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大师南怀瑾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南怀瑾」国学大师南怀瑾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国学大师南怀瑾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华
记者30日试图联络太湖大学堂。但该机构未对此作出回应。此前。有关南怀瑾病危的消息已经传出。9月20日。太湖大学堂官网发布消息称。南怀瑾正在禅定。这也是目前官网上的最新消息。
南怀瑾。一九一八年出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曾经与大师有过交往的几位友人及弟子的描述。来回顾大师传奇
学界对南怀瑾先生的评价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可他给自己的评语却是:“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
尽管他说自己“一辈子没有一张文凭。没有一个好的学位”。但他却精研国学。对儒
台湾的国学大师叶蔓就说。当年跟着南怀瑾先生学习。常常会因先生简短的一句话。甚至是几个字。便如醍醐灌顶般顿悟。
叶蔓:有一天他把我叫到一边。问我学佛学得怎么样?可是我觉得佛对我不实用。先生说那你
南怀瑾先生常常是一袭深蓝色的棉布长袍。翻出3寸宽的白色袖口。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他的学生总也难忘。吃饭时。南怀瑾先生只吃极少量的蔬菜和米粥。但总愿意坐在学生跟前。一脸微笑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看起来慈祥得就如邻家的老爷爷。但有时他对学生又常常会恨铁不成钢似的一脸严厉。在我们找到的一段资料中。就听到了先生对学生的一番苦心教导。
南怀瑾:有人说佛学是浩如烟海。那么渊博、高深。这句话也害了大家。像海那么深如烟那么渺茫。于是像你们这些人就不学习了。何必去游那个泳呢?你们一定要学习学习啊。多学中国字。
在弟子张耀武的眼里。南怀瑾先生看似严厉。但讲起话来常常诙谐幽默。某次讲座因为因为有外国客人也要听就需要一段段翻译。南先生笑眯眯地对外国友人说:“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不过。对不起。你们都老了。来不及学了。”台下笑成一团。
南怀瑾先生1918年出生在浙江乐清。他评价自己。就是一个“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南怀瑾先生也曾有过一段格外艰难的岁月。做船运生意却因货船失火。投资血本无归。连住的地方都成了问题。一家六口的生活要靠朋友接济才得以继续。可就是在那段日子。南怀瑾一手抱啼哭的婴儿。一手拿笔。在鱼市的那间小黑屋子里写出了他的第一部著作《禅海蠢测》。所用的纸张。就是鱼贩用来包肉的透着腥味的纸。
再后来。他“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广泛追捧。1990年。《论语别裁》在大陆出版。几年间发行就过百万。堪称神话。先生生前曾让人惊叹的一件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筹资兴建了金温铁路。并在1998年通车。在南怀瑾先生看来。这件难事最终得以成功。源于四大因素的机缘结合。
南老师说。他这个人就是整个社会的。天下的儿女就是他的儿女。所以为了报答他的家乡。他90年代建了我们中国第一条非公有的一条铁路_金温铁路。他靠四个理念——共产主义的理想。资本主义的资本。社会主义的制度。中国文化的精神。
1949年南怀瑾先生离家去了台湾。离开家乡的岁月里。南怀瑾先生曾一次次感叹。自己是“几回好梦至家乡”。他在心里无比热切地盼望着两岸一家亲。
南怀瑾先生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大师用95年的修行为世人留下的。是岁月也无法消融的宝藏。(文:冯会玲)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2/10/115918187034.html
以上是关于「南怀瑾」国学大师南怀瑾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南怀瑾」国学大师南怀瑾传奇人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