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6-06 01:0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

「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
「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

学诚法师(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寺院在我们很多人印象当中本是清静之地。僧人们吃斋念佛。潜心佛法。但是在最近几年。寺院和僧人曝光率极高。先有天价香。寺院承包创收。再到如今的假和尚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乱象?真正的

佛教最新新闻故事

寺院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凤凰卫视2012年9月7日《文化大观园》。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2012年4月期间。在网络流传这一段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疯狂转发。视频整个拍摄过程中两名身穿僧衣的男子和两个女伴并不避讳。尽管此段视频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但是。极快地传播速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两名男子在网络上开始走红的同时。也引

佛教文化新闻稿标题

发了现实舆论的集体愤怒。

2012年4月12日下午。这两位急速蹿红的“和尚”被人发现在北京法源寺内摆造型拍照。这一奇怪的举动引起了法源寺居士和法师们的注意。并立即报警。随后这两名“和尚”被感到的警察带走。经审讯得知。原来这两个人是不折不扣的假和尚。

王鲁湘:法源寺的明心法师对记者说。当天到寺院里拍照的那两个人所穿的衣服叫“海青”。是只有在做佛事时才会穿的。平日出门一般都会穿大褂。所以他们一眼就看出这两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假和尚。假冒和尚。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时有发生。大都与行骗相关。比如有报道说。在河南宝丰县大约有上万名假和尚行骗全国。他们卖假药物。搞表演。兜售所谓少林高僧开过光的护身符。广聚不义之财。甚至还形式了颇具规模的“和尚产业”。寺院在我们很多人印象当中本是清静之地。僧人们吃斋念佛。潜心佛法。但是在最近几年。寺院和僧人曝光率极高。先有天价香。寺院承包创收。再到如今的假和尚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乱象?真正的寺院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王鲁湘:我们中国的佛教现在随着我们中国自己国力的强盛。包括中国文化。尤其传统文化的再度的复兴。现在呈现出一个非常繁荣兴盛的一个局面。很多的寺庙都开始在重新修复。而且建得非常的金碧辉煌。然后我们很多的寺庙香火也很盛。然后有很多的企业包括很多的个人。包括普通的民众。都对佛教现在秉承一种很虔诚的信仰。经常来到寺院里头参加一些活动。参加一些法会。包括也进行一些捐赠。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就是我们中国的佛教徒其实面临一个新的诱惑。就是很大的一种物质诱惑。这个是在中国过去没有过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不是会发生一些新的一些变化?

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现在是一信息的社会。也是一个商业的社会。只要有商机。那这个商人都会找到那个地方去。包括寺庙。那么佛教如何在商业社会保持它的本色。保持它的根本的立场能够不变。这种精神能够不断得到体现?的确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任何的一个寺院或者说任何的一个教派和组织。都必须要去面对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的这种商业的社会。当然我们佛教界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说把庙门关起来。不让人进来。这显然也是不合时宜。也是不会符合社会的发展。那么反过来说。佛教只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发挥它特殊的作用。这个佛教才能够为社会。为这个时代所欢迎。所接受。对出家人来说。我们的管理就变成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重要。同时都要困难。

解说:时代的进步。让寺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然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2011年10月12日。一位广西游客到位于云南省宜良县的岩泉寺旅游。结果被所谓的“大师”强迫捐出23400元的功德钱。后来经过调查才了解到。原来岩泉寺已经被一位商人承包。成为了一个盈利机构。

王鲁湘: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些现象也引起很多人的一些不满。比如说有一些庙里头出现了天价高香。有一些庙里头大年初一的早上的头香。一年的头香。其实是用很高的价格给了某些特权人士。然后包括我们街上经常有时候看到。让人怀疑其身份的一些到处去募捐募款的和尚。他募捐募款做什么。说是建庙。但是我们又看不到可信的一些凭据。很多的一些这

佛教打扫卫生新闻

样的一些现象在社会上现在也并不鲜见。有时候还经常能够媒体报道。包括有时候我们也会亲眼见到一些这种事情。就是这些情况。我们佛教界会怎么对它进行一个管理和规范?

学诚法师: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就是佛教界自身的有些庙。道风建设没有搞好。那么寺庙在退化;第二个部分是有些人混入到佛门。他觉得这个佛门也有可乘之机。混水摸鱼。这个就是常常在媒体上面披露的假僧假道的一些问题。至于说到庙里烧头香啊。烧高香啊。这也都是近些年来。人为炒作的。炒起来。那么我们在一天当中。你早晨起来去烧香。对自己来讲就是烧头香。一年当中。你初一。无论你八点。九点。十点来烧香。那么也是烧头香。不需要跟别人去比。或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本身也不符合佛陀的心利。众生平等。

王鲁湘: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头香高香。都是一种争竞之心。是吧。这本身就和佛教的这个教义完全就违反的。

学诚法师:如果人没有恭敬之心。人没有虔诚之心。人没有信仰之心。外在烧再多的香也是无济于事的。反过来对寺庙。对佛祖皆算污染。

解说:2009年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据媒体报道。河南登封市政府与本港公司合作。计划2011年将嵩山少林寺上市。消息披露后网上一片质疑之声。虽然后来各方都此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澄清。但是庙产被“股份制”以及对佛教的未来发展有何根本性的影响。引起了多方讨论。佛教在现今社会应该如何去定位。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该如何去把握。对每个寺院来说都应该引起严肃的思考。

王鲁湘:我们现在一个很大的社会的一些人不太了解。也是感到比较困惑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出现了很多的富庙。就是一些。比如说像一些在风景名胜地。或者一些名山古刹。有上千年的这种古刹的地方这样一些庙。或者是在一些大城市的郊区的一些庙。往往在现在都成了很富有的一些富庙。这种经费的管理的不透明性。也造成的好像很多人的一些非议。认为它很可能导致我们佛教界内部的某种腐败。甚至带来很多可能一些甚至经济犯罪的行为。在这一方面。我们富庙这个钱财的东西是怎么管理。怎么社会化运作。然后主要是做一些什么事情?

学诚法师:过去的这种庙里边。多余的钱是买这些土地。然后庙里面把这个钱也借给别人。在历史上的确是有这样子的现象的。现在的这种庙。大部分都是存在银行里头。那么存时间一长了。积累自然就多起来。那么如何来规范和使用这些钱。庙里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比如要有文化事业。比如要有教育事业。比如要有慈善事业。那么今年我们国家宗教事务局

世界佛教新闻中心

会同中央统战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财政部颁布了《鼓励和规划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通知》。那也就是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了。那么也就是第一次明确了。宗教在社会上面能够做什么。也就是能够做公益慈善事业。

王鲁湘:佛教本应是净化社会的力量

学诚法师:那这样的话。公益慈善事业它的范围也就是非常宽的。宗教界如何进一步从内在的戒律清规。同现代的社会的法律、制度。现代管理相结合。就变成非常的重要。那否则的话。庙门的内外如果有一道鸿墙永远隔着的话。那么很多问题就不好办。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在诸多的领域。都要进行进一步的去研究。

解说:坐落于北京海淀区凤凰岭下的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和很多知名的寺院相比。龙泉寺内看不到金碧辉煌的大殿。也看不到络绎不绝的游客。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寺庙。它的住持却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他的带领下。龙泉寺在新型寺院建设。优秀僧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王鲁湘:我们现在北京龙泉寺在大和尚的主持之下。大家口碑相传就是道风很正的一个寺院。而且我们中国佛教协会这些年一直在抓这个道风建设。也树立了一些道风很正的这么一些寺院。作为一个道风建设的一些榜样。那么我们现在佛协的道风建设。很重要的方面是不是也是在戒律方面?

学诚法师:道风建设是我们中国佛教协会所提出来的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方面。佛教的自身建设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做信仰建设。第二个方面叫做道风建设。第三个方面叫做人才研究。第四个方面叫做教制研究。第五个方面叫做组织建设。那么道风建设指的是修道的这种风气。各为道风。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好多庙。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风景名胜区。游人比较多的这些寺院。天天呢出家人很忙。这种商业的味道很浓。道风的味道逐步逐步在淡化。反过来就是寺庙原有的这些功能在弱化。所以出家人只有回归到自己的本职的这种身份。做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那么这种道风才能够逐步逐步养成。

解说:为了加强道风建设。让佛法更好的回馈社会。服务大众。龙泉寺还注册成立了。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宗旨是救济灾困。福利众生。并陆续发起了助学。就在等多个活动。这与海峡彼岸的几座著名道场。所采取的做法异曲同工

王鲁湘:因工作的关系。我曾有幸到台湾几所著名的佛教道场参观。并与其中的几位高僧大德。进行过长时间的交流。我了解到。台湾的寺院在完善自身内部建设的同时。往往会开展大量的社会活动。利用寺院的人力无力以及财力资源做很多有益社会和服务大众的事情。比如法鼓山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中台禅寺的贡献是体现在文化方面。而佛光山。就包罗万象比较广泛。而其中最著名的应当属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的慈善组织

佛教文物新闻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慈善救济组织。

台湾佛教界的这四大名山既是著名的宗教活动中心。又是跨国界跨文化的文化团体。还是庞大的教育出版集团。更是医疗慈善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着政府组织和一般企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巨大的正能量。也许台湾寺院的一些做法可以为大陆寺院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学诚法师:台湾的常常听到的几个山头。它们的庙里面的钱比大陆的一些庙里面的钱还要多。但是它们做了很多的事业。在社会上乃至在国际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我觉得我们大陆的佛教的寺庙在这方面额需要进行去探讨。如何发扬我们这种人间佛教的精神。然后用我们佛教的这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的资源。尤其是我们信仰方面的这样子的一个资源来造福社会。所以我觉得不仅仅是钱本身的问题。

王鲁湘:对。就是我觉得学诚大和尚这一点谈得非常的重要。也是我们中国佛教界现在面临的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在佛教的寺庙和社会的广阔的天地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很多政策的墙隔在中间。使得我们佛教界里头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智力资源。包括很多的资源不能够为社会所用。这其实是问题的关键。

学诚法师:那么这个也就是佛教的寺庙。要纳入到整个社会的管理当中去。也就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乃至全球化的一个问题。那么因为长期以来。有不少的人对出家人。对寺庙。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也好啊。误会也好啊。依然存在。所以佛教界本身的僧才的队伍。人才的队伍的建设。还是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反过来。慢慢社会上面的一些做法和风气影响到寺庙里面来。也就是我们常常所听到的被商业化。佛教本来应该服务于商业社会。那因为不能去服务。不能去帮助商业社会。存在的种种的问题。

那反过来商业社会里头的有些人影响到庙里面来。实际上面这也都是两种力量的互相的影响的问题。如果佛教界。宗教界。自己的这种力量比较强。善的力量比较强。那慢慢也能够把这种力量释放到社会去。那么也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如果自己的主体意识不明显。自己的自身建设搞不上去。没有自己的团队。没有自己的事业。不知不觉就会被社会边缘化了地乃至成为社会和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落后者。

解说:关于佛教与社会的关系。多数的星云大师就一直身体力行。佛光山“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佛教也可以如此的现代化。可以此的融入世俗生活。

王鲁湘:佛教本来应该是净化社会的一种力量。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很有用的一种力量。就是我们现在这一方面应该说。它的力量发挥的还不够。人间佛教这样一个一百多年来。我们中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们。确立的这样一个理念。其实现在还贯彻落实不是很好。

学诚法师:是有这样子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佛教界。一个方面要在思想建设方面。首先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像过去那种的想法说。出家之后我们可以什么事情不管了。可以什么事情不做了。那么这种的想法跟现代的社会显然是不能符合的。反过来说。我们出家之后。应该要多做事。多做对社会为国家有利的事。这个是成佛的资粮。成佛不可缺少的条件。

王鲁湘:面对当今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经受考验的不止是佛教。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说全人类都在经历着一场信息爆炸和物质膨胀的变革。同时。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人们的观念。思想。也正在发生着空前的转变。学诚法师常说。佛教的未来靠大家一起来承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因为利他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09/11073518605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人无虔诚之心 烧再多香对佛祖都算污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867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