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
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
默庵法师(1839~1902)。字真源。号上仁。晚号默庵。是近代南岳著名高僧。太虚大师赞其曰:“默庵法师乃湘僧近百年来最有学行者。尤善天台、慈恩宗义。慈恩宗义重光震旦。公与默庵法师为力亦多也。”亦有誉其为&l
法师系湖南衡阳人。生于清宣宗道光十九年。俗姓周。其父学儒。不幸早逝。法师幼年聪颖敏捷。读书一目数行。作文出类拔萃。行年十七。尝到衡阳雁峰寺求学。某日抄《金刚经》。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句。倏然有出世想。咸丰七年(1857)。母亲催促法师娶妻成家。其悄然逃往衡山南峰寺。礼普照禅师剃度出家。传承湖湘乘云宗为第三十五世。据其所著《清僧纪略》载:其师普照禅师。号无量。衡州清泉(今衡南县)朱氏子。道光间礼元应禅师出家。苦行精进。具大辩才。
咸丰八年(1858)。法师具戒于南岳福严禅寺翠庭
和尚善巧度化。曾指导乘云宗恒志禅师等参禅获悟。法师在法云和尚处聆听教诲。深入教义。不久即能圆融佛理。亦能贯通儒书。教内外好学者。多喜与游。法师厌倦俗情。勇于向上。遂避居南岳己恭岩。与淡云禅师互相策进。日后淡云禅师出山亦能慈悲济世。中兴南岳诸丛林。人誉为“佛门迦叶”。法师在山隐居。日间砍柴作务。夜里修习禅观。多年坚持头陀苦行。粗重习气尽除。
同治元年(1862)。法师不忍独自解脱。大愿化度有情。遂出山游历九华、五台诸圣地。遍参当代尊宿。后返居南岳福严禅寺。精研三藏。法师解行并重。又闭关衡阳大罗汉寺。护关衡阳紫云峰佛国寺。应请为岐山仁瑞寺监院。助恒志禅师中兴仁瑞道场。光绪二年(1876)。法师建精舍于南岳祝圣寺。苦切密修。忽然大悟。自后智慧泉涌。不惟佛典精通。如天文、地理、医、算、音韵、文字等。皆能一一了会。四众弟子仰慕其德行。请为南岳祝圣寺住持。住持期间。从学者常数百人。“今湘中法师大都出其门下”。
有道阶法师者。出家于衡阳大罗汉寺。求戒于耒阳金钱山。后得八指头陀指点。参禅于岐山仁瑞寺。光绪十九年(1893)春。法师函之:参禅本为究明大事。教观亦必深究。将来化人。乃必须决要之事。吾老矣。传未得人。当出关。尽可传授。道阶遂出关。赴南岳亲近法师。法师指导其阅读《大藏经》。学天台、贤首、慈恩并律、净各宗奥旨。
一日师徒对坐。法师说:“今之山河大地。高下不平者。实是我心不平。若心平。一切山河大地皆平。”随法师语声。道阶大彻大悟。桶底脱落。自后回顾禅教诸宗书籍。廊然一贯。从此阅藏。绝无留难。口有所辩。行云流水。后道阶持《天台教观讲解录》。并注《心经玄义详略》各一卷。面呈法师请教。法师劝说:“注书一事。谈何容易。古人数十年用心。只在一部二部。要将大藏全书。理事融成一贯。如天台清凉、永明诸大老。动辄数十年。汝年轻。言又轻。自负看书甚多。即行主稿。且停其念!到四十时注书不晚。先要将平日戒幢高立。行解相应。后将禅教打成一片。不立一字。不舍一字。在行住坐卧处。在扬眉瞬目处。见个明白。左之右之。一段纯净光境现前。无间无断。那时方下笔注书。则事事皆是。否则事事皆非。倘戒力不坚。龙天不护。即有书存世。皆是世间狂慧。与了生脱死一层毫无关系。出家为了生死而来。若不将此一段究明。无常一到。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此又空来一次矣。”
听
法师后见南岳古刹大善寺。寺为慧思大师开山。后竟沦落为世俗民居。遂联络淡云禅师等。赎回重建。仿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遗规。持戒念佛。中兴重光。以致十方来者。几不能容。法师戒律精严。性相澄贯。以天台教观为禅修指导。以弥陀净土为终极归宿。自丙申(1896)讫辛丑(1901)。弘法之余。以每日念佛六万声自修。久之不念而念。
壬寅(1902)春。将寺院事务交付德高望重之法师。并其藏书及冬服皆以捐赠。且说:“吾将西归矣。”等到冬天。法师即自修行“念佛七”。不餐饭食。惟饮大悲水。十四日后于定中见西方极乐。不久。法师显现病相。却不请医生。不服药物。只一心念佛。并请同参道友助念。或日诵大乘经典二次。法师不久即不吃米饭。渐后水也不饮。常吉祥而卧。却起床念佛。或听人诵经典。一日亲见阿弥陀佛。白光炯炯。遂向西端坐。命人除去棉衣。
有担心其寒冷者。法师说:“吾将弃此易珍衣耳。”环顾四周。徐徐而问:“何为解脱?”左右皆不明白。法师笑着说:“不如学斋公斋婆。老实念佛去。”继而吟曰:“一腔菩萨愿。难与昧者言。”其时。木鱼声很急促。法师请停止敲击。但同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此念佛达一百五六十声。法师合掌圆寂。数小时后。法师头颅竖立不倒。一身热气腾腾。全身绵软。坐化往生无疑。时为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法师世寿六十四岁。僧腊四十五年。安骨于南岳山腰金鸡林。法师为人外严毅。内宽和。循循善诱。无智愚贤否俱得理解而去。虽然为文。不屑自暴。且恒以非本分事劝诫徒众。其所著书有《教观宗纲释义纪》、《楞严易知录》、《续人天宝鉴》、《阅藏日记》、《唯识劝学篇》、《法华经蒙解》、《金刚经刊定记会本》、《近僧略记》等。及为《重修乘云宗谱》作序、为七塔寺五百罗汉作序、为岐山作《中兴志老传》碑文等均传世不灭。其门人遍湖湘。尤以道阶、佛乘、维持、空也等为著名。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2/21095632260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