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
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
佛陀的教法历久弥新。佛教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普光明殿。面对前往参加佛诞庆典的各界数千群众讲了佛教的八大特色。十年来。在不同场合我曾经数次提到过这些观点。今天因缘难得。有来自六祖故乡的莘莘学子。也有来自各地爱好佛法的学界知音。所以不揣陋劣。重温旧话。聊作供养。
佛教就其广义的概念来说。大体上应该有以下八大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教主人格的庄严性
佛。首先是人不是神。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这种觉悟。包括自觉、觉他、觉满三义。自觉:佛陀自身没有迷惑了。是一位大彻大悟、众苦永灭的人。觉他:佛陀在自觉的基础上。以自身为榜样。宣示自身觉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那些希望求觉悟、证解脱的人。觉满:自觉觉他、自悟悟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修行圆满究竟。没有盲点。没有误区。方可称为三觉圆满。佛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觉圆满。方可三德具足。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以三德为本。三德以三身为依。佛以具三德、证三身、圆三觉。故有种种殊胜的身心特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十种力量、十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德性和特质。无不显示佛陀人格的庄严崇高。
第二个特色是:教义体系的完整性
佛陀以所证真理之甚深广大智慧。开示一乘、二乘、三乘、五乘教法。随众生因缘和根机。各得受用。佛法具有普世精神。像春风和雨露。普度一切众生。充分显示佛教教义体系的完整性。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都
第三个特色是:教团组织的稳定性
佛教的教团。是由信奉佛法、修学佛道的四众弟子或七众弟子所组成。教团肩负着传承教法、发展信徒、维护教义的纯洁并契理契机地阐扬佛陀教义的使命。使之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发扬光大。教团的组织形式和使命。历时2500多年。稳定完善。形成佛教的一大特色。教团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应该归功于教法的完善和教制的严肃。这是佛法的生命。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此有所忽视。
第四个特色是:教化目标的利他性
佛陀的教化、佛教的传播。唯一的目标是利益众生。《法华经》说:释尊在此世界修成觉者。一大事因缘就是使迷惑的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何为佛之知见呢?佛之知见就是觉悟真理的大智慧。众生之所以有苦难。就是因为缺乏智慧、不明真理。帮助众生开智慧、明真理、证菩提。是佛教教化的崇高目标。佛教没有教团自身的利益。只有高扬彻底的利他精神。
第五个特色是:终极关怀的圆满性
终极关怀。即是佛教所强调的生命解脱或生命净化。终极关怀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问题。一切宗教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佛教自然也不例外。佛教有一句名言:“关闭三途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第六个特色是:佛与众生的平等性
唐朝六祖惠能初到黄梅拜见五祖弘忍时。有一句名言:“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普通人的身体与和尚的身体有别。佛性岂有差别。”佛与众生。只有迷悟的区别。没有不可逾越界限。一念悟。众生就是佛;一念迷。佛即是众生。众生与佛。一体无别。平等平等。众生与佛平等的理念。如同暗夜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千千万万苦难灵魂提升人格、开发智慧的道路。这是信念的导向。这是力量的源泉。
第七个特色是: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佛陀的心量。有如虚空。含容万物。包容一切。所谓“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寥寥十六个字。正是对佛陀博大心怀的描述。佛教对其他文化都能尊重包容、和平共处。佛教传到中国。同中国固有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和谐共存。并且相互激扬、相互吸纳、尊重包容。使佛教在中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思想特色的中国佛教。创造了外来宗教传播、外来文化传播既本土化又不失其原质的成功范例。为人类宗教文化在和谐的氛围中传播垂范千古。
第八个特色是:不同时空的适应性
佛教流传至今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和佛教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现状证明:佛教教义的圆满性和圆融性。具有不可摧毁的生命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5/12445932917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净慧法师:佛教最显著的八大特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