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陆中俊:驳芃如旧搭建建设性共识平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兴教寺」陆中俊:驳芃如旧搭建建设性共识平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陆中俊:驳芃如旧搭建建设性共识平台
核心提示:2013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第12 版“争鸣”栏目发表了署名为芃如旧的文章《搭建建设性共识的平台》(以下简称“芃如旧平台”)。芃如旧认为:“兴教寺事件中反对拆迁申遗的一方偏离了事实和逻辑。而实施申遗拆迁的一方则维护了法律尊严的应有之义。” 为此。哲学博士陆中俊针对“芃如旧平台”撰文。逐条辩驳。以正视听。
是非曲直。天理昭彰!
一个多月来。有关兴教寺强拆事件的孰是孰非。有良知、有常识者早已明辨。当地政府心虚之贼态更是昭然若揭。成了过街老鼠。然5月30日将近。兴教寺安危迫在眉睫。四方民众大声疾呼之时。依然有弃民族文化、大众利益于不顾者。撰《搭建建设性共识的平台》一文(刊载于2013年05月11日《光明日报》第12 版“争鸣”栏目)。极尽狡辩。维护奸商。开脱恶政。泼污贤良。混淆舆情。助纣为孽。笔者为护兴教寺故。为护佛法故。为护民族文化故。为护众生慧命故。对此文逐条辩驳。以正视听!
文物砖家附体。口径如出一辙
“芃如旧平台”原文:经过一段时间各级文物部门的澄清和大众媒体的梳理。大约公众已经得知以下信息:“师傅”本无恙。所谓“拆迁”。计划拆除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违法建筑;从文物部门公布的整治计划图上可直观:
若以芃如旧自居的“客观公正”来看。缘何只提文物部门。而丝毫不提僧团及教界的信息?其口径与此前的文物部门显然如出一辙。莫非“砖家”附体?
原文以偏盖全。以点盖面。以上信息最初来自文物部门。其目的是为拆庙驱僧找借口。其真实性早已被学者、僧人、大众和媒体质疑、驳斥。且媒体对兴教寺事件的挖掘早已纵深。各路信息铺天盖地。对此芃如旧却只字不提。如此故意“此处省略xx字”。则是别有用心。但要提醒芃如旧的是。兴教寺事件一月有余。想拉到最初状态来混淆民众认知。那是痴心妄想。
“驱僧夺寺”的野心不可辩护
“芃如旧平台”原文:最首要的是不偏离事实和逻辑。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暂时搁置价值取向的异同。通过不断地回顾事实。厘清逻辑。不少观点
芃如旧张口闭口要寻“事实”。但论证中一路隐藏和歪曲
一、文物、宗教合一的怪胎政府机构和专门进行“内部操作”的西安当地遗产保护组织和人员架构。
二、西安当地XX系对法门寺进行商业糟蹋的前科。及其与兴教寺等佛教四大祖庭、八大寺院相关的商业开发计划和巨额资金预算。
三、有关部门三番五次变更的拆迁借口。都直指“驱僧离寺”的目的。
四、文物专家一路偷换概念、指鹿为马的态度和对僧人的污蔑。
五、文物部门历来霸占寺院的丑恶前科。
六、对寺院僧人施行高压。强夺僧人自主决定权、话语权和申遗退出权。操控媒体。强删揭露文章。对寺院断电、断网、断电话。推平寺院门口田地启建停车场。
以上信息。皆有文章详细分析。证据确凿。条条都是有力说明。(参看《兴教寺僧团命运猜想佛教尊严能谈判吗?》、《长安名片、千古奇闻:“佛教四祖庭八大寺为经济抓手”》、《 申遗引发的西安事变这次囚了玄奘大师》)
且芃如旧以“峨眉山、青城山等申请世遗成功后香火旺盛”为由来证明兴教寺申遗不会驱僧夺寺本身逻辑不清。“驱僧夺寺”的理由笔者已列。没有任何一条是由合理合法未变味的“申遗”本身推出。芃如旧这是偷换概念。因此。芃如旧假设的“申遗必定会驱僧离寺的结论”不成立。因为结论不成立。所以用作论据的峨眉、青城二山案例毫无意义。
可见不顾事实、逻辑不清的正是芃如旧本人。
偷换概念。制造驱僧新借口
“芃如旧平台”原文:有观点从僧团生活需求可能无法完全保障角度。来反对拆除违法建筑。笔者认为从常识角度仔细推敲。所谓“生活需求”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值得怀疑。经询西安市宗教局。兴教寺目前驻寺合法登记的佛教教职人员仅为29人。29人的生活需求是否真的已经超出兴教寺原有几千平方米建筑的容纳能力?
芃如旧所说“生活需求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值得怀疑”也是偷换概念、强词夺理。且缺乏基本常识。
首先。芃如旧把“僧人生活基本所需的斋堂、寮房(也就是基本生活功能用房)”偷换概念为“建筑面积”。请问:拆了吃住场所。这不是影响基本“生活需求”还是什么?!
其次。佛教寺院除了为登记在册的常住僧人提供生活修行场所外。还允许其他出家人及信众挂单。这是佛教千年的规矩和习惯。没人任何规定不允许非在册宗教人员在寺院生活修行。
再者。寺院是合法宗教活动场所而非仅仅是宿舍。宗教生活不是只有吃喝拉撒。僧众住寺不仅为个人修行。更是为了弘法和满足信众宗教信仰需求。这也是基本宗教常识。
看来。芃如旧想利用大众宗教常识的漏洞制造新的“驱僧”借口。居心叵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灭火
“芃如旧平台”原文:“坚决抵制一切以宗教场所为敛财工具的短视行径”、“以破坏遗产方式申遗。实属讽刺”。这类诉诸意志的观点。很煽情。心中的天然正义感让人不由地涌起响应号召的冲动。但细推敲。其逻辑前提是已经断定:申遗整治即等同于以宗教场所为敛财工具的短视行为。兴教寺整治即是破坏遗产。这类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未经证明的。并非“显然如此”的可能性猜想。建立在猜想基础上的批判。其逻辑的跳跃是可疑的。使争论偏离了事实本身。确切地说是停留在“莫须有”的心理层面上了。
芃如旧用“诉诸意志”、“煽情”之类词汇为佛教界及
面临寺院强拆、信仰受胁。佛教界站在自身立场表达意志理所当然。有何不妥?
政府如此欺负佛教。人们当然会群情激奋。心中正义感此时不表达何时表达?
芃如旧这又是典型的“欺负人还要摁住人”霸权逻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灭火。居然还是以“搁置价值取向”为由!但凡是个活生生的人。谁没有情感。谁没有价值取向?芃如旧既然客观公正。何必对大众反对拆迁的声音如此不能容忍?这又是一个“管不好自己专管别人”的主。
另外。政府部门拆寺驱僧的不可告人之心已有各种证据表明。绝非建立在猜想基础上的批判。这不是事实又是什么?难道一定要等寺院被拆了。才叫“事实”吗?
芃如旧不停地在文中制造“莫须有”的判定。这才是真正可疑的!
跌破底线的是文物部门
“芃如旧平台”原文:最重要的是坚守法律底线……1982年颁布及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均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程建设。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的重大价值。为了谨慎起见。特殊情况需要在其范围内建设。必须经国家最高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宗教管理条例》也规定。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应当征得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此次“申遗”要整治的对象正是未经任何文物部门或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同意的违法建筑。况且。此前西安市文物部门停止违建行为的诉讼主张。已经获得法院判决支持。
要谈法律。《正本清源赵朴初谈寺观的属性、职能和归属》一文深刻说明了问题。文物部门以所谓“国保单位”等理由违法霸占寺院。前科累累。此处不用详述。但还是要简要申明几点:
一、兴教寺是国家首批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其宗教活动场所属性只有国务院有权变更;
二、兴教寺属文保单位。而非文物部门管理单位。兴教寺寺产的使用权归僧团。宗教相关法规条例和《文物保护法》都有规定。文物部门无权插手;
三、关于“违建”。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行政部门设计的“请君入瓮”。给寺院下套。且长安区宗教局和文物局是地方特色。“一局分饰两角”。整寺院、整僧人一手遮天。黑幕重重。所谓“文物”、“违建”定义全是一家说了算。根本不顾法律。(参看《强拆事件思考佛寺建筑“违章”谁之过?》、《玄奘塔下的亲历一位兴教寺僧人的思考》)
文物部门是践踏法律底线、钻法律漏洞来破坏宗教信仰自由的罪魁祸首。芃如旧还在这里谈什么法律底线。真是唯恐天下人不知其无底线。
罔谈共识平台。实是恶意栽脏
“芃如旧平台”原文:兴教寺事件本可以成为通过充分、公开辩论。逐步达成建设性共识的平台。但遗憾地是。看到的大多是:“没有文化内涵的申遗还有什么用呢”、“佛教尊严能谈判吗”、“坚拒异化‘圣物’为‘文物’”等这样带着“你死我活”架势、缺乏克制、情绪充沛的标签战。一些名人也被发动简单加入。标签战的后果很可能是理性离场、公权力转入幕后粗放处理。我们能否尽量以克制、谨慎的态度展开公开辩论和探讨。让文化遗产保护议题走得更深入一点?
人人都看到。“有关部门”一手遮天。封锁僧团意见。包揽所有“官方回应”。他们为了谋私利。根本不可能公正公开。芃如旧却在这谈什么“充分公开”。不停装“遗憾”。好像兴教寺事件都是为保护寺院而撰写时评的正义人士一手造成的。既然你想达成建设性共识。首先去找当地“有关部门”。凭什么向护法者质问?
而文中所举时评标题并无任何情绪失控、你死我活的架势。芃如旧这是要吓唬谁?就算真的是“你死我活”。那也是被逼无奈。芃如旧不找施害人问责。却怪受害人不够斯文?这和“你被人强奸是因为你长得美”的逻辑毫无二致。看来所谓“你死我活”除了可用于严正抗议。还正适用于芃如旧这样的流氓逻辑。
政府部门要霸占寺院。你却要寺院克制。坐等灭顶之灾;兴教寺事件本来就是公权力暗箱操作的结果。你却怪是网友大众缺乏理性造成。还扣“标签战”的帽子;“让文化遗产保护议题走得更深入一点”。那就是转移大众注意力更久一点。给他们进一步侵占寺院预留空间。芃如旧看似客观商讨的文字里。却透出阵阵恶意栽脏的狡诈气息。
兴教寺事件必是一道是非判断题
“芃如旧平台”原文:兴教寺事件里面。除判断题和是非选择题外。更有一道道需要解答的问答题!
本文要告诉芃如旧。兴教寺事件。必定是一道是非判断题。事关道德人心、文化信仰之底线。此时不判。更待何时?芃如旧妄图用需要纠缠于细节的“问答题”来搁置基本的立场判断。混淆视听。转移注意力。这万万不可能。因为。大众不会买账!
由上分析可见。《搭建建设性共识的平台》一文是不顾事实、运用强盗逻辑颠倒黑白的典型之作。其无赖程度比起陈、郭等专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制造出这篇文章的。地球人都知道背后的真正主笔是谁。奉劝芃如旧们。不管你们的文章是“如旧”。还是“如新”。字里行间透着的那股子强权嚣张是无法掩饰的。不要再试探网友的智商和辨识力了。还是省些力气给自己积点德。少背点千古骂名吧。
------------------------------------------------------------------
更多兴教寺事件相关文章
------------------------------------------------------------------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5/151201235991.html
以上是关于「兴教寺」陆中俊:驳芃如旧搭建建设性共识平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兴教寺」陆中俊:驳芃如旧搭建建设性共识平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