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台山佛乐:濒临失传的清凉梵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五台山」五台山佛乐:濒临失传的清凉梵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台山佛乐:濒临失传的清凉梵音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也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ldquo
那么佛教音乐为什么会由唐代的兴盛到面临失传的境地?又将如何传承下去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青庙音乐的传承地之一——南山寺。拜访了青庙音乐的传承人——南山寺住持汇光法师。2009年6月11日。汇光法师作为五台山佛教音乐汉传(青庙)音乐的唯一代表。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人。
【同期】南山寺主持、佛乐传承人 汇光法师
最早从唐代。据说佛光寺的壁画上就有佛乐。据说这个佛乐是从唐代传下来的。
【解说】五台山佛乐源于印度佛教音乐。至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唐代由于佛教仪式的日益集体化、规范化。佛乐达到繁盛。形成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元明代。乐器被引入五台山佛教。众僧手持木鱼、引磬、钟、鼓、笙、管、铛子、云锣等十余种法器和乐器。同声共吟。
【同期】南山寺佛乐弟子
这个是我们念经时的木鱼。有大木鱼和小木鱼。这个是咱念经的大罄。所有的念经的时候都由这个大罄和引磬。都是由他们俩指挥。所有的僧众在念经的时候都是要听他俩指挥的。
【解说】佛教音乐的学习。不同于现代音乐。乐器是几百乃至上千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那一套。乐谱是仅有少数人看的懂的工尺谱。还要通过师父口传心授。有些会因师父地域、口音不同。
【同期】南山寺主持、佛乐传承人 汇光法师
工尺谱就是按他的调。过去按高低音口传。这个简谱只要高低音标出来。他会这个简谱就能拼出来。简谱就是这样吧。可是面临存在的一个问题。他就是工尺谱。你比如说你教的音调变了。就跟着变了词了。
据称。五台山佛乐为北方佛乐的代表。分为青、黄两派。风格特点不同。青庙风格以庄重典雅幽静见长。黄庙音乐则刚强洪亮。粗犷有余;青庙音乐讲究规矩。黄庙则不太严格。两庙使用调高不同。打击的法器也
南山寺主持、佛乐传承人:汇光法师
藏传佛教这个佛乐比我们吹的还高。我们这个音调比他们还低。乐器上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人家比如说人家吹那个号。很长的那个号。你看西藏的那个。我们没那个。
过去。五台山每个寺院都有佛乐队。学习佛乐是每一个出家人
佛教音乐这个人才流失很多。前面培养。后面就走掉了。据说是南山寺光这个前前后后培养的佛乐人才最少有500位。走了。
“铁打的寺院。流水的僧。”汇光法师说。由于乐器不同。培养一个乐僧。需要3个月到三年时间不等。而培养一个好的乐僧。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但是。由于佛门弟子修行
南山寺主持、佛乐传承人:汇光法师
他各方面困难么。你比如说咱们冬天这里生炉子。连暖气也解决不了。你说他是不是。你说现在年轻人人家的家里边都是父母亲(宠着)是不是。都不让孩子受罪啊。
为了让濒临失传的佛乐“复活”。南山寺在1986年挂牌成立了禅门佛事音乐培训班。据汇光法师介绍。近两年来。国家每年为发展佛乐文化提供6万左右的资金。供寺庙购买乐器、法器等必须品。为乐僧发放补助。同时。国家每年也为传承人补助1万元。汇光法师称。这些资金会全部用于发展佛乐文化。自己也将把佛乐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记者马志异、王陆城、张文杰山西五台山报道。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5/181535182022.html
以上是关于「五台山」五台山佛乐:濒临失传的清凉梵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五台山」五台山佛乐:濒临失传的清凉梵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