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发布会现场
楼宇烈发表讲话
2014年6月9日上午10时。由大公报大公网发起。联合人民政协网等多家新闻机构举办的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华寺院公荐活动正式启动。本次公荐活动将以梳理展现两岸四地寺院“文化特色”为核心。不涉及宗教教义教规等内容。通过公众推荐、专家评委点评等方式推荐出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三家寺院。着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等来自海内外嘉宾云集北京。共同见证了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华寺院公荐活动的启动。以下为楼宇烈教授的讲话全文。
佛教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虽然我们说佛教是外来的。但经过两千多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已经完全本土化。并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文化的发展。在今天达到有史以来另一个高峰时期。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断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儒、佛、道三教构成的。那么在这个三教中间。儒家是首当其冲的受到了社会的批判。我们知道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一个矛头就是针对儒家。打倒孔家店。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对于儒教又重新思考。重新对它评价。但在整个社会中。对它100年来所形成的误解和成见。很难一下子就消除。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儒家也没有一个实质性的载体。都是一些各方面研究、游荡的学子而已。
那么道。“道”在某些方面。我们现在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在三教里面。当前来讲。佛教应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所以它成为承担起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它有载体。有大量的住持僧。出家人。也有大量的寺庙。有实体的载体。又有相当广大的信众。在各个方面给予佛教文化以支持。也有很强大的经济方面的力量。而佛教跟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又把中国文化的儒、道两家精华的东西也都吸收在佛教的文化里面。
佛教是一种人文宗教 不是神文宗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释、道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部分。来充实和发展自己。所以佛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所谓的佛教。它跟整个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这么一种文化载体。我们今天也不能简单的把佛教看作一种单纯的信仰。或者单纯的宗教信仰。近百年来我们对宗教有很多的误解。因为我们拿西方基督教的模式。作为宗教模式的样式来判断一切宗教现象。其实基督教这种文化只是宗教文化的一种样式。它不能够代表所有的宗教文化的样式。那么佛教就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种宗教。它跟西方基督宗教这种神文精神的宗教文化现象是不同的。
在近代。康有为提出要以孔教为国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在一个打倒孔家店这样的氛围当中。他的提倡怎么可能得到一个社会的共识呢?无独有偶。当时的另外一位大学者。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倡要以佛教为国教。当然由于我们拿西方基督宗教的模式。作为宗教的标准。那么他的说法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但他指出。佛教是一种无神的宗教。这个揭示了佛教最根本的本质。因为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当年创立佛教是在一个有神信仰的文化环境中创立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命运是由神决定的;而释迦牟尼针锋相对。他所提出来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宇宙不是神创造的。是因缘聚会的产物。是一种自己生成、缘起的理论。根本否定了造物主创造世界这样的观念。
释迦牟尼还提出。人的命运也不是由神来决定。而是由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所决定。所谓因果业报。你造什么样的业。就种下了什么因。因此你就必然要受什么样的报。受什么样的果。所以佛教根本的理论。世界是自然缘起的;命运是因果业报的。是自作自受。不是神来决定的。所以他强调我们人要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宇宙。认识人生。然后来超越生死所给我们生命带来的种种苦难。所以佛教是一个自我解脱的宗教。它是人文的精神文化。宗教并不只有神文的宗教。也有人文的宗教。我们北大宗教文化研究院就办了一个刊物。这个刊名就叫《人文宗教》。
我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这样一个宗教的不同样式。不同精神。而佛教这样一种人文的精神。跟中国的整体的文化:儒、道两家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儒家强调道德的自觉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天命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而是靠我们的德行来提升、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社会。“黄天无亲。唯德是辅”。没有德就得不到天道。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就能够得到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永远是如此。
寺院公荐活动有助于充分显示佛教文化
对于我们儒家的“成圣”。靠自己德行的
我们把宗教场所。佛教寺院变成旅游景点。这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因为变成旅游景点了。就把它的文化功能给淹没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想。将来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遗憾。也是很大的缺失。佛教要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来作为它主要的社会功能和责任
人间佛教的理念。现在基本上是两岸四地佛教文化的一个共识。那么所谓的人间佛教就要为我们落实佛教为社会服务这样的功能。而佛教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我想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文化的传播。所以通过这个活动。希望不断让人们来学习我们这些有影响力的寺院。
全国寺院
希望以后入围的寺院越来越多
我预祝我们这次公荐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而且也希望一届一届的办下去。因为我知道这个是三年一评的。这个很好。因为三年我们既可以督促一些已被公荐出来的寺院能够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鼓励那些还没有公荐为有影响力的寺院不断提升自己。将来也会进入到这样的名单里去。
我们这次准备公荐五十三个。相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意义很好。将来肯定也会有调整。有的寺院可能继续保持它的影响力。也有一些可能懈怠了。可能要更换。但是总体来讲。我希望不断增加。第一次五十三。第二次我们调整以后还要增加一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很好。我们如果有&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6/13204132980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楼宇烈: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