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楼宇烈教授指出净慧长老倡导的“生活禅”理念契理契机。极其有意义。用现代人最兴往、最明白易懂的语言阐述。让大众更好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他并认为净慧长老在“生活禅”中提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宗旨。是对修行者的一个极好的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原所长黄心川先生回顾了与净慧长老交往的点滴。并表示净慧长老在佛教修行、佛教知识、人文关系等诸多方面给了其很多帮助。令他印象深刻
方立天教授分一个特定时代造就的佛教历史人物、一生的杰出贡献、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三方面全面评价了净慧长老的业绩、贡献和地位;他在讲话中对净慧长老在弘扬佛法、佛教文化建设、佛教寺院建设、佛教僧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做了总结;并就净慧长老作为“生活禅&
杨曾文教授从从事佛教教务、寺院恢复和发展、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参加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发扬人间佛教适应时代和贴近众生的精神、创立“生活禅”;实践在弘法中利生、在利生中弘法及继承中国佛教重佛学文化研究的优良传统四方面强调了净慧长老的贡献
明海法师在致辞中深切感念师父的教育之恩
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教授主持研讨会
合影留念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2013年9月12日。由北京大学宗教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会议厅举行。来自海内外四十余位佛教学者共同研讨了净慧长老的佛学思想以及当代佛教的新面貌。为我国佛教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净慧长老。于2013年4月圆寂。净慧长老所倡导的“生活禅”是中国传统佛教最成功的现代转型之一。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学界代表。大多是与净慧长老有过交往的佛教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原所长黄心川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先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原主任杨曾文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深情缅怀净慧长老与他们的交往。回忆净慧长老在改革开放时期为创办佛教刊物、恢复佛教祖庭所作的艰辛努力。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系友。出家以后跟随净慧长老修行。他在致辞中深切感念师父的教育之恩。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享年81岁。1951年。净慧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得赐法名:承续临济宗为第四十四世。净慧本宗;承续曹洞宗为第四十八世。净慧复性;承续沩仰宗为第九世。净慧宣道;承续法眼宗为第九世。净慧本性;承续云门宗为第十三世。净慧妙宗。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入深造。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佛学研究生。长老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对佛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在赵朴初居士和正果法师的关怀下。长老于1979年初得以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一职。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事理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长老被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1987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务理事。1988年。净慧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在第一届河北省佛代会上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89年。创办《禅》刊。并主编《禅宗灯录大全》。199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住持柏林禅寺期间。长老大力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20届。在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98年。长老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退居之后。长老又以年逾古稀之躯。应本焕净慧长老之邀请。接管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为重振东山法门。长老殚精竭力。整顿道风。恢复丛林传统。除了继续做好本老所创办的《正觉》杂志的同时。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禅文化夏令营”。创办了双峰讲堂。与柏林禅寺遥相呼应。纵观长老一生。净慧净慧长老在道风建设、复兴祖庭、整理经典、人才培养、弘化利生、慈善救济等方面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一、在道风建设方面。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在此基础上。长老又针对当时各地僧团建设当中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现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的口号。二、在僧才培养方面。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长老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四、为信众宣讲佛法、提供修行服务,长老认为“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是寺院建设的根本理念。即便是在承担修复寺院的繁重任务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为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9/12320328506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