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4-23 02: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

  由大公报大公网发起。联合人民政协网等多家新闻机构举办的首届最具影响力中华寺院公荐活动于2014年6月9日上午10时正式启动。来自海内外各界学者、嘉宾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共同见证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本次公荐活动不涉及宗教教义教规。分为公告、公荐、公鉴三个阶段。将通过公众推荐、专家点评等方式推荐出最具文化、公益、建筑、教育、禅修、国际、发展七个方面影响力的五十三家寺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王霁教授在发布会上发言致辞。他认为现阶段青年人素质令人堪忧。并希望探索教书育人新途径。王霁教授认为。寺院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对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他建议公荐寺院并不是为了鼓励香火道场。而是为社会树立一个示范。对净化人心、净化社会起到导向作用。以下是发言全文。以飧读者。

  青年人思想素质堪忧 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

  因为我多年在人民大学教书。跟青年人接触的比较多。我想。从这个话题说起。我们大学的学校里面。多年的德育工作强调教书育人。现在大家知道。对中国教育的评论很多。褒贬不一。我也不想全面评述这个问题。但是我多年在人民大学工作。复校以后进入

佛教职业教育新闻

人民大学学习。从本科一直到博士。后来留校教书。至今有40来年的时间。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我们的大学德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失败的。十八大政治报告重新提出来。我们要把立德树仁作为全部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今天我们看到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生。我们青年人的思想素质令人堪忧。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应多方面探讨教书育人的途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我这几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关于文化育人。

  培养一个人。培养他的品行。恐怕不是靠灌输式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应该多靠这种寓教于乐。靠体验式。靠学生心灵的碰撞来解决。由这样。我想到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寺院给人以文化的感染力

  上周在台湾访问。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很多方面比大陆好得多。所以你看人的素养和素质。别的不说。年轻人我觉得非常好。就顺着这个文化的传承。文化育人的功能非常重要。长话短说。我听到大公网联合多家新闻机构做最具影响力的中华寺院的公荐活动。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中国化的佛教传承。用文化来育人。它需要一种载体。它不是靠口头讲。需要走进寺院去真正感受这种文化。

  中华文化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其实破坏很多了。但我们佛教的寺院。在大陆上应该还是很多。在北京生活60多年。北京的佛教寺院保存的非常不错。我从年轻的时候。也接触北京寺院。走进佛教寺院之后确实给你一种文化的感染。进去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佛教寺院。规模宏大的佛教殿堂。宫殿建筑。可以看到殿堂里面这种气势轩昂的佛教塑像。印象最深的是北京香山植物园里面的卧佛寺。是楠木木质的;还有就像寺院里面美轮美奂的壁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法海寺壁画。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殊菩萨的壁画。文殊菩萨的服装好像飘起来的感觉。另外。佛教寺院里面。现在还保留下优雅的佛教音乐。因为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对这些多少有些接触。新北京朝阳门内南小街著名的寺院里现在还有这种佛教音乐的传承。这就是佛教寺院给人一种文化的感染力。

  寺院公荐活动对净化社会 净化心灵有很大作用

  回到今天。我们需要传承什么。我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因为最具影响力寺院有多方面。有建筑的。有其他方面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从文化育人角度讲。佛教它具有教化的功能。佛教不仅是出家人。因为我们并不想做出家人。我们也不想当佛教徒。但是佛教不仅仅是对出家人。佛教是“教育”。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教化。

  我想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提倡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历代统治者都是封建统治者。但是很多有远见的统治者。都提倡宗教这种精神。因为它对人民的教化作用非常强。所以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是可以把佛教寺院理解为学校。就是刚才我讲。我觉得它首先是一种艺术教育。进去之后让你对佛教。产生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对自己的心灵净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可以在寺院研修佛教的教义和经典。我们虽然不想出家。不想做佛教徒。但是像楼教授的讲话。佛教的人文精神。通过我们进入佛教寺院之后。可以有很深的感受。中国宗教其实可以说是三教合一。少林寺墙上最著名的一幅画。就是三教合一的一幅画。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虽然不同。但是有一句话概括。叫做“三教虽殊,同归于善”。

  中国市场经济之后。商业化可以说无孔不入。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提出文化复兴。确实有经济基础。如果经济不发展。人们连吃饱都没有吃饱。那还谈什么精神。但是发展经济。也不能把商业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刚才林总在谈话中。现在我们的一切运用都是商业关系。我们的夫妻关系也变成利益关系。商业关系。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交易关系。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我们年轻人一进入社会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亟待要净化社会空气。要弘扬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我们的佛家文化。

  我知道佛教文化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觉得就是对我们年轻人很好的警醒。另外现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可以搞。所有的国家都要走市场经济这条路。而且

中华网佛教新闻

市场经济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市场经济不是一定要损人利己。如果全变成损人利己。实际上也利不了己。因为佛教讲。既要渡己。又要渡人。你只有渡人才能渡己。儒家也讲。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做企业也可以。现在青年人毕业都不是分配工作了。都要创业。但是你搞企业的时候。不能用假冒伪劣商品去搞企业。你搞假冒伪劣商品是坑害别人。其实大家都搞这些假冒伪劣。最后坑害的是他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在市场经济中。你是供给者。实际又是物质的需求者。你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最后要回到你自己的头上来。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佛教的精神。就是三教合一这种让人抑恶扬善的精神。现在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大公网抓住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关于文化传承的载体——寺院。以它作为一个突破点开展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本身是一个形势。我觉得它公荐

五台山最新佛教新闻网

出寺院以后。对净化人的心灵。净化社会空气。恐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寺院公荐不是鼓励建香火道场 而是起示范作用

  这几年以来。大陆的这种宗教热。尤其是佛教热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到无锡去看灵山大佛。各地都在争建佛教的大佛。你要建一个高的。我要建一个比你更高的。这个好像就是在恢复中华文化。现在我们到各个寺院去看到香火很旺。刚才游大师讲的我们的评选。我们肯定不是要增加香火道场。因为现在老百姓去寺院。是求愿去了。求什么愿呢?其中一个就是要保他发财。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在他企业开张的时候。他都要到寺院去。或者来请来什么。我觉得这个就目的不纯。这不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的本来的精神是什么?它让你做善事。要自净其意。要做善事。当然佛教的最终理想是成佛。就像道家的理想是成仙。但它你成佛成仙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为善。

  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佛教的人文精神也有一个问题。涉及到我们评选工作的导向。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应当把这个导向问题给它特别的明确。我们要引导不是要做形式上的这种所谓的文化的弘扬。其实。中国有这么多的

江西佛教最新新闻

寺院。我想能够评选出多少家来。都是很容易的。因为很多寺院建筑等等各方面都很好。我们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把我们这种规范树立起来。就像刚才游大师讲的。起到我们所希望的示范作用。不是让它做得最大。形式上最轰轰烈烈。而是说对我们年轻人心灵的净化。对社会空气的净化能起到导向作用。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功留后世。意义重大的事情。我觉得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对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各位。

原文出处:

以上是关于「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王霁:寺院是一所心灵学校 望探索育人新途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3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