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4-20 00: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

2014年8月1日晚。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方丈妙江法师为第十届清凉之旅夏令营营员开示学佛心要并答疑。勉励大家在七日中清净学修。将烦恼留下。将智慧带回。

法师讲道。

中国佛教桌面图片新闻

今晚让我来讲开示。“开示”是开示如来知见。谈不到。我只能是开讲。万事开头难。我给大家开个头。开个场面。

夏令营安排七天时间学修体验。七这个数很重要。历书中。七是一个计量单位。每月二十八天。合二十八宿。分四个七。西方讲星期。也是一个七。我们安排七天的学期。代表有始有终。自始至终。善始善终。因为人一生从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一段一段。往生以后。也是讲七。可以说从生至死都在&ldq

中国佛教新闻发言人

uo;七”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讲。父母怀胎

2016年佛教新闻

的过程。也是49个七。生命是从七开始的。

大家来五台山一趟。也不容易。有的方便。有的不方便。来了。就要断疑解惑。这是文殊道场、智慧道场。能为大家开疑、解惑。

妙江法师开示:留下烦恼。带回智慧

妙江法师为营员开示学佛心要并答疑。每天了生脱死

我讲话。大家听不懂。听不懂是因为时间短。一星期不懂。留下来。一个月、一年。慢慢就懂了。大家初次来。比较生疏。慢慢就熟了。就懂了。从不懂到懂。不熟到熟。从不知到知。学佛也是这样。我到五台山三十五六年。五台话还不能完全懂。学一个地方。必须懂他的话。文殊菩萨是五台山

佛教人物新闻

的。

佛经讲“如是我闻。一时”。这是讲空间、时间。我们读不懂佛经。是因为达不到“一时”。“经念万遍。妙义自明”。有一个努力的过程。

这几天。离开烦恼。把身心放下。以前有位老法师讲。来朝五台山。进山的时候把你的名利、身份、官位、官差都放在门外。清清净净地来朝拜。走的时候再带回去。大家把烦恼放下。清清净净。清清白白。这样就能得到菩萨加持。《佛说阿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he

惠州佛教新闻

llip;若七日一心不乱”。放下大“我”。七识的“我”。就能找到大光明的“我”。大光明的“我”找也找不到。找不到是因为虚名假相。我们生来有个名字。大了又有个名字。我们看这个世间的都是假相。所以我们有烦恼、生死。所谓了生死。就是生了今天。死了昨天。今天就了生脱死。每天的烦恼都了了。就像扫雪。不断地扫。每天扫了没有。干净不干净。自己检查。

妙江法师开示:留下烦恼。带回智慧

开示之后法师慈悲问答

学佛从人间生活下手。学习人天的规矩开始。从衣食住行开始。没有贪心。就没有烦恼。通过这几天。把贪嗔痴的重担卸下来。打下去。就能得到清凉。得到清净。

“大众熏修希胜进”。大家是同参。就共同学习。学习各自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就能长进。回去的时候。把烦恼留下来。把智慧带回去。

开示之后。法师又慈悲答问。为营员讲解竹林寺历史、五台山的殊胜以及回答出家功德、如何护持三宝、怎样一心不乱等问题。

大众饱餐甘露。感恩受用不尽。(文、图:清凉)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8/11510433230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妙江法师:留下烦恼,带回智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393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