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苏州作《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苏州作《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济群法师在苏州作《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
六
济群法师在众人期盼下入场。全场起立。以恭敬虔诚之心恭迎法师入座。讲座中。法师解释了《心经》的名称;讲解了心经的内容。开示众人《心经》蕴含了多大的智慧。三世诸佛皆因般若波罗蜜多最终成就;该如何观修《心经》。鼓励学员修学佛法并将空性智慧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现场最小的听众约六岁。和妈妈一同来。听得聚精会神。不仅遵守现场秩序。并且非常认真地坐在妈妈身边聆听开示。有许多学员提问。法师不厌其烦地为大家一一讲解。让每个提问者都能释疑解惑。佛法的智慧和力量真是令人叹服。大众在济法师的开示后。对佛法生起强烈的渴求。坚定了学习佛法的信心。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佛教般若系统的典籍。与《金刚经》一样。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心经》仅260字。却浓缩了600卷《般若经》的精髓。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是修学佛法必不可少的经典。
【在此岸】
“就像房间灯一关。你就会胡思乱想。让你长时间呆在这里。就会制造恐怖气氛。浮想联翩。”法师说。缺乏般若智慧。如同在漆黑的房间。会给我们带来认识上的迷惑。以及执著产生的痛苦。
我们想要没有烦恼和迷惑。就要“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什么是没有智慧?准确地说。就是没有让般若智慧产生作用。不能拥有认识人生的般若智慧时。我们感受的就是迷惑和烦恼。
【到彼岸】
何以到彼岸?般若为舟。般若乃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波罗蜜是度。意为度过烦恼和生死瀑流。即到彼岸之义。
我是谁?身体、身份、名称、想法、青春、美貌。财富、事业、地位?这是“我”吗?法师开示道:现在的人往往会把这些当做是“我”。事实上。它只是缘起的假相。只是和我们有暂时的关系。都不能代表“我”的本质。
“我们丢失了真正的‘我’。就会向外寻找依赖。并把这种依赖看做实在的。从而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观自在”。《心经》给我们提供的是空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为了扭转世人对“有”的错误认识。我们执“有”为实在。这“有”就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其本质是空无自性的。
“但一说到空。一般人就害怕。以为是什么都没有了。因为我们对‘有’的执著。让我们对‘空’非常害怕。其实。佛教所说的‘空’。不是要否定‘有’的存在。而是要否定我们附加在事物上的错误认识。”“有”是缘起有。是假有。虽然是假名安立。却不碍假相宛然。般若要否定的。是我们对事物牢牢执著、执为实有的错误认识。
《心经》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就是有空不二。彻悟有的本质。透视其虚幻、无常、无自性、空的本质。就不会因为&
【无上法门】
法师经常说。现代人很累。就在于缺乏休息的能力。《心经》的般若智慧。是佛陀为我们直示的究竟核心。开启般若法门。能彻底解除烦恼。度一切苦厄。如果我们能按《心经》开显的修行理路。不断做观照般若。内在的迷惑烦恼就会随之减少。最终契入实相般若。
通过法师深入浅出
【济群法师法语】
没有正念。生命就会在妄想中消耗殆尽。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就在于没有休息的能力。
很多心理疾病是来自过分的贪著。还有很多心理疾病来自过分的瞋心。而根本都是来自于痴。
现在这个世界太吵了。因为人的内心都太躁动了。涅槃就是把内心的颠倒、梦想、牵挂。把一切的一切平息下来。进入高度的安静。所以。涅槃会让我们源源不断地产生喜悦。《心经》就是通过空的智慧。让我们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文 / 慧参 图 / 木谨、慧慈)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6/100709330034.html
以上是关于「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苏州作《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苏州作《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