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6-06 01:4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佛教如何看待丢失东西新闻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达照法师开示《坛经·决疑品》

  2012年9月4日。广州光孝寺礼请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温州市妙果寺住持达照法师。为

峨眉佛教网最新消息新闻

参加“2012广东省佛教讲经交流会”的法师讲解《坛经·决疑品》。以期培养出优秀的佛法人才。更好地弘法利生。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讲座现场。四众弟子倾听法师讲法

  达照法师开示道。《坛经·决疑品》就是要断绝我们对于生命的疑惑。要想解决生命的本

佛教文化旅游节新闻通稿

质问题。不能向外求。要向自身的般若智慧来求。相信自身即是佛。对自己的般若自性坚信不疑。禅宗的目的就是直指见性。这是佛法中最高的法门。相信自性即是佛性。才能进入佛法的海洋中。但是见性后不意味着不用修行。见性只是第一步。见性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自身还留有过去的习气。这就要求我们用智慧观照人生。继续修行。见性之前的修行都是盲目的修行。见性后的修行才是明白的修行。通过修行。过去的习气才会慢慢没有。我们才能渡到彼岸。

  达照法师继续说道。《坛经·决疑品》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功德和福德的问题。福德不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同体大悲才是真正的功德。只有离开妄想和分别。见到自己清净的菩提本性。看到自己的心和佛性是一样的。继而发现众生和佛心也是无差别的。值得赞叹。但是。众生还不知道。由此对众生的烦恼和痛苦产生悲悯。要告诉众生其本身具有的佛性。这才是同体大悲。凡是有相的行为都是福德。无相的才是功德。第二。西方与东方的问题。其实

佛教央视新闻

根本无谓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分别和对立。只要当下清净。眼前即是净土。问题是心清净与否。第三。在家如何修行。所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最重要的是心平。心平即是放下各种情。放下才能解脱生死。解脱轮回。但放下不是完全不要。而是

五台山佛教 新闻

不要希望抓住不放。以致由于放不下牵挂又堕入轮回。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

法师和居士们法喜充满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法师和居士们纷纷表示感到法喜充满。达照法师开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很多人还跟随着达照法师一路离开法堂。希望能再听闻法师的开示。

  附:达照法师。俗姓林。笔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现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温州市妙果寺住持、文成县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年至2001年期间。达照法师先后就读于福州鼓山佛学班、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和北京中国佛学院;1999年获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灌顶资格;2001年6月在中国佛学院获佛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得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传授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代法嗣;2009年创立了安福利生功德会。组织开展禅修、养生、慈教、怀老等四大志业。近十多年来。达照法师积极从事于天台、净土、禅宗(尤其是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弘扬。讲经说法不缀。常应邀赴海内外各大寺院、团体、高校弘法讲座。弘法音像广为传播。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9/10202118580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达照法师广州光孝寺开示《坛经•决疑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87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