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5-01 01: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

 壹、关于佛塔

  一、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圆冢、塔庙等。是「顶」、「土堆」的意思。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涵义则扩充至纪念佛陀生处、成道处等圣迹。或安置佛菩萨圣像、高僧遗骨等作为礼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

  佛塔的起源。可追溯到释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叶佛古塔之事;而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也曾经供养佛的发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因为缅怀、纪念。而将舍利建塔供养。《十诵律》说:「尔时阎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佛初般涅槃后起十塔。自是以后起无量塔。」

  经典中记载。佛陀入灭后火化的舍利。当时有八个国家皆欲争取而生纷争。后来以分为八分。平分而作结。八国后来即将分得的舍利。个别建塔礼敬供养。

  在阿育王时代。信奉三宝的阿育王又把佛之舍利安奉于许多新建的塔内。据称阿育王得到了「非人」的协助。一夜之间在许多地点建成了共八万四千座塔。阿育王信仰与护持佛教。使得造精舍、建舍利塔。成为一时风尚。 八善逝塔

  八善逝塔是将佛陀涅槃后所留下的舍利子、圣骨等。分葬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轮处、涅槃处等一生八种事迹之所。并于所在之地分别造塔。以为纪念佛陀一生行谊。供人礼拜围绕瞻仰。其个别意义如下:

  聚莲塔(莲聚塔)──纪念佛陀降生人世时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下便生出莲花的殊胜经过。

  菩提塔──纪念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而建。

  *轮塔──纪念佛陀在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轮。向五比丘宣讲四谛法义;这是传法吉祥的象征。故又名吉祥塔。亦称四谛塔。

  神变塔──纪念佛陀显现神变调伏外道而建。释迦牟尼成佛之后。有外道六师施出各种手段向他进攻。本师便示现各种神通。降伏了外道的攻击。令其折服皈依。

  天降塔──为纪念释迦牟尼佛升兜率天。为母摩耶夫人说法后。重返人间而建。亦称降凡塔。

  和合塔──佛陀在世时。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导致僧团分裂。本师便亲到王舍城竹林精舍开示。令僧团重新团结一致。此塔是为纪念该事迹而建。又名和解塔、和平塔。

  胜利塔──纪念佛陀证达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或曰纪念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

  涅槃塔──纪念佛陀肉身示灭涅槃。

  在后世。这套八座佛塔之风格。被套用于很多佛塔建筑上。有单一出现的。也有八座同时修建的。而其相关典故。则可见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即于本座复入师子奋迅三昧。现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如来于胸臆间及诸毛孔。放大光明:名诸菩萨游戏神通。使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阎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

  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

  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波罗奈国鹿野园中初转*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拘尸那国跋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

  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供养恭敬。为成佛因。如是音声及诸塔影。而于三世难思议事。悉皆影现大光明中。

  一切众生。遇此光明。见彼瑞相。皆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世尊八宝塔。诸天龙神常供养。 金刚密迹四天王。昼夜护持恒不离。 若造八塔而供养。现身福寿自延长。 增长智慧众所尊。世出世愿皆圆满。

  若人礼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议。 二人获福等无差。速证无上菩提道。

  二、塔的形制与意涵

  佛经有云: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向阿难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规格。并以袈裟迭为四层正方。上置覆钵及锡杖以示。

  藏传、南传、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规格、比例及表义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及空五大元素)。在佛塔中则安奉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以令绕塔及顶礼者积集功德。

  塔能够体现佛的法身。因为它既藏着佛陀生身舍利。又藏佛陀法身舍利(经卷)。也与佛像、佛经有相同的地位。佛塔代表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

  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则代表十善业、三阶代表三宝、狮座代表法住于世、莲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则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佛塔的形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佛塔的底部到顶部。把整个菩提道表现出来。包括基(世俗和胜义二谛)、道(方便和智慧)和果(成就佛清净的圣身及圣心)。

  寺院里常可见到塔的建筑。而造塔的原因也很多。并不一定是为了收纳敬奉舍利。《长阿含经》云:「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剎悬缯。使国行人皆见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说明了造塔。是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诲的另一层意义。

  《法苑珠林》内则提及:「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若是凡夫比丘有德望者。亦得起塔。」「表人胜」是表扬德高望重的人;「令他信」是为了要使人见塔生起信念;「为报恩」则是要报答佛、师等恩德。

  《无垢光所问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这些有情将永远受到诸佛的护佑。诸佛如来会留心引导他们。证得彻底清净的佛果。令他们住于不退转的境界。

  佛在经中解释:为亡者建造佛塔特别有利益。能够令亡者立即超拔恶趣(地狱、饿鬼或畜生道)。转生善趣。有机会值遇佛法。建造佛塔也有助于治愈重病患者。而且毫无疑问。这将累积无量的功德。并带来成功与安乐。

  观想佛、塔及其他强力的圣境。具有疗愈力。光是见到圣境。就具有强大的力量裨益内心。带来大净障。因此。也可以把佛塔或佛像。当做禅修的对境。

  以下将一一整理关于建塔、绕塔、敬塔的相关做法及利益。

  贰、绕塔

  一、绕塔的利益

  ◎在《右绕佛塔功德经》中。说明了绕塔共有以下种种利益:

  ﹝1﹞一切诸天、龙、夜叉鬼神等。皆亲近供养。

  ﹝2﹞所生之处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

  ﹝3﹞于一切生处常不失念慧。

  ﹝4﹞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清净种姓中;仪貌常端正。见者皆欣仰。

  ﹝5﹞住天人中。福德、寿命悉长远。常获大名称。

  ﹝6﹞或作大长者。财宝常盈积而无悭吝心。广行布施;或作婆罗门。通达戒律及教典。

  ﹝7﹞或作转轮王。或作正法王。威势自在。

  ﹝8﹞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净信于佛法。净信速成已。于法无迷惑。见诸行皆空。

  ﹝9﹞从天上舍寿后下生于人中。入胎不迷乱。在母胎中不染垢秽。

  ﹝10﹞在胎及生时。令母常安乐。父母及亲戚眷属皆爱念。一切共鞠养。

  ﹝11﹞经百千劫。其身转清净。妙色相成满。乃至证得独觉或作天人师。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佛塔或右繞。或礼拜。或供养者。当得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一切宿障一切罪业悉消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一切如来于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诚实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种植善根。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乃至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一礼拜、一围繞。必得解脱;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所护。《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法苑珠林》内引述《提谓经》云:

  旋塔得何等福?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何等为五?

  一、得端正好色。何因缘得端正好色?由见佛像欢喜故。

  二、得声音好。何缘得声音好?由旋塔说经故。

  三、得生天上。何缘得生天上?由当旋塔时意不犯戒故。

  四、得生王侯家。何缘得生王侯家?由头面礼佛足故。

  五、得泥洹道。何缘得泥洹道?由有余福故。

  ◎《法苑珠林》内引述《贤者五戒经》云:

  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灭三毒。一贪二瞋三痴。

  佛塔是威力很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又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

  佛经中有一件记载:一只苍蝇为追逐粪便的臭味。无意中飞行绕了佛塔一周。因为这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它在后来生中转生人间。更成为佛陀的弟子!由此可见。佛塔是一种具甚广利益的圣物。如果能怀着善心。发愿利益其他有情。所带来的善报势必更大。感应也更迅速。

  只要和塔有任何些微的接触。都可得到相当大的利益。所以不论是人、苍蝇或猪。也不论他们的发心动机和心态。即使一丝微正向之心。都可得到相当大的利益。

  过去舍利弗也曾请佛陀开示绕塔的功德。佛陀开示所谓绕塔的功德。是从身的绕塔、语的绕塔、意的绕塔上获益。而不只是限于身体的绕塔而已。在身的绕塔方面。是指身体参与任何舍利塔的事情。如建塔、修复舍利塔、供养舍利塔等等。即身的绕塔。广义而言。语的绕塔是指持颂。特别是与两尊无垢本尊相关的秘密咒语。或念诵与舍利塔相关的祈愿文。如某地某人听闻建造了某舍利塔。此殊胜建造致生欢喜之心等等。即语的绕塔。在意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乃不可思议的功德之源。使得众生能有机会体验智慧。绕塔并非仅是身体的绕塔。同时象征更大的意义。

  塔之建造、供养以及顶礼。展现我们对塔的敬意等等。均能获得巨大的功德。即使我们只在心里。对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点点随喜之心。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带放生动物绕圣境。也是实际帮助它们的一个方法。例如。每次带着装有一百只虫的容器。绕塔或其他的圣境一圈。就是向一百只动物。布施最大的礼物——佛果。每次带一千只虫绕一圈。就是布施佛果给一千位有情众生。

  绕行殊胜的圣物。目的都是为了斩断众生的生死轮回。并使出世间的智慧轮常转不息。依于任何圣境、善逝的圣身语意。此人与一切有情化现等同这世界的微尘数那么多的身体。然后以身语意三门。本着恭敬及依止心而绕行。以斩断轮回三恶道的肇因。

  绕行圣境。除了带来深入的康复之外。也促使我们实证整个菩提道。成就圆满佛果的无比安乐。

  二、绕塔的步骤

  ﹝1﹞发心

  以菩提心为基础。思惟生命的意义;是净除往昔所造的不善业。

  成佛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将绕行佛塔。以此善的发心。将成为成佛之因、解脱之因、未来安乐之因及解脱未来苦之因。

  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圣众、上师、圣物、佛塔大放光明。及带领六道众生绕行大塔。净除无始以来所造作的恶业。「身」绕行──持咒。「语」绕行──愿成就所持咒之本尊成就。「意」绕行──方便法观想。

  ﹝2﹞绕行佛塔的增长咒

  每念诵一遍可增长功德一千遍。

  瓮 拿模巴嘎瓦爹 惹那给突 惹札雅 达他嘎达雅

  嗡 南无巴嘎瓦爹 惹那给突 惹札雅 达他嘎达雅

  阿哈爹 三藐三菩达雅 达雅他 瓮 惹内 惹内

  阿哈爹 三藐三菩达雅 达雅他 嗡 惹内 惹内

  玛哈 惹内惹那 比札雅 梭哈

  玛哈 惹内惹那 比札雅 梭哈(七遍)

  第一圈 为地狱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地狱道众生。

  第二圈 为饿鬼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饿鬼道众生。

  第三圈 为畜生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畜生道众生。

  第四圈 为人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人道众生。

  第五圈 为天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天道众生。

  第六圈 为阿修罗道众生而绕。并回向给阿修罗道众生。

  第七圈 为教法长久住世而绕。并回向给上师、圣者、传承祖师。

  ﹝3﹞回向文

  愿所有的灾荒。水灾、地震、火灾、台风等。立刻永远平息。愿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饮食及日用物资丰足。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乐。

  ﹝4﹞功德增广咒

  敬礼毗卢遮那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三遍)

  敬礼菩贤菩萨摩诃萨(三遍)

  答雅他 瓮 本札 知雅 阿哇 波塔 尼 梭哈

  答雅他 嗡 本札 知雅 阿哇 波塔 尼 梭哈

  瓮 杜如 杜如 札雅 穆些 梭哈

  嗡 杜如 杜如 札雅 穆些 梭哈(七遍)

  炯滇迭 碟心谢巴 札炯巴 扬大巴 左悲 桑给 窝哇当

  炯滇迭 碟心谢巴 札炯巴 扬大巴 左悲 桑给 窝哇当

  孟兰 汤却 惹杜 竹贝 嘎钵拉 恰策洛

  孟兰 汤却 惹杜 竹贝 嘎钵拉 恰策洛 (次数多多益善)

  三、绕塔的注意事项及经证

  ﹝1﹞绕塔有五事:一者、低头视地;二者、不得蹈虫;三者、不得左右顾视;四者、不得唾塔前地上;五者、不得中住与人语。

  ﹝2﹞佛言:旋塔有三法:一、足举时当念足举;二、足下时当念足下;三、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右遶者:经律之中制令右繞。若左繞行为神所呵。⋯⋯常行三匝者。表供养三尊、止三毒、净三业、灭三恶道、得值三宝故。

  ﹝3﹞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灭三毒:一、贪;二、瞋;三、痴。

  (以上整理自《大比丘三千威仪》、《法苑珠林•旋绕部》、《诸经要集•旋繞缘》)

  参、造塔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累积广大功德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地饶益无边如虚空般的受苦有情。使他们解脱。并引导他们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这是我们人生终极的目标。建造佛塔。你可望成为大乘密续教法的转轮持明者。而且你会具有神通。通晓佛陀所有的教法。死后不会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而会转生为国王。在世间你将如旭日东升的太阳。诸根完具、身形姣好;能够忆念过去世并了知未来世。而且多闻、不健忘。

  一、造塔的功德利益

  ◎佛塔代表佛陀的圣意──法身。造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极具威力的法门。

  ﹝

新闻佛教信仰前往极乐世界

1﹞若造塔千尊。必能成为大乘密续教法的转轮持明者。必得神通智。彻知一切佛法。

  ﹝2﹞命终不堕恶趣(地狱、饿鬼、畜生)。必生为王。

  ﹝3﹞犹如日出。光明普照。将会六根圆具。色身庄严。

  ﹝4﹞一切生处常忆宿命。必能忆念过去及预知未来世。

  ﹝5﹞必能广闻且不忘失。

  ﹝6﹞常见诸佛。恒为如来之所摄护。

  ﹝7﹞若为亡者造塔。应时能令亡者离恶道苦。生天受乐;或称彼名。依法写《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置佛塔中。如法供养。亦令亡者得离恶趣生于天上。乃至菩提。不堕恶道。

  ﹝8﹞或有短命或多病者。应修故塔或造小泥塔;命将尽者。复更增寿。诸病苦者皆得除愈。能治愈重病。

  ﹝9﹞诸吉祥事无不成办。一切所愿皆得满足。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记载。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其功德为:

  ﹝1﹞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

  ﹝2﹞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

  ﹝3﹞无净戒者能够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

  ﹝4﹞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

  ﹝5﹞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四大天王常随拥护。

  ﹝7﹞即使佛塔毁坏。变作微尘。风吹一尘散落他处。尘所经过山林河海。一切众生触到此尘者。永更不受杂类之身。舍身受生常得见佛。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提到。自作、教人造塔。皆得成就广大善根福德:

  ﹝1﹞命若短促。便得延寿;临终时得见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佛。

  ﹝2﹞常为一切诸佛忆念。且授记生极乐世界。寿命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岁。

  ﹝3﹞得五神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4﹞飞鸟、畜生之类。至此塔影。当得永离畜生等恶趣。乃至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若五无间罪者(弒父、弒母、弒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

  ◎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团泥。敬心治佛塔。《僧祇律》

  ◎佛告阿难:昔迦叶佛入涅槃后。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宝塔。时有长者。见竖塔枨。心生随喜。持一金钱。安着塔下。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常有金钱。受福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百缘经》

  ◎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繞。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卫护。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四大天王与诸眷属。昼夜卫护。二十八部大药叉将。日月五星。幢云卫星昼夜护持。《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花)则生不动国。善守佛僧物涂扫僧佛地。造像塔如拇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此即净土常严。不为三灾所动也。《涅槃经》

  二、造塔的相关经证

  ﹝1﹞若人起大塔。如来生处、得道处、转*轮处、般涅槃处;若人聚小石积为塔。此二福德等无异耶。

  ﹝2﹞有四种人应起塔:一、如来;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

  ﹝3﹞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三、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王以下起塔。安一露盘。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初果二露盘。乃至如来安八露盘。八盘以上。并是佛塔。

  (以上整理自《法苑珠林•兴造部》、《阿毗昙毗婆沙论》)

  肆、礼敬佛塔

  ﹝1﹞扫塔上有五事:一者、不得着履上;二者、不得背佛扫塔;三者、不得取上墡土持下弃;四者、当下佛像上故花;五者、当且过澡手。自持净巾还。扫塔下有五事:一者、当先洒地;二者、当使调;三者、当待燥;四者、不得逆扫;五者、不得逆风扫。《大比丘三千威仪》

  ﹝2﹞若有众生净心供养众僧。扫如来塔。命终生意躁天。身无骨肉亦无污垢。香气能熏一百由旬。其身净洁犹如明镜。《法苑珠林》

  ﹝3﹞若有众生识于福田。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复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终生白身天。其身鲜白。入珊瑚林。与诸天女五欲自娱。业尽还退。若生人中。其身鲜白。

  ﹝4﹞ 若扫僧房地如一阎浮提。不如扫佛塔犹如一掌处。《成实论》

  ﹝5﹞扫佛塔有五法:一、水洒地;二、除去瓦石;三、平正其地;四、端意扫地;五、除去秽恶。

  ﹝6﹞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右繞行道。由是功德。官位荣耀。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疫疠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一切所愿。任意满足。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7﹞《缁门崇行录》云:「唐.子邻。范氏子。母王氏。不信三宝。邻逃东都依广受寺庆修律师出家。忽思亲归宁。父失明。母已故三载。因诣岳庙敷坐具。诵《法华》。誓见岳帝。求母生处。其夜岳帝召谓曰:汝母禁狱现受诸苦。邻悲泣请免!帝曰:可往鄮山礼育王塔。庶可救也!邻即诣塔。哀泣礼拜。至于四万。俄闻有呼邻声。望空中见母谢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倏然不见。」

  伍、关于佛塔的经典故事

  一、须瑞迦塔的故事 ── 绕行圣境的利益

  从前有个叫做须瑞迦塔的人。他到了八十岁时。才发愿跟随舍利弗尊者出家。然而舍利弗经过审查之后。他找不到须瑞迦塔有出家为僧的业。就对他说:「在寺院中。出家人一般必须学习。如果没有办法学习。就要服事其他的僧众。做清扫工作等等。你太老了。如果出家为僧。既不能学习。又不能工作。」因此。舍利弗拒绝为老人剃度。

  为此须瑞迦塔感到十分苦恼。哭了又哭。佛陀以遍智心恒时照见一切有情。于是他便出现在老人面前。问他出了什么事。

  须瑞迦塔说明了情况之后。佛便告诉他:「舍利弗还没有圆满智慧和方便两种资粮。我已经圆满两种资粮。而且成就圆满的佛果。所以。我看得出来。你确实具有出家为僧的业。」

  佛向须瑞迦塔说明。在无法计数的过去世之前。他曾经有一世是一只苍蝇。绕行过一座佛塔──那只苍蝇尾随佛塔周围的牛粪味。因而很幸运地绕塔一周。

  虽然苍蝇不能辨识佛塔是圣境。也不知道绕塔会造下成佛的因。但它不经意的绕塔。仍然净除了恶业。造下功德。形成安乐因。苍蝇绕塔的行动。完全出于贪着牛粪的气味。动机完全不善。然而。基于圣境的力量。它的绕塔变成善业。佛说明了须瑞迦塔出家为僧的缘由。来自绕塔的微小善业。

  后来。须瑞迦塔终于得入佛门修行。并得道成为圣者。他之能够出家。是因为前生身为苍蝇时。所造的微小善业。那只苍蝇根本不晓得佛塔是圣境。可以净化内心。只是出于贪欲。追逐塔周围的牛粪气味。而完成绕塔。然而正因为佛塔是威力很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

  二、猕猴模仿造塔寺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时候。曾派遣一位名叫须漫的罗汉。拿着佛的头发和指甲。到罽宾国建造塔寺。塔寺建好之后。寺里五百罗汉。经常早晚到塔前烧香。绕塔礼拜。

  当时附近的山。住着五百只猕猴。它们看到罗汉供养塔寺。就也学着到溪边背负泥石。又到林中搬运粗大的木材。开始建造塔寺。建好之后早晚礼拜。就像那五百罗汉一样。

  有一天溪水暴涨。五百猕猴来不及逃走。都淹死在水里。由于它们建佛塔、礼拜绕塔的因缘。死后转生到第二忉利天上。五百弥猴成为天人后。他们心想:「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呢?是什么功德使我们得生天上。成为天人?」

  他们用天眼观察。才知道是自己模仿罗汉。建造佛塔礼拜的功德。使他们被洪水淹没却得生天上。他们心想:「没有从前的猴子。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我们应该下凡去报答以前的肉体之恩啊!」于是五百天人带着宝花、妙香等从天而降。来到自己过去的尸体旁散花、烧香。绕尸体七圈。

  当时有五百位不信因果报应的婆罗门。他们看见这么多天人恭恭敬敬地绕行猕猴腐烂的尸体。不禁好奇地问:

  「诸位天人。为什么你们要供养一堆腐烂的尸体呢?」

  天人们郑重告诉婆罗门:「这些猕猴的尸体。就是我们过去的身体呀!」然后天人们将五百猕猴效法五百罗汉的事。详细讲给五百婆罗门听。再教化婆罗门舍弃邪念。信奉佛法。

  他们对婆罗门说:「只是效法罗汉建造塔寺。就能转生为天人。如果我们能亲自到耆阇崛山礼拜供养佛陀。获得的福德将更无边无量!」

  五百婆罗门听了。也都欣然皈依佛法。并深深感激五百天人度化之恩。他们跟随着五百天人到了佛陀的住所。五体投地。散宝花、烧妙香地供养。

  五百天人礼拜佛陀后。向佛陀询问:「世尊!请问我们前世因为什么样的因缘而生为猕猴?又为什么我们虽然建造塔寺。后来却被洪水淹没?」

  佛陀告诉五百天人:「从前有五百个少年婆罗门。结伴入山修道。当时山上有一个沙门。想用泥土建造精舍。便身轻如燕地飞下山谷取水。五百少年婆罗门看了。嫉妒他的神通。一起讥笑他说:『看这沙门上下跳跃。多像只猕猴啊!』

  沙门听了他们的话。也不生气。只是继续取水。后来有一天突然山洪暴发。五百婆罗门都被水淹死。

  当时那个沙门就是我。而五百少年婆罗门就是后来的五百猕猴。因为它们讥笑沙门。所以后来才会受到恶报。」

  五百婆罗门听到这样的因果报应。都不禁感叹因缘果报的奥妙不虚。后来他们便随佛修行。后来都精进得道。 出自《法句譬喻经•恶行品》

  三、恶少王绕塔脱难

  从前。月支国有个名叫「恶少」的国王。恶少王生得虎背熊腰。力大无穷。而且武艺非常高强。他带领军队南征北战。所战必胜。普天之下。没有不伏贴恶少王的。

  恶少王的母亲笃信佛教。她看到儿子天下无敌。所向披靡。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又很担心。恶少王虽然百战百胜。但是树敌太多。万一遭遇危险该怎么办呢?

  于是有一天。她便对儿子说:「儿呀!如果将来你有生死大难时。就到佛寺去避难。记得不要左绕佛塔。而要右绕着佛塔跑。你可千万要记住!」恶少王听了母亲的话。觉得很奇怪。但还是记住了。

  有一次。恶少王带领大队人马攻打纯血城。恶少王身先士卒。杀死了大量敌方人马;因为孤军深入。后继无援。不知不觉中便被敌人包围了。恶少王见情况不妙。便乘着大象逃向佛寺。

  恶少王逃到了一座佛塔前。想起了母亲的教诫。便驱象往塔的右边绕了过去。说来奇怪。追赶他的敌人。本来已经眼看就要捉到恶少王。但一见恶少王绕过佛塔。不知什么原因。立刻四处逃散开来。而这时的恶少王却精神大振。奋勇直追。终于攻下了纯血城。

  恶少王取得胜利之后。想起了母亲的教诲。无限感慨地说:「遵从佛法。笃信佛教实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不是听了母亲的话。哪能逃得性命并获得胜利呢?」

  有了这个教训。恶少王便号召全国老百姓都尊佛信佛。大兴佛教。 出自《经律异相•恶少王繞塔散寇》

  陆、关于佛塔的咒语及经典

  一、旋塔灭罪陀罗尼——出《种种杂经》

  拿谟勃陀夜 拿谟达蜡摩夜

  南谟勃陀夜 南谟达啰摩夜

  拿谟僧伽夜 拿么阿唎耶皤卢枳羝铄皤罗夜

央视佛教新闻

  南谟僧伽夜 南么阿唎耶皤卢枳羝铄皤罗夜

  菩提娑跢婆夜 么诃娑跢婆夜 么诃迦噜奶迦夜

  菩提娑跢婆夜 么

有关佛教的新闻

诃娑跢婆夜 么诃迦噜奶迦夜

  怛侄他佉蜡皤羝 殊诃皤羝 伽皤羝娑婆诃

  怛侄他佉啰皤羝 殊诃皤羝 伽皤羝娑婆诃

  若人能至心一念。七日中繞塔行道。诵满一万二千一遍。面见观世音菩萨威力。灭一切罪障。得一切所愿。

  二、《佛说造塔功德经》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宫白玉座上。与大比丘、大菩萨等。及彼天主无量众俱。时大梵天王、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及五干闼婆王等。各与眷属俱。来至佛所。欲问如来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会中有菩萨。名观世音。知其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诸天、干闼婆等。故来至此。欲请如来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愿世尊为彼解说。利益一切无量众生!」

  尔时世尊告观世音菩萨言:「善男子!若此现在诸天众等。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盖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善男子!如我所说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缘。汝诸天等应当修学!」

  尔时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说。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审如来四句之义。唯愿为我分别演说!」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

  尔时观世音菩萨及彼诸天一切大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三、《右绕佛塔功德经》 唐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等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前后围繞。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以偈请曰:

  大威德世尊。愿为我等说。右繞于佛塔。所得之果报!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右绕于佛塔。所得诸功德。我今说少分。汝等咸善听!

  一切诸天龙。夜叉鬼神等。皆亲近供养。斯由右绕塔。

  在在所生处。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斯由右绕塔。

  于一切生处。念慧常无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绕塔。

  住来天人中。福命悉长远。常获大名称。斯由右绕塔。

  在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清净种姓中。斯由右绕塔。

  仪貌常端正。富贵多财宝。食大封邑。斯由右绕塔。

  财宝常盈积。而无悭心。勇猛广惠施。斯由右绕塔。

  色相净微妙。见者皆欣仰。所住常安乐。斯由右绕塔。

  或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势力自在。斯由右绕塔。

  或作婆罗门。持戒善通达。咒术围陀典。斯由右绕塔。

  或作大长者。豪贵多财产。仓廪常丰足。斯由右绕塔。

  或作正法王。自在王阎浮。率土咸归化。斯由右绕塔。

  或为具七宝。大势转轮王。十善御群生。斯由右绕塔。

  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净信于佛法。斯由右绕塔。

  净信速成已。于法无迷惑。见诸行皆空。斯由右绕塔。

  从天上舍命。下生于人中。入胎不迷乱。斯由右绕塔。

  在于母胎中。垢秽所不染。如净摩尼珠。斯由右绕塔。

  在胎及生时。令母常安乐。饮乳亦复然。斯由右绕塔。

  父母及亲戚。一切共鞠养。乳母常不离。斯由右绕塔。

  眷属皆爱念。超过于父母。资财自增长。斯由右绕塔。

  夜叉诸恶鬼。不能暂惊怖。所须自然得。斯由右绕塔。

  经于百千劫。其身转清净。妙色相成满。斯由右绕塔。

  净眼修且广。犹如青莲花。兼得净天眼。斯由右绕塔。

  妙色常圆满。诸相自庄严。成就大势力。斯由右绕塔。

  或生帝释宫。大威势自在。忉利天中尊。斯由右绕塔。

  或生须夜摩。兜率陀天宫。化乐及他化。斯由右绕塔。

  或复生梵天。梵世最自在。诸天常供养。斯由右绕塔。

  亿那由他劫。常为诸智人。恭敬而供养。斯由右绕塔。

  其身及衣服。亿劫常无垢。具足白净法。斯由右绕塔。

  具大精进力。勤修种种行。未尝有疲懈。斯由右绕塔。

  勇猛常精进。坚固不可坏。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绕塔。

  深远微妙音。闻者皆欢喜。安乐常无病。斯由右绕塔。

  我所演说。厌舍三有苦。成就出世智。斯由右绕塔。

  常在四念处。及以四正勤。四如意神足。斯由右绕塔。

  了达四真谛。根力七觉分。正道及圣果。斯由右绕塔。

  灭一切烦恼。具足大威德。无漏六神通。斯由右绕塔。

  永离贪恚痴。及一切障碍。证独觉菩提。斯由右绕塔。

  得妙紫金色。相好庄严身。现作天人师。斯由右绕塔。

  皆由以身业。及语业赞叹。右绕于佛塔。获此大利益。

  右绕诸佛塔。所得诸功德。我今随所闻。略说讵能尽。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舍利弗等一切众会。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四、《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唐天竺三藏弥陀山等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大精舍中。与大比丘众无量人俱。复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除一切盖障菩萨、执金刚主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无尽意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繞。而为说法。

  时彼城中有大婆罗门。名劫比罗战荼。归敬外道。不信佛法。有善相师而告之言:「大婆罗门!汝后七日必当命终!」

  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心怀愁恼。惊惧怖畏。作是思惟:「谁能救我?我当依谁?」复作是念:「沙门瞿昙。称一切智。证一切智。我当诣彼。彼若实是一切智者。必当说我忧怖之事!」作是念已。即往佛所。于众会前遥观如来。意欲请问而怀犹豫。

  时释迦如来于三世法无不明见。知婆罗门心之所念。以慈软音而告之言:「大婆罗门!汝后七日定当命终。堕可畏处阿鼻地狱。从此复入十六地狱。出已。复受旃陀罗身。命终之后。复生中。居臭泥。常食粪秽。寿命长时。多受众苦。后得为人。贫穷下贱。不净臭秽。丑形黑瘦。干枯癞病。人不喜见。其咽如针。乏饮食。为人捶打。受大苦恼。」

  时婆罗门闻是语已。生大恐怖。悲泣忧愁。疾至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如来即是救济一切诸众生者。我今悔过。归命世尊。唯愿救我大地狱苦!」

  佛言:「大婆罗门!此迦毗罗城三岐道处。有古佛塔。于中现有如来舍利。其塔崩坏。汝应往彼重更修理。及造相轮橖、写陀罗尼。以置其中。兴大供养。依法七遍念诵神。令汝命根还复增长。久后寿终。生极乐界。于百千劫受大胜乐。次后复于妙喜世界。亦百千劫如前受乐。后复于诸兜率天宫。亦百千劫相续受乐。一切生处常忆宿命。除一切障。灭一切罪。永离一切地狱等苦。常见诸佛。为如来之所摄护。

  婆罗门!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善男女等。或有短命、或多病者。应修故塔。或造小塔。依法书写陀罗尼。索作坛。由此福故。命将尽者。复更增寿;诸病苦者。皆得除愈;永离地狱、畜生、饿鬼。耳尚不闻地狱之声。何况身受!」

  时婆罗门闻此语已。心怀欢喜。即欲往彼故坏塔所。依教修营。时众会中除盖障菩萨。从坐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彼陀罗尼法。而能生长福德善根?」

  佛言:「有大陀罗尼。名最胜无垢清净光明大坛场法。诸佛以此安慰众生。若有闻此陀罗尼者。灭五逆罪。闭地狱门;除灭悭贪、嫉罪垢;命短促者。皆得延寿;诸吉祥事。无不成办。」

  时除盖障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佛说此陀罗尼法。令一切众生得长寿故。净除一切诸罪障故。为一切众生作大明故。」

  尔时世尊闻是请已。即于顶上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遍觉一切诸如来已。还归本处。从佛顶入。时佛即以美妙悦意迦陵频伽和雅之音而说曰:

  南谟飒哆飒 怛底弊 三藐三佛陀 俱胝喃 唎戍陀摩捺娑 簿底质多唎底瑟耻哆喃 南谟簿伽跋帝 阿弥多喻杀写 他揭怛写 唵 怛他揭多戍第

  阿喻毗输达 僧啰僧啰 萨婆怛他揭多毗唎耶跋丽娜 喇底僧啰阿喻 萨么啰萨么啰 萨婆怛他揭多三昧焰 菩提菩提 勃地毘勃地 菩驮也菩驮也

  萨萨怛南萨婆播波阿伐喇拿毗戍第 毗揭多末罗佩焰 苏勃驮勃第 虎噜虎噜莎诃

  佛言:「除盖障!此是根本陀罗尼。若欲作此法者。当于月八日、或十三日、或十四日、或十五日。右繞舍利塔。满七十七匝;诵此陀罗尼。亦七十七遍;应当作坛。于上护净;书写此。满七十七本。尊重法故。于书写人以香花、饮食、净衣、洗浴、涂香、熏香而为供养。或施七宝、或随力施。当持本置于塔中。供养此塔;或作小泥塔。满足七十七。各以一本置于塔中。而兴供养。如法作已。命欲尽者而更延寿;一切宿障、诸恶趣业。悉皆灭尽;永离地狱、饿鬼、畜生;所生之处常忆宿命。一切所愿皆得满足;则为已得七十七亿诸如来所而种善根;一切众病及诸烦恼。咸得消除。

  若人病重。命将欲尽。当为作方坛。于上画作种种形状。所谓:轮形、金刚杵形、蠡形、戟形、卍字形、莲花形。四角画莲。花上安瓶。瓶满香水。置于四角。布列香炉。烧众名香。以五色盛种种食及三白食(谓乳、酪、粳米饭)。复以五(各盛香花水及粳米)坛上供养。种种饮食盛满一器。及水一瓶置坛中心。于坛近边画作毗那夜迦像。顶上安灯。将彼病人在于坛西。面向此坛。盛一器食。对病人前。置于坛上。师要须清净如法。此病人七十七遍。令将死之人惛冥七日。命续识还。如从梦觉。若有护净。日别一遍。诵念此。满足百年。是人命终生极乐界。若一切时常念诵者。乃至菩提忆宿命。永离夭寿及诸恶趣。

  若复有人为于亡者。称其名字。至心诵。满七十七遍。若彼亡人堕恶趣者。应时即得离恶道苦。生天受乐。或称彼名。依法书写此陀罗尼。置佛塔中。如法供养。亦令亡者得离恶趣。生于天上。或复得生兜率天宫。乃至菩提不堕恶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佛塔。或右繞、或礼拜、或供养

中国佛教管理新闻

者。当得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一切宿障、一切罪业。悉皆消灭不至。飞鸟畜生之类。至此塔影。当得永离畜生恶趣。若有五无间罪。或在塔影、或触彼塔。皆得除灭。置塔之处。无诸邪魅、夜叉、罗剎、富单那、毗舍阇等、恶兽、恶龙、毒虫、毒草。亦无魍魉诸恶鬼神夺精气者。亦无刀兵、水火、霜雹、饥馑、横死、恶梦、不祥、苦恼之事。

  于彼国土。若有诸恶先相现时。其塔即便现于神变。出大光焰。令彼诸恶不祥之事无不殄灭。若复于彼有恶心众生、或是怨雠、及怨伴侣、并诸劫盗寇贼等类。欲坏此国。其塔亦便出大火光。即于其处现诸兵仗。恶贼见已自然退散。常有一切诸天善神守护其国。于国四周各百由旬结成大界。其中男女乃至畜生。无诸疫疠、疾苦、诤。不作一切非法之事。其余术所不能坏。是名根本陀罗尼法。

  善男子!今为汝说相轮橖中陀罗尼法。」即说曰:

  唵 萨婆怛他揭多毗补罗曳瑟 末尼羯诺迦曷喇折哆 毘菩瑟哆曳瑟 杜噜杜噜 三曼哆毗噜吉帝 萨啰萨啰播跛输达尼 菩达尼三菩达尼 啰伐啰曳瑟伐

  末尼脱誓 鹘噜止啰末罗毗戍第 吽吽莎诃

  「善男子!应当如法书写此九十九本。于相轮橖四周安置。又写此及功能法。于橖中心密覆安处。如是作已。则为建立九万九千相轮橖已。亦为安置九万九千佛舍利已。亦为已造九万九千佛舍利塔。亦为已造九万九千八大宝塔。亦为已造九万九千菩提场塔。若造一小泥塔。于中安置此陀罗尼者。则为已造九万九千诸小宝塔。若有众生右繞此塔。或礼一拜、或一合掌、或以一花、或以一香、烧香、涂香、铃铎、幡盖而供养者。则为供养九万九千诸佛塔已。是则成就广大善根福德之聚。若有飞鸟、蚊、虻、蝇等至塔影中。当得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若遥见此塔。或闻铃声、或闻其名。彼人所有五无间业、一切罪障。皆得消灭。常为一切诸佛护念。得于如来清净之道。是名相轮陀罗尼法。

  善男子!今为汝说修造佛塔陀罗尼法。」即说曰:

  唵 萨婆怛他揭多 末罗毗输达尼 健陀鞞娜伐 喇底僧塞迦啰 怛他揭多驮都达 达啰达啰 珊达罗珊达罗 萨婆怛他揭多 阿地瑟耻帝莎诃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自造塔、若教人造。若修故塔、若作小塔。或以泥作、或用石。应先满一千八遍。然后造作。其塔分量。或如爪甲。或长一肘乃至由旬。以其力及至心故。于泥等塔中出妙香气。所谓牛头栴檀、赤白栴檀、龙、麝香、金香等。及天香气。自作、教人。皆得成就广大善根福德之聚。命若短促。便得延寿;后临终时。得见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佛;常为一切诸佛忆念而与授记。生极乐界。寿命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岁;常得宿命、天眼、天身、天耳、天鼻;天栴檀香从其身出。口中常出优罗花香;得五神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若香泥。下至极少如芥子许。涂此塔上。彼人亦得如上所说大福德聚。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书写陀罗尼法。以清净心尊重、供养。如佛无异。于书写人亦增上供养。如前所说书印已。置于塔中及所修塔内。并相轮橖中如法成就。是人当得广大善根福德之聚。」

  佛说此陀罗尼印法时。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乃能善说此大陀罗尼印法。令一切众生皆无空过。获大利益。摄大福聚。乃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尔时众中天龙八部及诸菩萨、执金刚主、四王、帝释、梵天王、那罗延、摩酰首罗、摩尼跋陀、补那跋陀罗。及跋罗神、夜摩神、婆楼摩神、俱薜罗神、婆飒婆神诸仙众等。闻此法已。起厌离心。调伏柔软。生大欢喜。以大音声互相谓言:「希有。希有。诸佛如来!希有。希有。真正妙法!希有。希有。此陀罗尼印法!如来所说甚难值遇!」是时劫比罗战荼大婆罗门。闻此大功德殊胜利益大陀罗尼法印。即得明达法性。远尘离垢。断诸烦恼。灭诸罪障。寿命延长。生大欢喜。踊跃无量。令一切众生亦皆当得心意清净。

  尔时除盖障菩萨摩诃萨持一宝台。种种众宝间错庄严。以佛所严而庄严之。爱乐法故。供养如来。右繞三匝。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此大陀罗尼坛场法印甚难值遇!世尊说此一切众生妙法库藏镇阎浮提。令诸众生种大善根。施其寿命。消灭烦恼。我今亦当为令众生种善根故、供养一切诸如来故。今于佛前说自心印陀罗尼法。」即说曰:

  南谟薄伽伐帝纳婆纳伐底喃 三藐三佛陀俱胝那庾多设多索诃萨啰喃 南谟萨婆伐啰拿毗瑟剑鼻泥菩提萨埵也 唵 噜噜 萨婆阿伐啰拿毗戍达尼

  萨婆怛他揭多摩庾播剌尼 毗布丽 呢末丽 萨婆悉陀南摩塞讫栗帝 跋啰跋啰 萨婆萨埵婆卢羯尼 吽萨婆尼伐啰拿毗瑟剑毗呢 萨婆播波毗烧达尼莎诃

  「世尊!此陀罗尼是九十九亿诸佛所说。若有至心暂念诵者。一切罪业悉皆消灭。若有依法书写此。满九十九本。置于塔中或塔四周。有人礼拜及以赞叹。或以香花、涂香、灯烛供养此塔。彼善男女于现生中。灭一切罪。除一切障。满一切愿。则为供养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河沙等诸如来已。亦为供养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河沙等舍利塔已。是则成就广大善根福德之聚。

  若有比丘于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洗浴护净。着鲜洁衣。于一日一夜而不饮食。或时唯食三种白食。右绕佛塔。诵此陀罗尼满一百八遍。百千劫罪及五无间皆得除灭。我除盖障即为现身。令其所愿皆悉满足。得见一切诸佛如来。

  若有诵满二百八遍。得诸禅定。若有诵满三百八遍。得净一切障三昧。若有诵满四百八遍。得四大天王常来亲近。现身卫护。加其身心增大威德。若有诵满五百八遍。摄得无量阿僧祇不可量诸大善根。若有诵满六百八遍。便得此根本法成。为持天仙。若有诵满七百八遍。得大威德具足光明。若有诵满八百八遍。得心清净。若有诵满九百八遍。得五根清净。若有诵满一千八遍。当得须陀洹果。若诵满二千遍。当得斯陀含果。若诵满三千遍。当得阿那含果。若诵满四千遍。当得阿罗汉果。若诵满五千遍。当得辟支佛果。若诵满六千遍。当得普贤地。若诵满七千遍。当得初地。若满八千遍。当得第五地。若满九千遍。当得普门陀罗尼。若满十千遍。当得不动地。若复满十一千遍。当得如来地。成大人相。大师子吼。若复有人欲于现生。成就功德大利益者。应修故塔。诵、右繞满百八遍。心中所愿无不成满。」

  时释迦牟尼佛赞除盖障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佛教新闻软件下载

!汝能如是随顺如来所演法。而助宣说。」

  时执金刚大夜叉主白佛言:「世尊!此大王陀罗尼法。同如来藏亦如佛塔。世尊以此胜法镇阎浮提。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能于后时作大佛事。」

  佛言:「执金刚主!此大法若在世时。同如来在。以其能作佛所作事。少有所作成大福聚。况多功用所获善根!假使百千亿那由他沙诸佛说不能尽。佛眼所见不可为喻。不可量、不可说。」

  执金刚主言:「以何因缘少用功力成大福聚?」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得满足大功德聚。当依前法书写此四大陀罗尼法之王。各九十九本。然后于佛塔前造一方坛。牛粪涂地。于坛四角置香水满瓶。香炉布列以供养。盛香花、水、粳米。置于坛上。及三味食(乌麻、绿豆、粳米和煮)并三白食。各置瓶中布于坛上。种种果子数满九十九。并四种食。一切所须及诸香花皆置其上。以陀罗尼置相轮橖中及塔四周。以王法置于塔内。想十方佛。至心诵念此陀罗尼。」即说曰:

  南谟纳婆纳伐底喃怛他揭多俱胝喃 弶伽捺地婆卢迦三摩喃 唵 毗补丽毗末丽 啰伐丽 市那 伐丽 萨啰萨啰 萨婆怛他揭多驮都揭鞞

  萨底地瑟耻帝莎诃 阿耶咄都饭尼莎诃 萨婆提婆那婆诃耶弭 勃陀阿地瑟侘那 三摩也莎诃

  「应烧香相续诵此陀罗尼二十八遍。即时八大菩萨、八大夜叉王、执金刚夜叉主、四王、帝释、梵天王、那罗延、摩酰首罗。各以自手共持彼塔及相轮橖。亦有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河沙诸佛。皆至此处加持彼塔。安佛舍利。由加持故。令塔犹如大摩尼宝。是人由此则为已造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诸大宝塔。由此当得广大善根。寿命延长身净无垢。众病悉除灾障殄灭。若见此塔者。灭五逆罪;闻塔铃声。消诸恶业;舍身当生极乐世界。若有传闻此塔名者。当得阿鞞跋致。下至鸟兽得闻其声。离畜生趣。永不复受。当得广大福德之聚。

  若复有人欲得满足六波罗蜜者。当作方坛。先以牛粪涂。后以净土而覆其上。洒以香汤。滑净涂拭。五供养置于坛上。写前四种陀罗尼。各九十九本。手作小塔。满九十九。于此塔中各置一本。其相轮还置小塔相轮橖中。行列坛上。以诸香花供养。旋繞七遍。」诵此陀罗尼曰:

  南谟纳婆纳伐底喃怛他揭多 俱胝南弶伽捺地婆卢迦 俱胝那庾多设多索诃萨啰喃 唵 普怖哩 折里尼 折哩慕哩忽哩 社跋哩莎诃

  「若依此法而受持者。六波罗蜜悉皆成满。是则同造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河沙等七宝塔已。是则供养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如来应正等觉。皆以诸天大供养云、种种庄严诸天宫殿、诸天供具而为供养。彼诸如来皆悉忆念此善男女。令其当得广大善根福德之聚。若有于此王。如法书写、受持、读诵、供养、恭敬。佩于身上。以威力拥护是人。令诸怨家及怨朋党、一切夜叉、罗剎、富单那等。皆于此人不能为恶。各怀恐怖。逃散诸方。若有得共彼人语者。亦得除灭五无间业。若有得闻此人语声。或在其影。或触其身。令彼一切宿障重罪皆得消除。所有诸毒不能为害。火不能烧。水不能漂。厌祷邪魅不得其便。雷电、霹雳无能惊娆。常为诸佛而共加持。一切如来安慰护念。诸天善神增其势力。非余术之所能制。是故应当于一切处求此法。写已。置于当路塔中。令往来众生。下至鸟兽、蛾、蝇、蚁子。皆得永离一切地狱及诸恶道。生诸天宫。常忆宿命。至不退转。」

  尔时佛告除盖障菩萨摩诃萨、执金刚主、四王、帝释、梵天王等。及其眷属那罗延天、摩酰首罗等言:「善男子!我以此法之王付嘱汝等。应当守护。住持拥护。以肩荷担宝箧盛之。于后时中莫令断绝。应善执持。应善覆护。授与后世一切众生。令得见闻。离五无间。」

  是时除盖障菩萨、执金刚主、四王、帝释、梵天王、那罗延天、摩酰首罗及天龙八部等。咸礼佛足。同声白言:「我等已蒙世尊加护。授此法及造塔法。咸皆守卫、住持、读诵、书写、供养。为护一切诸众生故。于后时分令彼众生悉得闻知。不堕地狱及诸恶趣。我等为报如来大恩。咸共守护。令广流通。尊重、恭敬如佛无异。不令此法而有坏灭。」

  佛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坚固守护。住持如是陀罗尼法。」

  时诸大众闻佛说已。欢喜奉行。

  柒、袈裟功德

  1.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脱服、福田之衣。若有众生起一恶心。向三世诸佛、辟支、罗汉及着染衣人。获罪无量。所以者何?坏色之衣。是圣贤标式。若能发心。敬染衣人。获福无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2.龙得袈裟一丝。挂其门上。则免金翅鸟难。《释迦如来行迹颂》

  3.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剃须发求觅袈裟。遇得一片自系其颈。得免罗剎鬼魅之难。《地藏十轮经》

  4.有一猕猴见罗汉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繞比丘行。比丘定起为说三归五戒求菩提法。猕猴依教受已踊跃欢喜。缘树坠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补处菩萨为说无上道。从是以后值佛无数。于最后身。次弥勒后当成菩提。号师子月佛。《师子月佛经》

  5.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大悲经》

  6.五条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瞋。净口业也。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毗尼日用切要》

  7.若人持戒信心清净。知僧福田。为法衣故。施一直为作衣价。心常爱乐而生随喜。命终生林戏天。自在游戏。随意所至。若生人中。神德自在。若有众生心有净信。为比丘僧染治袈裟法服。命终生彩地天。与诸天女五欲自娱。饮食甘露无有醉乱。从天命终得受人身。人所爱敬。《正法念处经》

  8.「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过海剎那时。赴感应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三时系念佛事》

  ◎袈裟五德

  9.释迦牟尼佛昔于过去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我成佛时。令我袈裟有五功德:

  一者。我成佛已。若有众生入我法中出家着袈裟者。或犯重禁。或犯邪见。若于三宝轻毁不信。集诸重罪。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于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佛、法、僧。如是众生乃至一人必与授记。于三乘中得不退转。

  二者。我成佛已。天龙鬼神、人及非人若能于此着袈裟者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其人若得见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于三乘中。

  三者。若有众生为饥渴所逼。若贫穷、鬼神、下贱诸人。乃至饿鬼、畜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饮食充足。随其所愿。疾得成就。

  四者。若有众生共相违反。起怨贼想。展转诤。若诸天龙八部、人及非人共诤时。念此袈裟。寻生悲心、柔软之心、无怨贼心、寂灭之心、调伏善心。

  五者。有人若在兵甲讼断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辈中。为自护故。供养、恭敬、尊重袈裟。是诸人等无能侵毁、触娆、轻弄。常得胜他过此诸难。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圣功德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现在诸佛。于未来世不成菩提作佛。《悲华经》

  10.若天、若夜叉、若罗剎、龙、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鸠盘茶、毗舍遮及余世人。交阵时。能念袈裟者。令彼众生得悲心、软心、无怨心、净心、随用作心。众生若于战、若于诤讼。为护身故。尊重、恭敬、供养袈裟。常持自随者。令彼众生所在常胜。无能陵者。从战、诤讼安隐解脱。

  《大乘悲分陀利经》

  11.袈裟十利:

  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九者。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12.佛告舍利弗言:「若修行大菩萨满于世间。于诸众生每日授与袈裟衣服。于意云何?如是施者是善清净施。不但为初修行菩萨初心发起无上菩提心故。从此之后则成最上。修行菩萨而堪净受如是衣施。若初修行菩萨每日于他受净脔食。积如须弥。而堪净受。不为修行菩萨初心发起无上菩提心故。从此之后则成最上。」《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13.《贤愚经》云:「染色之服皆是三世贤圣标式。其有众生剃除须发着染衣者。当知是人。不久当得解脱一切诸苦......」因此。袈裟亦称为「解脱服」。

  14.袈裟云何又称调伏衣?「律名为调伏衣。故文云:结使已调伏。乃应披袈裟也。如经中。内起瞋心。外着袈裟无不息灭是也。」《释门章服仪》

  15.供养袈裟的功德有八项:皮肤发光、皮肤光滑、皮肤柔嫩、无病、肤色金黄色、身体庄严漂亮、衣食无缺。高贵衣服皆拥有、入涅槃时可进入四禅。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10226325452.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建造佛塔的功德和利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509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