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点灯敬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点灯敬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点灯敬佛
2013年1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仅要全家团圆。也意味着农历新年才算真正的过完了。在我们举家团圆吃着甜美的元宵时不仅产生疑问。这元宵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
传灯的意义
很多人都听说过“传灯”这个词。尤其是在佛教当中。《景德传灯录》《东域传灯录》《延宝传灯录》《传灯法师列传》《天圣广灯录》《靖
《般若经》中说:“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这是佛经当中记载关于传灯的最初概念。即把佛法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传法于他人。如同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故名传灯。法能破暗。如灯能照明。将法传下去。如同把解脱的光明传给弟子。以譬喻命名为传灯。
《维摩经》中说:“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这是说传灯的作用。能使佛法永不停止。且发扬光大。普及到任何一个地方。所谓法轮
因为佛法犹如明灯。能照破世间黑暗。所以把传法称为传灯。《大智度论》中说:“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可见。传灯能使佛陀的法脉展转相传而不绝。代表佛法延续不断、永不穷尽。
先前。历代传承上师、祖师大德们。以他们的慈悲和智慧。给我们传来了解脱的希望;如今。我们也同样以我们的真心和力量。把解脱的种子传向世人。让佛法给大家带来无限光明、无限温暖、无限祥和、无限美满。这就是传灯。
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破暗为明;佛法。是让菩萨们牺牲自己。利益众生。以佛智慧破除众生的愚痴暗障。
传灯法会。就是把这种象征具体化。以实质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手捧莲花座灯。相互传递。将光明传向四方;象征将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光明传遍十方。具有代代薪传的意义。
尤其在末法时期。众生根性更加愚钝。恶业更加深重。人们在贪、嗔、痴三毒的指引下。难得片刻安宁。只有佛灯的光明。才能照破迷惑颠倒的我执。开发我们的智慧。坚定我们的胜解。有灯光的地方。诸佛菩萨慈光自然摄照。我们应当观想灯火如须弥山高。灯身如大海广阔。其光所照之处。众生见者。烦恼和痛苦全部消除;身体健康、智慧增长。如法所求悉皆获得。
传灯的功德
《施灯功德经》中说:“燃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业报差别经》中说:“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大暗。六者得智慧明。七者不堕黑暗。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传灯的功德不是凡夫所能臆测。这是诸佛以方便勉强宣说。传灯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2/00385221198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点灯敬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点灯敬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