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
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根据《佛祖统纪》的记载。梁武帝首次根据《佛说
在佛学里叫做“僧自恣日”又叫做“佛欢喜日”。
《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
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
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8/07560633225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