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已取得部分成果。近日。记者就佛学集成的编纂情况采访了相关学者。
现代汉语佛教研究的新“论藏”
“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项目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和南京大学图书馆两家单位共同牵头。并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等数十家单位协同攻关。该项目既要广泛搜集百年来海内外汉语佛学研究的成果。又要对这些成果进行学术鉴别。通过精心筛选、分类、整理和编辑。分别编出目录索引、论文集成、名著精选、论著提要和电子数据库等。以全面展示并总结百
该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介绍。截至2013年5月。经过对搜集到的数万种期刊、近200万条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辨认筛选。从中已整理出有效论文目录65000条、著作目录7000条。汇编的《百年佛学研究论文分类总目》和《百年佛学研究著作分类总目》两册(含题名索引、刊名索引、作者索引等)将于今年底作为阶段性成果交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此基础上。将依照目录尽可能多地搜集论文和著作全文。并通过专家研讨。确定精华文献的选择标准。在分专题精读、精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选编内容。至2015年底。将全部完成“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系列丛书总计150—200册的编纂和出版。
该系列丛书将包括三部分:一是百年佛学研究论文分类总目和著作分类总目。二是论文精选分类汇编。拟按佛教史、佛教宗派思想、三教关系、佛教文学(包括语言等)、佛教艺术、佛教考古等专题。精选百年来相关领域有代表性、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分类汇编。三是著作精选。拟精选50部左右具有典范意义的学术专著。课题组成员、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维中表示。考虑到项目阶段性成果的需要和学术效应的可持续性。课题组计划在完成总目的编纂后。先行选择一些成熟的主题(例如禅与唯识)出版。
课题组成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白欲晓告诉记者。项目开展以来。课题组注重把研究工作的开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的编纂为平台。努力在南京大学建成一个国际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中国佛学研究汉语文献资料中心”。同时将进一步展开有关百年佛学研究的专题研究。使本课题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和延伸。目前课题组已完成网站可检索的全文数据
促进中国百年佛学的深入研究
“与注重经论疏解和史传描述的传统佛学不同。百年佛学的研究注重发掘传统佛教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因素。”洪修平告诉记者。百年佛学引入了现代史学、哲学、文献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以汤用彤、吕澄、印顺等为代表的佛教史研究。以禅宗文献为基础考证和整理敦煌佛教文献。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和西方宗教学理论研究佛教等。百年佛学研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标本。
“这一研究不但可以使我们拥有一部现代佛学研
由于新世纪中国佛学研究的开展。在历史和文化的逻辑上仍需面对百年佛学研究曾面对的问题。“项目对于百年佛学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将起到实际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认为。今后的佛学研究一定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对未来佛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杜继文表示。“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既可以充分展示近百年来佛学研究的发展与社会嬗变的紧密联系。又可以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近代佛学大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说:“近现代佛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一项目。不仅可以系统整理和总结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且对于进一步探索我们自己的宗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认为。这一项目不仅可为高等院校和佛教院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内容全面的教材和丰富的文献资源。还可以向国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一环的佛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推动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专家认为。“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的编纂。既可以成为联系和团结两岸四地佛教和佛学研究界的纽带。也可以成为凝聚世界华人关于中国文化共识的载体。课题组成员、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新毅表示。该项目可以扩大中国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引发真正的交流和对话。促进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世界佛学研究的进步。
中国百
洪修平提出。“中国佛教文化是世界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佛学研究也是世界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加上现代意义上的佛学研究受到西方佛学研究范式的主导。中国现代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价值意义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认识。”中国佛教的现代研究是古老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互动的具体范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洪修平补充说。“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将彻底改变佛教研究缺乏中国现代佛学成果完整文献索引和精华文献汇编的局面。成为佛学研究者必不可少的“现代佛教论藏”。 (文:吴楠)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7/11201226961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