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4-26 01: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

  香之源头甚久。佛教以前便有烧香记载。在印度古时还有专门之香神。称不“达”。内地的香史发展主要经过原始初期。普及到民间这三个阶段。西藏地区香史发展也大互致相仿。隋唐之际。汉地香业已走向高度发达。藏地是自唐开始逐步完整地显示出造香术发展状态。到元朝之际已成辉煌。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灿烂的香菜俗文化。早在远古时期由于祭祀天地神灵的需要。高原先民创造性了煨桑习俗。这种焚香祭祀活动在长期的演变中显得日益丰富和相对子规范。並与后来的佛教仪轨相融合。形成了完整而独具藏地色彩的体系。除外来佛教经典《戒德香经》、《苏悉地经》、《大日经》、《首楞严三昧经》、《维摩法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要》、《大宝积经经》等的影响外。还产生了许多藏传佛教的祭祀书典。这些书典也被称为“煨桑文”或“煨桑书”。

  关于“煨桑”的起源。根据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祭祀文献(在藏族社会流传极广)宁玛派的《献供焚香祭》(莲花生大师著)记载、称其“源自于天”事实上可以追溯到佛教传人之前的时代。“煨桑”是高原先民同高高在上的神灵间沟通的方式。他们认为袅袅而起的香烟直达天之极深处。飘至神灵居住的地方。可以将人间的美味

佛教界 净空 新闻联播

传递其所在。煨桑所焚之柴是有选择的。一般是焚烧柏枝、巴里(一种植物)、糌粑或其它食物和供品。

  “桑”在藏语中意味着净化。同时“桑”也有祭祀献供之意。甚至在藏语中“煨桑”成了祭祀神灵的代名词。而今藏族民间的煨桑习俗虽然已是佛教之味郤依然长盛不衰。几乎家家每天早上都要举行“煨桑”活动。就藏族人来说。神被基本认为是闻香即可。而非象人一样必须用食物来填充。

  煨桑与佛教溶合后。就把它的净化环境、削除邪气与秽气、净化心灵等功能发挥得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用袅袅香烟送去人们对神佛的祭品早就成了藏族百姓每日的功

佛教方面的新闻

课。煨桑即是祭神供佛。这种思想自古延续至今。佛香在西藏的传入。有记载的历史大多都认为是

佛教沙陀区新闻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据说在桑耶寺的修建过程中。由于遭到吐蕃鬼神的破坏。白天修建的石墙之类。到了夜间就被破坏等等。更为严重的是各种疾病开始到处流行。于是君臣商议后。请来了密宗大师莲花生大师来镇伏鬼神。莲花生在桑耶地方建金刚撅壇城。并用燃香烧桑等活动和仪轨制造神秘而特殊的环境氛围。降伏了吐蕃一切鬼神。向佛法僧三宝献了包括香供在内的供养。向一切神、护法、地神、龙神(鲁神)、念神献了供品。这才得以全面完成桑耶寺的修建工程。后来还演变出了藏历五月十五的世界焚香节。这个月的十五日。称为“卓林吉桑”。意思是“南瞻部洲焚香祀诸神的美好日子”。相传这个节日始于公元 8 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代。赤松德赞为祝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使雪域大地一派祥和、吉祥而进行的赞美活动。当时。他下令在海布日神山之巅砌一巨大香炉。亲自焚烧香草香树。祭祀天空、大地和江河里的一切神灵。烟云袅袅。与蓝天丽日相接。艳阳照射。如彩虹蔽日。大有弥漫世界之势。故有“南瞻部洲焚香日”的美誉。后来。这一活动遂演变成一宗教节日。这一天拉萨的居民身着盛装。到大昭寺和其他寺庙楼顶祈祷。到附近山头、河岸高处烧香。人们还对神呼喊。祈求他们赐予人类幸福和繁荣。

  此被认为是佛香出现在西藏的似乎较确切说法。但真正造出藏香的却是吐蕃七贤之一的吞米·桑布扎大师。大师幼年即被松赞干布送往印度等地学习。学成归来后。除创制了藏文、翻译了佛经。还在现今尼木县吞巴沟发明了水磨香车。研制出了真正的第一代藏香。彼时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除佛经外。藏族的大小五明学说中和《四部医典》等等古籍中都对藏香的配方、生产方式、藏香的使用等都有很详尽的描述和记载。

  其后。在历代僧俗大众的努力下。藏香发展的十分丰富而成熟。各类香品一应俱全。有药香、熏香、水香等等。至元以降藏香生产技术十分发达。据说可生产各种燃后显出祥瑞符号的香雾。并能有效控制香雾的升降。有一种藏香飘至人的鼻端便停止上升。煞是奇妙。但这些造香术已失传。由于藏传佛教和藏香的药用功能。旧

佛教论坛首场新闻

进西藏地方政府对藏香生产机构管理极为严格。不可随意造香。并有专门机构管理此事。每年都要检查藏香的生产作坊及产品质量。藏香使用范围也逐步明晰。达赖喇嘛、西藏地方政府祭祀仪式、各寺庙宗教活动、大型宗教及民间活动。使用都有明确的定制与分类。产生了相应的等级制度、礼仪和完整的藏香文化随着藏香的不断发展要。完整的香具也开始诞生。其最早的发端也在千年以前。藏族香具先有土石制成和砌成的香炉。而后逐步发展到陶制香炉。才逐渐演变成金银铜铁木瓷等。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室外大香炉在赤松德赞时期已产生。“世界焚香节”也源于此时。说明那时藏传佛香文化已很发达。迄今品种已不可胜数。最有特点的是各种金银铜和土陶等材料制成的香具。山南、日喀则等地金银铜香具。仁布等地玉香具。敏竹林寺、塔巴地区的陶香具等等。都是名品。同时也诞生了独特的香具审美情趣。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藏香美学流韵。极强的美学追求。

  藏香发展到现在。品种虽数以百计。其药用功能也越发显著。但历经千百年不衰的最经典品牌却依然是著名的西藏三大名香:用于布宫的圣香敏竹林藏香、广泛用于民间的尼木吞巴藏香、寺庙喜用的噶丹地区的噶丹熏香。新创品牌中。以西藏藏医学院的藏香较好。完整的焚香礼仪和藏香文化。藏密中的供香仪式就极其独特而严格。

  藏传佛教对神灵有独特的焚香方式和仪轨。通过这些仪轨。人们同超自然的力量进行对话、沟通。求得人与神灵间的和平共处。以祈福求助与神对人的保佑和凭借神佛实现自己的愿望。供香主要在寺庙与家中佛龛前进行。这几乎是每天必做的佛事活动。的确。香已经完全渗透内化到了藏人

千山佛教新闻视频

的精神之中。这种渗透是那样的深远。也就难怪世事变迁而熏性不改了。所谓“无限心意善怀。寓寄一柱烟中”便是最好的写照。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5/12393132901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西藏佛教焚香源流的艺术文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5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