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事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以医理谈“法海事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海事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以医理谈“法海事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以医理谈“法海事件”
凤凰佛教编者按:“法海事件”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以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成为当今国人文化自觉意识苏醒的象征之一。在数千万网友的热议中。也有些网友表现出对文化觉醒的困惑或冷漠。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特此撰文。以医理谈“法海事件”。本文作者认为:无论是治病还是救人、无论是治身还是治事。用来面对和解决问题的道理。总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期大众对“法海事件”的全民热议。汇聚成一场关于“文化自觉”的大讨论。数千万网友从多个角度对“法海事件”进行解析。引发了来自全社会的道德大反思。这些值得珍惜的民意。使“法海事件”成为时下佛教界乃至大众舆论界最为聚焦的话题之一。
本来。讨论之所及。都是易懂的公理。是人们再好也不过的反思和学习机会。然而。仍旧有人选择性地“听不懂、听不进”。实在是“病得不轻”。
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试着以更容易理解的中医方法。从两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略摘少许相关医论。为“听不懂、听不进”的诸君把把脉、看看病。范仲淹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孙思邈《千金要方·诊候》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们相信。无论是治病还是救人、无论是治身还是治事。用来面对和解决问题的道理。总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一、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这是中医经典名句。强调了人体自身状态在抵御外邪中的重要性。
中医学体系中。对病因病机的论述分三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包含从饮食劳逸、六淫七情到疠气(传染、流行病)、虫兽、金刃等多方面致病因素。
这些因素中。怯外邪的主动防御能力。显示内在正气的成熟程度;万不可被动放弃防范。而等待外邪“停止相侵”以后。坐待正气随之成熟。坐待的结果。是“病入膏肓”。这个道理在今天来看。十分有利于认识“法海事件”。
在面对亵渎佛教的
若正气太过脆弱。自也无力抗争。
唯独在内力渐充的成长阶段。“辟邪”的主动性才会产生。“法海事件”发生在佛教正走向成熟的阶段。此时正气内充。足够资以辟除外邪而对亵渎者高调说“不”。若非正能量内凝。如何辟得了邪?
而且。也正因为论争。正气愈发凝满。外在强邪亦难相侵。这就是“邪不可干”在“法海事件”中的现实解读。
在这里。“无需论争”的论调。是不合时宜的;而“佛教与文化被亵渎。只应反察自身”的论调。则更是“不识时务”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裹挟奴性的愚昧和无知。《法海你
因此。“辟邪”重于“显正”。是“邪不可干”所必需的重要保障!
二、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素问》)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作为一句十分流行养生箴言。意思是清净淡泊的生活对健康大有好处。然而笔者发现。其中“虚无恬淡”的作用和“正气存内”一样。
道理很简单。若不知“刮大风要避免出门。下大雨应该打伞”这样的常识。何谈恬淡虚无的养生道理!同样。面对亵渎者的恶意伤害。若非以绝境当前勇决正邪的气概及时出手。去辟邪隐恶努力抗争。拿什么来谈“内圣外王”?
面对肆虐的谣言与无端的恶搞。若没有人去坚决辟谣而大力澄清事实。“法海事件”所摄的中华文化将绝难自觉?面对“高调行恶”。如果压抑正义“造作”淡定。不光将对文化自身造成巨大损害。甚至。这沉默的“好人”。将去成为邪恶的同盟!
三、拔刺雪污。解结决闭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一名庸医。面对沉疴痼疾。由于束手无策或胆小怕事。便以“病了这么久就不能治了”来开脱责任。这在两千年前就为人所不齿了。
那么何为良医?下文中有一段描述:
“夫善用针。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黄帝内经》中早已告诉后人。再久、再重的病都有治疗的方法。“病能治、有方法”。这。才是医生!就如法师所言。“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法海事件”中。当人对于法海禅师的“无聊改造”借口“古已有之”。其实古人何尝如此无聊。他们的口实只是“错误既然犯了这么久。已经没有了改正的必要”。这种“拿捏历史误读之虚,而务当下调侃戏谑之实”的开脱之辞。遭遇了“戏谑不是从这里开始。但要在这里结束”斩钉截铁般的果决所痛呵!
为何法师学者都如此痛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虽要标本兼治。亦不妨从治标开始。医之所言。也正是事理之所在。
其实。熟为“良医救病”。熟为“庸医杀人”。高下立判。何须多言?
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伤寒论原序》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
贪盈逐物。不顾自身安危的人。在张仲景的东汉时期已经很普遍了。面对世人对健康与权贵的颠倒追求。“医圣”发出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的感慨。
皮与毛。显然是谈“内里”与“外物”的关系。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个别艺人和不良媒体联合打造新异的刺激。不断突破娱乐底线。给人们烦恼的心火上浇油。如此下去。日渐萎靡错乱的精神“内里”。如何承载日见繁盛的物化文明?
在物化文明的催生下。近代西方发生了两场世界大战。人们反思了西方物化文明的无奈。寻找西方未来的眼光投注到了中华文明上。亟待将“文化输出”。作为与“文化拿来”相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方式的时代中国。却出现了“法海事件”如此残暴蚕食传统文化、亵渎禅门宗师的“愚乐怪胎”。正是中华文明的悲哀!
于此紧要关头。法师、学者与广大有识之士。以对民族文化负责的深远悲怀。 “妙手握诊苍生命脉”。在复兴的华夏文明反遭恶性损毁之际。不求一隅偏安。发出强音。为亵渎之行拔刺。替古圣文明雪污。实乃功载当代。利泽千秋!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法海事件”中无端亵渎一代宗师的行为。拔文化之根。毁信仰之本。长此以往。未来大众人文之所本。将赖何以图存?医理原同事理。拔
----------------------------------------------------------------------------------------------------------
扩展阅读
法海事件始末
更多法海事件相关文章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3/104859218518.html
以上是关于「法海事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以医理谈“法海事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海事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以医理谈“法海事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