元年(577)北齐亡。此城衰落。南邺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依北邺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
结构
据记载。北邺城东西7里。南北5里。周设6门。实际勘测结果为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规模略小于文献记载。城内由贯穿东西城门的大道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央为宫殿区。西为禁苑铜爵园。内设马厩、武库。西城垣上筑有壮观的铜雀、金虎、冰井3台。宫殿东面为贵族聚居区戚里及衙署。城南部为居民区。被南北向
历史地位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3/09504618031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河北省邺城遗址出土三千佛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河北省邺城遗址出土三千佛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