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辉法师:佛教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圣辉法师:佛教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圣辉法师:佛教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导读: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理所当然也是中国佛教徒的梦。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强则教兴。国弱则教衰。这已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今天。佛教仍然是中国五大宗教中的第一大宗教。全国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有1亿多佛教徒。佛教徒作为中国的公民。理所当然地要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中国梦”学习研讨会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第一次将“中国梦”提到了国家政治的高
一、中国梦也是佛教的梦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理所当然也是中国佛教徒的梦。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强则教兴。国弱则教衰。这已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今天。佛教仍然是中国五大宗教中的第一大宗教。全国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有1亿多佛教徒。他们分布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中。是国家建设、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佛教徒作为中国的公民。理所当然地要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国家强大了。佛教才能更好的发展。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感恩今天的好时代。国运昌隆。盛世明时。当下正是佛教事业发展的“殊胜因缘”。时代需要我们佛教界有所作为。我们佛教界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要实现中国梦。不是靠空谈。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有梦想的人。得把眼前的事情脚踏实地的做好。做好什么。定位很重要。我们佛教界要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善事。围绕慈善、教育、环境保护、人心净化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功德。
二、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特别是道风建设是佛教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佛教要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寺院的道风建设和佛教四众弟子的形象塑造至关重要。没有道风的佛教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佛教的宗旨是为了普度众生。如果出家人不讲修行。不讲持戒。不去与人为善做好事。就不可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感召力和亲和力。也就没有资格普度众生。
近年来。个别地方的佛教寺院发生过不如法的事情。被媒体曝光。在社会上产生了“乱象丛生”的感觉。为佛教的正面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来。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们可能习以为常了。但在佛教界就不一样。因为人们对佛教界的期望值会更高。
我们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讲话》精神后。结合我们佛教界在自身建设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涌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暗流。佛教界也深受冲击。部分出家众忘记了自己的本分。随波逐流。腐化堕落。严重世俗化。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这种腐败邪恶的风气严重侵蚀了我们佛教的肌体。极大地损害了我们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蔓延。势必葬送我们佛教的事业。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赵朴老早在二十多年前。在《中国佛教四十年》的总结报告中就提出了佛教“五个建设”的思想。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朴老的思想是有远见的。我们今天必须继续强调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还要继续强调“以法为师”、“以戒为师”。佛经云:“毗尼住世。则佛法住世。”戒律作为约束僧众身心的准则。是佛教的根本。是佛教的命脉所在。必须时刻牢记。常抓不懈。无规矩则不成方圆。我们认为。当前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六个字:“僧是僧。庙是庙。”不能走样。不能打折扣。倒退成“僧像僧。庙像庙”。僧人必须坚持持戒、修行、具足威仪。必须讲人格、僧格、国格。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人师。而不能成为人所非议的“假和尚”、“附佛骗子”;寺庙必须清净庄严。缁素归心。成为大众向往的精神净土。而不能变成商业谋利的工具和是非混淆的“名利场”。佛教界必须保持清净庄严。而不能成为世俗社会的“唐僧肉”。因此。培养合格的僧才和建设如法如律的道场。始终是佛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只有把这个根本任务落实了。做好了。佛教才会实现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对于佛教的自身建设。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佛教界必须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忧患意识。必须下大力气抓道风建设。所以省佛协六代会后。将深入贯彻国宗局开展以教风年为主题、促进和谐寺观建设的精神。将对个别存在自身建设不足的地方和个别寺院。派出教务指导小组。帮助个别地方和个别寺院加强道风建设。也只有这样。佛教才会具足弘法利生的资粮。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梦”。
三、慈悲济世是佛教实现“中国梦”的本怀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如果不根植于现实。不适应时代潮流。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它就没有生命力。佛教也不例外。佛陀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枯。”我们要继承如来家业。发展中国的佛教事业。一不能脱离时代。二不能脱离国家。三不能脱离人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中国佛教自古以来。就以“大乘”为旗帜。主张自利利他。普度众生。慈悲济世。禅宗六祖慧能有一句开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法与世间法本来就是相即不离的。近代太虚大师针对明清时期远离社会、只讲鬼神的佛教的弊端。倡导“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人间佛教”。新中国成立后。在进行 “人间佛教”的实践中。我们已故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将其慨括为一种思想、三个优良传统。这就是赵朴初居士在纪念中国佛协成立三十周年的报告中指出的: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佛教应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从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人间净土;要提倡中国佛教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开展国际佛教友好交往这三大优良传统。赵会长提出的一种思想、三个传统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已经成为现当代广大中国佛教徒的共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当下我们所处的“人间”。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缘中。我们佛教应该努力奉行“人间佛教”的思想、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体现“六和敬”精神。真正发挥我们佛教最大的人间关怀。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也是慈悲的宗教。佛教的殊胜。就在于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心灵的清净。人类处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科技发达。物质文明成就卓著。但人类的心灵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贪、嗔、痴仍然是困扰现代人的根本烦恼。精神空虚与道德滑坡相伴而行。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横行、食品安全堪忧、不讲信用、腐败丛生、人情冷漠。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佛教的任务。就是要用开发人性的真善美。引导社会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净化人心。提升道德。让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养成和乐敬爱的美德。开创“人心向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气象。
湖南是一个佛教大省。这些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湖南佛教界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好事、善事。我们举办了多年的“佛教慈善万里行”。为全国和湖南的贫困、受灾人群送温暖、献爱心。发展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我们相继举办“王船山与佛教的因缘”、“走江湖、拜祖庭、弘文化、促和谐”、“佛慈、祖德、茶道、祈福——和谐之路同心同行”、“梵韵昭山。佛佑神州——湖南佛教音乐会”等大型文化学术活动。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我们提倡“日行一善学雷锋”。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雷锋精神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rdquo
“千载胜缘逢盛世。好将佛事助文治”。时代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开拓进取。需要我们无私奉献。行在当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为发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以戒为师。而学修并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成“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为开创中国佛教发展的新局面而精进努力。(文/圣辉大和尚)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5/12595023677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圣辉法师:佛教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圣辉法师:佛教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