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1 01:4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今天。龙泉寺学佛小组开班仪式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学习才开始。今天我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目标。大家也很熟悉。我们常常讲。要有人生的宗旨。要有人生的目标。佛教的宗旨。就是成佛。过去我也曾经在广化寺开示过“不忘宗旨、不忘目标、不忘发心”。成佛不是一生一世的。需要很多生、很多世才能够成佛。我们这一生、这一世要建立一个目标。就是说自己的这一生要有什么样的成就。自己这一生准备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你要怎么成就、要成为什么人。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

  很多人并不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们常常会说。 自己要当大官。自己要赚很多钱。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我们学佛法的人认为自己要成佛。等等。目标有了。我们才有方向。我们坐车要去哪里。就去买到那里的车票——你去西安就买去西安的票。你去广州就买去广州的票。你去成都就买到成都的车票。最后。我们的目标才能够达到。

  自己这一生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个是我们的目标。自己一生要成就什么事。这个是目标。但是一生很长。可能要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到最后死亡。关键就是我们一生的目标怎么样变成十年的目标。怎么样变成五年的目标。怎么变成一年的目标。变成每一个月的目标。变成每个星期的目标。变成今天的目标。此时此刻的目标。这很重要。

  我当初一来到龙泉寺。就觉得这个地方可以盖楼。想盖一座楼。这就是一个目标。但不是说你想盖就能够盖一个楼。你要做计划。里面种种因缘一定要具足。这座楼才能够盖起来。

  计划的前提就是你要去做。你如果没有做。肯定不成。我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愿力、愿心。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行心。就是以我们的愿力来带动我们的行动力。有了行动力以后。我们才能够做规划。才能够做计划。常常我们做的很多计划没有考虑要去落实。这个计划就是空的。也就是说。我这个计划必须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去做。做不仅是一个人去做。我们要发动很多的法师。很多的同学。大家一起参与。

  人这么多怎么办?大家就要做计划。做很完备的计划。计划完了以后就要去执行。这就是执行力。执行要按计划来做。要确保我们的计划落到实处。比如说我们计划五天以内开车从北京到广州去。那就要计划第一天要走到哪里。第二天要走到哪里。第三天要走到哪里。第四天要到哪里……第一天的目标没有达到。第二天就很赶。第三天就更赶。那么有可能最后你就达不到。所以我们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要根据规划来做。

  一个人做事情需要规划。一个团体做事情要有规划。一个国家做事情要有规

2021年五台山佛教新闻

划。这就是要有序。但是我们很多事情常常是没有规划的。没有目标的。有统计说。开车的人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就非常容易发生事故。人也是一样。你一天当中不知道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人就会很烦恼、很迷茫。

  你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步骤。要考虑很多的因缘。这些因缘的配合就是要保证自己计划的完成。而不是说我们不去做。我们做不好。我们就怪因缘不和合。这是不对的。我们学佛学得越久。学得越好。我们的事业越容易成办。因为众缘和合。

  不顺的因缘远离。顺的因缘和合。那么它就容易成就。难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难在行动力。我们很多人把行动力和执行力混为一谈。执行是根据我们的计划来执行。事先没有计划。你怎么执行呢?没有行动。你怎么来做计划?所以我们下面的方法也好、步骤也好、执行也好、规划也好。都是行动力的具体的体现、具体的表现。是行动力的组成部分。你当一个班长也好。当一个讲师也好。当一个辅导员也好。首先要考虑好:你有没有想去干?有没有想干好?有没有在干?能不能干得起来?遇到种种事情的时候你能不能过得去?就如我们盖一个大楼一样。楼越大。压力就越大。怎么能让这个大楼不倒塌。地基就要牢固。就是我们资粮要具足。这个地基要具有抗压的性能。就压不倒。中华民族的文化。佛教为什么要提倡忍辱呢?就是抗压性很强。什么压力都能够挺得过去。再大的阻碍、再大的问题、再大的矛盾。都能够不屈不挠。都能够过得去。你要是工作干不好。没有抗压性。就是没有愿心了。人家说一下。遇到一些逆境、一些问题。就不发心了。心发不起来了。心发不好或者心发得不长久、心发得不纯正。或者说你这个心发偏了。

  菩提心有八种:大、小、偏、圆、邪、正、真、伪。我的体会就是行心最难。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大悲、文殊菩萨大智、地藏菩萨大愿、普贤菩萨大行。最后都要落实到愿跟行。愿行的前提就是要有悲跟智。大悲。“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就是大悲。有悲心。如果去帮助恶人、成就恶人的事业。让他造更多的恶业。就是缺乏智慧。那也是要不得的。就是助人为恶。我们要助人为善。所以这个悲心不是乱发的。有了悲心还要有智慧。有智慧然后我们要去发愿。发今生今世要做什么事的愿。这里所讲的事不是说我们干活。或者说劳动。或者说我们世间上做的事。这里所谈的“事”是理跟事的事。很多人理解为做事就是干活。不是那么一回事情。&ldq

吴江佛教新闻

uo;事”就是有形有相的事情。听经也叫事。拜佛也叫事。念经也叫事。就是你身语的表现的形式。“事”就是行。理在人的心里头

佛教商业化新闻

。你就要说出来。而且你要先听进去。那就能变成事。理是不可说的。理要表达出来。它就都变成事了。

  我们今天开了班。我刚才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的目标。目标有总跟别的不同:总的目标。比如说大家要成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目标是一致的。是总愿;再往下。一个道场的目标:道场中大家发的大愿。它是一个总的目标、一个总的大愿。不是说我的愿。你的愿不能重复。所有的佛菩萨、大德。他们的愿都是一致的——为了让众生学佛、离苦得乐、究竟成佛。但是。别愿方面就不同了。别愿方面就是各个时期、各个区域、各个地方、各个不同族群的人。因缘不一样。就变成了别愿。比如:我们前100个班。我们今天三十几个班成立。就变成了别愿。别愿再往下落实。我们一个班、一个班地落实。回去后。我们的班长、讲师、辅导员。我们的班如何来关顾。如何来学?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怎么来化解。怎么来解决?

  我们专门设立有学修处、研修处和法会处来研究。大家来帮助你解决问题。归根究底。我们学佛法和人生的目标有什么关系?学佛法对我们人有什么好处?如果佛没有讲法。那我们今天不可能坐在这里。如果我们不是照佛法来做。这个寺庙怎么来管理?一个国家有管理国家的一套方法。有管理国家的一套思想理念;一个企业有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方法;一个学校有学校的组织管

佛教群骗局新闻

理制度目标;一个家庭有家庭管理的方法;一个寺庙也要有寺庙的管理方法。这样人才能够相安无事。才能够学到东西。佛法。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大德已经验证过、亲证过。我们只要照着这么去做。就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要得到快乐。远离痛苦。我常常讲离苦得乐。怎么样远离痛苦?怎么样得到快乐?比如说你这个房子着火了。发生火灾。让你跑到门外去。你要跑。你不跑就要在屋子里面烧死了。你一跑。这个就是行动力。也就是说你要离苦得乐。就是一种行动力。离苦得乐的本身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离苦得乐。然后。就是要界定究竟什么是修行。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修行就是常常讲到的事情。那修行就不容易修得好。就不容易有大的成就。这就关系到我们的发心。关系到我们的愿心。一环一环是有关系的。我们要成佛。还是成个菩萨。还是要成个祖师。成个二乘。还是仅仅说这一生做一个好人、做一些好事而已。这些目标都要搞得很清楚。如果要成佛。就要行菩萨道。菩萨道肯定是难行难求。如果菩萨道那么容易做。那每个人都当菩萨了。正因为不容易做。所以你做到了。你成就了。就会有许许多多、千千万万的人来顶礼膜拜。功德就会很大。

  我们今天所能够听到的佛法都是一代又一代祖师大德们传承下来的。我们能够听到都是因为过去的法师给我们讲佛法。如果过去没有法师给我们讲佛法。如同你在非洲没有人讲佛法。你的心就发不起来。就没外缘来促进我们发这个心。不要说在非洲。就在很多城市里面。有很多人没有这种一种氛围。他也不知道学佛有什么意思。他想学也学不起来。并且他接受了很多对佛教、对出家人、对三宝负面的信息。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些观念。在寺庙里边就不一样。天天熏习的都是正确的观念、正确的理念。大家都会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然后慢慢地。自己

佛教新闻文字版

的身心、自己的行为。就能够发生改变。慢慢就好了。我们这个小组。本身也是在山上皈依的信众。皈依完了以后就要认真去学。一步一步去学。按部就班去学。自己班里头是自己最了解的人。自己最相信的人。自己最能够谈得来的人。通过学佛法也能够交流你的事业、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你的学习方面的事情。这样。大家要互相策励。互相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心得。互相查找、劝勉对方的不足。慢慢人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佛法落实到自己的身心。佛法对自己的家庭、单位、学校、社会的帮助。这就是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爱国爱教、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

  不要把宗教和社会对立起来。那都是不对的。政府也好。宗教也好。都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政府也好。宗教也好。都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会让人去痛苦。让你觉得很苦恼。那谁去学啊?!那样的宗教就不对了。宗教引导我们遵纪守法。报四重恩等等。所以。我们都要树立这些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人生目标。然后按照我们道场的引导去做。认真学下去。有问题都能很好地化解。居士学习佛法。不是一个人学。肯定大家一起学。在庙里边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学习佛法。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个星期、几天。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一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对于佛法。不要以为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学完了。或者说三年五年好像就讲这些东西。佛法的原理是不变的。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四无量心、戒定慧、三宝。讲来讲去就讲这些。但你要做到是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从认识三宝开始。从皈依开始?皈依如果培养不起来。我们学任何法都会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去哪里。你开车到处乱撞。不仅耗油。而且有可能发生车祸。这样的行驶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车要开到什么地方不清楚。人也是一样。这辈子做什么。今年做什么。今天做什么。内心要非常清楚。这样你一天都会有动力。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发心。你就没有行动力。那么人就很麻烦。所以要发心。发菩提心、愿心、行心。依靠同行道友的帮助。根据寺庙法师的引导去学修。我对《广论》的体会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愿心与行心。如果认为自己确实厉害。差不多就学不下去了;自己认为自己学得比别人要好。也学不下去了。也学得差不多了。那就会有问题。我们自己只有不断从三宝得到功德。汽车要加油。就到加油站去。加油站就是我们的寺庙。供给能量。如果我们没有能量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早晚课都是要念皈依的。别的宗教也一样。天主也好。上帝也好。他们也要皈依。佛教也一样。只不过名词不同而已。皈依。能有这种归宿感。有皈依心就有归宿感。内心里面有着落。身心很安稳。目标很笃定。方法很得当。有同参道友的帮助。有场地。做什么事情正念都非常分明。这样一天天就不断成长。

  今天是个良好的开端。也祝愿大家日日增上。时时增上。实现自己人生正确的目标。祝愿大家!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09320732542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10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