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6 00: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

在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美术亦随之在中国发展。《后汉书》卷八十八说:“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晋袁宏《后汉纪》的记载与此略同;又《佛祖统纪》等书也记其事。传蔡愔于明帝永平初遣赴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一说永平九年)。偕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当时以白马驮经及白毡裹释迦立像。因在洛阳城西雍关外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乘万骑三匝绕塔图。《魏书·释老志》说:“自洛中构白马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又说:“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这是中国最初自作的佛教画。可惜已随古建筑而毁灭了。据此则造像、画佛、造塔的图样。最初都是从印度传来的。

  关于印度的佛教美术。现遗存者。如第一期的佛陀迦耶。第二期的巴鲁特(Bhashat)、山奇(sanchi)都无佛像。只有佛座和佛的足迹。以表示佛的存在。到第三期的阿摩拉瓦提(Amaravati)雕刻了佛像与佛足迹。两者同时存在。到第四期

佛教新闻人物

的阿旃陀(Ajanta)、犍驮罗(Gandahza)有佛像而无佛足迹。并刻佛传。佛像有进一步的成就。犍驮罗为中国敦煌移民月氏人所建国都。取希腊所遗文化而光大之。故月氏佛教美术。独具特色。传入中土。首达西疆。今存者有拜城县克孜尔明屋壁画。绘有佛传及佛本生故事。库车县库末吐喇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等。皆沿丝绸之路。东来而至甘肃。有敦煌鸣沙山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安西榆林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广元石窟以及江南摄山石窟等。石窟之数。不可胜计。全国造像、碑、幢之类。历世残毁颇多。今所保存。亦为世界之冠。在公元一世纪时。月氏成立贵霜王朝。继续占领西南高附。东南罽宾。以及整个犍陀罗。地当丝绸之路商业要冲。财力雄厚。贸易常用金币。贵霜第三代迦腻色迦王。出于小月氏。其汉名的前面。有“真檀”二字(真檀与真陀。皆于阗之别名。月氏大部西迁。小部留于阗。迦腻色迦属于阗小月氏)。示其世系所出。其人雄才大略。利用佛教。向外扩张。当其与印王战。胜利媾和之时。曾向印王索取佛钵及辨才比丘。佛钵以示传法正统。辨才及高僧马鸣。用以号召四方。建塔立寺。第四次结集佛经。始刊之文字。佛教经像。传于中土。即自大月氏得来。而中国西部佛教艺术。亦以于阗、龟兹所保存者最多。敦煌、云冈。驰名世界。实有由来。自余朝鲜、日本等地。皆学于中国。可以不论。至印度所传佛教经像艺术。当公元九世纪后。为印度教人、回教人所毁。几于澌灭;赖中国所存经像。较为丰富。保持至今。

  中国在佛教艺术上的成就。无论造像、绘画和建塔等。都是在中国土地上发育成长的。它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在初期西来的道路上。如新疆的克孜尔明屋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虽曾受有西来影响。但同一题材。内容和表现的方法都不同。印度的佛教壁画在阿旃陀石窟中。表现不少娱乐场面。饮酒宴谈。神通游戏。菩萨人物装饰富艳。婉变多姿。色彩鲜明。即降魔变这样的题材。也布置得如同演剧的场景一样。使人并无畏怖之感。反之在敦煌北魏壁画中。画出了苦行的故事。如舍身饲虎、强盗挖目。人生如在地狱中。阴森可怖。大概在当时不断战斗屠杀的年代中。人民求生无计。得不到快乐的生活。统治者又借宗教来镇压人民。使其心灵上甘于服帖。在线条与色彩上。也是粗犷而强烈。看不出柔和与可亲的感情。这是当时以宗教为实用主义的工具在美术上的必然反映。

  但到隋唐统一时代。佛教美术就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这个趋势开始于隋唐以前。早在梁代。张僧繇善画佛像。独出心裁。创立了“张家样”。佛像的中国化。从他有了很好的发展。其子善果和儒童。也善画。并擅佛画。能传其业。善果

关于道教和佛教的新闻资讯

画悉达太子纳妃图。灵嘉寺塔样;儒童画释迦会图。宝积经变图。在南北朝的后期。张僧繇的影响很大。有不少学习他的画派。所谓“望其尘躅。有如周孔”。可见声望之隆。他用简练的笔墨。绘画佛像。《历代名画记》说他“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因材取之。今古独立。像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佛教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当隋以前。僧繇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者。

  其在北朝。北齐曹仲达佛画颇享盛名。曹氏来自中亚的曹国。带有西域的作风。在中原既久。画艺渐进于中国民族风格。创立了“曹家样”。为唐代盛行的四大样式之一。它的特点是衣服紧窄。大约与印度笈多朝的雕刻。有同样的作风。与吴道子结合了中国的传统风格所创立的“吴家样”并称;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对他们概括的评语。曹画虽失传。但看到鹿野苑所藏释迦立像。衣如湿沾体上。就可想见曹画。吴画衣带宽博。飘飘欲仙。在敦煌壁画中还可找到他的作风。

  隋唐代的

青海佛教新闻

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的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鲜丽。人物造型端庄华贵。男女的形貌。都非常映丽。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范。音乐弦管、胡旋、柘枝。都搬到佛前演奏。极乐世界也就是人间的世界。尽态极妍。较之阿旃陀壁画。尤或过之。佛前供养人像有诸王贵官。几与佛躯相等。这与其说是为佛教宣传。无宁说是为当时的上层社会。追求享乐。粉饰藻绘。期望在当前身后。都得到感观上的满足了。

  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第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盛唐的

佛教新闻 英文翻译

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前半);中唐的第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咸通六年——公元856年所写的莫高画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这些洞窟壁画。虽则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风。应该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相一致的。例如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王贵官。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应有共同的画法。为当时的规范。

  这些壁画的内容。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唐代佛画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烂。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唐代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宗。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药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

  在净土变相中。把极乐世界装饰得非常美丽。其中有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表现出无尽的美景。用富丽的物质现象。去描绘观想法门境界。其中表现了乐观美满的生活。表现了音乐舞蹈、香花美果等享受的欲望。与出世苦行禁欲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所绘的佛、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美丽与健康的化身。对于美和健康的赞赏。这和唐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爱好是完全一致的。唐代的佛画中。并且点缀着许多人间社会生活小景。由神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神与人融合为一片。乐观、明朗。富有情趣。这些佛画可以说与世俗的情感愿望相结合。因此它深入到一般民间社会中。滋生在群众的心灵中。佛教的宝殿。不单是礼拜的地方。也是娱乐游观的地方。它得到了民间的拥护。为此后开拓了广大的园地。在中国绘画中。也扩大了它的影响。

  佛教美术在雕塑方面。也有其伟大的创造。在佛教东来的通路上。经过新疆维族自治区时。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洞窟的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遗留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而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北磁县响堂山、河南巩县石窟寺、山东云门山、江苏连云港、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蔚为盛观。在江南的有摄山石窟像。在四川的广元石窟、大足石窟。以及巴中、通江等地石窟造像。分布既广。数目亦多。不能备举。乐山大佛。尤呈伟观。从北魏到隋唐时期。中国的雕塑艺术。在佛教方面。创造了很多伟大的工程。以上所记的各石窟中。亦以北魏隋唐时代的最为精美。其中云冈与龙门的石刻。可为代表。其他全国各寺院中的金铜造像、石刻造像碑、木雕、夹紵干漆造像。还不计其数。佛教对于中国的雕刻与彩塑艺术。留下很大的成绩。在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或受有外来影响。但与印度犍陀罗造像和签多造像。也各有不同的风格。至唐代而民族形式。愈深成熟。它的妙相庄严。表现了中国人的气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水平。在甘肃的敦煌与天水麦积山。由于石质

中国佛教新闻网2021

是砾岩。不便雕刻。匠心独造。改用彩塑。唐塑在莫窟中。焕发光彩。江南杨惠之。成为泥塑名家。自后宋元以来。各寺泥塑甚多。此种技法。也是中国佛教艺术所特有的。

  关于佛塔的建筑。中国与印度的窣堵波(saupa)殊不相似。印度的方坟、圆坟以藏佛骨。中国则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建造。遗存的占塔中。以重阁累积者为多。所谓塔势如涌出。则是一致的。中国佛塔。基层亦藏舍利。上层常用以藏经。且供登眺。唐玄奘所建大慈恩寺有大雁塔。闻当时亦备藏经。学士登临。题名志庆。塔影凌云。塔铃摇风。这在世界的高层建筑上。也是别有逸趣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10252832100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中国佛教美术的来源及其概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5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