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4-19 02:0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

  一、显密的相同点

  讲加行的时候强调过。一个凡夫从现在到最后成就之间有三个阶段:一、放弃贪图世间的安乐。建立出离心;二、放弃自私。建立菩提心;三、放弃我执。建立无我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显宗和密宗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讲过。从外加行到内加行的系统修法。显密都必须修。凡是大乘佛法都要修出离心与菩提心。无一例外。虽然修

杭州佛教新闻头条

法上的名词有些差别。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样的。无论是修显宗、密宗、禅宗或凈土宗。都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连这个最基础的修行都没有。那还念什么佛?修什么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念佛、打坐。才是真正的净土宗、禅宗。

  禅宗为什么不讲这些加行的修法呢?众所周知。禅宗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其根机都已非常成熟。所以他们能开悟。我们在六祖惠能的传记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不识字。但根机却已相当成熟。当他依止五祖学习时。并没有学很多经论。也没有花很长的时间修行。只是在后院里干活儿。八个月后觉得机缘成熟了。五祖就给他讲《金刚经》。而《金刚经》中关键的一句话就能让惠能大师彻底开悟。他没有修加行。但不是不需要加行。修加行的结果就是要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他都已经有了。

  就像秋天的花或树叶。只要一阵轻轻的风就能吹落;而春夏时节。即使刮更大的风。树叶也不会掉下。同样。人的根机成熟后。一句话也能让他明心见性。六祖听的和我们念的《金刚经》完全一样。他因一句话就可开悟。我们却没有。这就是因为根机还未成熟的缘故。所以。我们就需要修加行、正行这些系统的修法。

  对修禅的人来说。六祖惠能大师的南传教派当然是最殊胜的。但针对现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神秀大师的北传教派可能更合适。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地修。最后才达到禅宗所讲的那种境界。惠能大师则不强调前面的部分。而只讲最高境界。所以禅宗虽然不说。但实际上也需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

  净土宗最关键的一部经典。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这是一部显宗的经典。同时有汉藏文两种译本。但都是从同一部梵文版翻译过来的。经里讲:如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远离两个违缘。并具备四个条件。就违缘来说。第一要远离造五无间罪;第二要远离舍法罪。阿弥陀佛也讲了。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可以如愿。唯有造五无间罪与舍法罪的人无法往生。其它的如杀生、偷盗等或更严重的罪业。经由虔诚念佛的过程。则都可清净。但这里讲的两个违缘。即使念佛也无法消除。所以必须要远离。

  再讲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一、要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二、要广泛积累资粮;三、要发菩提心;四、要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些条件下一心不乱地念佛。就可往生极乐世界。这里并不是不强调菩提心。而是在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一心一意念佛。

  当然。出离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佛说阿弥陀经》讲: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会贪图世间的圆满。如不能放下这个贪欲心。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个贪欲念头本身。就是一种阻碍。贪欲不灭。往生极乐世界的念头就不起。就算生起也不是很强烈。所以。也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由此可见。禅宗和净土宗都一样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凡是大乘佛教。在这点上都没有任何差别。这是第一个相同点。

  第二个相同的是证悟空性。往生极乐世界后。也要证悟空性。而且。如果不证悟空性。也就无法明心见性。更不能证悟密宗的境界。此话怎讲?现在念佛时是个普通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如是正常的往生。就能立即明心见性。立即开悟。也就是登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现在虽是普通人。往生极乐世界后一见到阿弥陀佛。当他将手放在我们头上加持时。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资粮相结合。就能使我们立即开悟。开悟的程度就是到一地菩萨的境界。所以念佛也能间接地证悟空性。不然不能成佛。往生极乐世界后还只是菩萨。并没有成佛。必须通过修行才能成佛。往生极乐世界可以证悟。这是讲正常的往生。难道有不正常的往生?有的。正因为如此。汉传佛教才会有“九品莲华”之说。藏传佛教也讲:念佛的人如果对净土法门没有很大的信心。对能否真正往生极乐世界抱持怀疑。那么他如果念佛念得好。仍然可以往生。只是他在极乐世界里会有相当一段时间见不到阿弥陀佛。而在那段时间里他仍然有可能只是个凡夫。这就是不正常的往生。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强调信心。不然虽然可以往生。却有相当长的时间无法见到阿弥陀佛。但就算不能见佛。也不会再回来。仍然留在极乐世界。暂时是不能见。终究还是会见到阿弥陀佛的。见到佛后就能开悟。然后继续修行就能成佛。所以。净土法门也需要有证悟。只是它不强调这一生的证悟。而是到极乐世界去证悟。没有证悟空性。也不能成佛。

  禅宗则是一再地强调明心见性。何谓性?性就是万法的本性。什么是万法的本性?万法唯一的本性就是自心空性和光明。譬如我们看着一个花瓶。这花花绿绿的瓶子是它的本性吗?不是。这只是我们眼识所增上安立的一种幻觉。而它的本性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空性和光明。所谓见性就是要见到这个心的本性。可见禅宗也需要证悟空性。

  密宗所讲的开悟与其它宗派讲的并无不同。迷就是未见到空性。在开悟时。就能很清楚地感觉、了知空性。也唯有证悟了空性才能成就。从这个角度讲。显宗和密宗是相同的。两者都要求有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大乘佛教不强调这三点。我们对显密的共同点在此只作了一些简单的叙述。如就细节来说仍有多项可兹列举。

  譬如显密都讲戒定慧。显宗的戒就是密宗的戒。而密宗的三昧耶戒是在灌顶时受。实际上密宗的戒律就包括了大乘菩萨的二十条根本戒及比丘、比丘尼戒。《时轮金刚》中说:最好的学密人就是出家人。而出家人中又以比丘最适合做金刚上师。所以不能认为密乘戒与小乘的比丘、比丘尼戒是相违背的。《时轮金刚》在无上密宗中占有相当崇高的地位。其中就曾举例说:如在同一地方有两位金刚上师。一是在家人。一是出家人。哪一位有开光、灌顶等的资格呢?答案是出家人。它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家人是没有资格的。它还认为对学密的人来讲。出家做比丘或沙弥是最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家人不能学密。从这个角度可清楚看到显密的戒律是不相违的。不然的话。《时轮金刚》应该不允许比丘学密。更不会说比丘是最好的学密人。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密宗也同样特别重视。以上是讲戒的部分。

  定就是禅定。也就是四禅八定。修四禅八定是否为解脱道。要视其如何修来定夺。如没有开悟。而仅仅是修四禅八定。就不是解脱道。这样修的结果。是往生到色界和无色界。而色界和无色界还是在轮回中。但如果在证悟空性的基础上修。就是解脱道。而且是修解脱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论是显宗的小乘、大乘或是密乘。都一致强调修四禅八定。所以。显密之间定的部分也无稍许差别。

  慧主要是指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这在三乘中都是必要的。所以。三世佛法没有任何教派不讲戒定慧。于此可说显密毫无差别。

  很多人却有一种误解。认为藏密的戒律与显宗的不一样。因为显宗戒律中不开许大乘菩萨喝酒吃肉。而藏密戒律是开许的。事实并非如此。藏密从来就没有开许过可随意饮酒吃肉。从《时轮金刚》到宁玛派的《大圆满》都一再强调平时不能将肉当成普通食品来享用。而且是非常反对这么做的。

  可是西藏的确有很多人吃肉。而藏密最发达的地方是在西藏。为什么不加以制止呢?对此必须说明。修行人吃肉并非藏密戒律中开许。而是环境使然。以前青康藏高原不能种植蔬菜。对外交通封闭。如从外地运蔬菜水果。需时至少两星期。运到时早就烂了。尤其牧区里粮食本来就少。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吃肉。但也只吃三净肉。由于大乘与密宗的戒律都反对吃肉。而小乘是临时性地允许吃三净肉。所以他们只好选择遵守小乘的戒律。并不是藏密有开许。

  即便如此。以前很多在深山中修苦行的人却坚持吃素。白玛登德上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约一百五、六十年前成就虹光身。死时全身虹光。空中遍布彩云。头发指甲都没有留下。像他这样一个成就者。当年在山上闭关时就发誓吃素。从此以后他就终身吃长素。还有很多类似他这样的人。藏密正规的要求是与大乘《楞伽经》一样的。都反对吃肉。如在会供时有肉。则可吃如苍蝇腿般大小的肉。从吃素的角度讲。这不算是吃肉。但同时也不违背密宗中所有的一些誓言。酒也是同样。在戒律上还有很多细微处显密都是一致的。但碍于时间。这次就不多说了。以上讲的是显密的相同点。

  二、显密的不同点

  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上。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许多不同。

  先看看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禅宗的方法则主要针对根机极好的人。所以显得很简单。缺乏从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统。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个方法。但是。对于像他那样根机如此成熟的人而言。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证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譬如一个瓶子。我们确实看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许多的微尘组合而成。不是一体性的东西。而这些微尘也可再分。到最后分完时。就是空性了。这并不是说。它到最后变成空性。而是它永远没有离开过空性。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教给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概念。并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这一块布。把它拆开来就是一堆毛线。那么布到哪里去了呢?是消失了吗?而我穿的到底是布还是毛线?这毛线也是由羊毛织成的。那我穿的是布、毛线、还是羊毛?如将羊毛分割至最细的微尘然后放在一旁。则当初的那块布去了那儿?难道我原来穿的就是微尘?显宗是经由此种推理方法去了解空性的。这是一种接触空性的方法。但只是理论上的概念。没有实质的体会。

  如何能将字面上的理解转变为证悟的智慧呢?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修行才有可能做到。在修行期间。必须要积累资粮并清净罪业。当这些条件都圆满具足后。是可以将理论上的了解变成智慧的。禅宗以外的其他显宗。就是以这种方法去证悟的。

  可是禅宗不也是显宗吗?从我的观点看。禅宗的明心见性既是显也是密。但也可说非显非密。它是将显密结合后的一种修法。实际是半显半密。由于它没有灌顶和观想。所以被归纳为显宗。但是它的证悟方法又不同于一般的显宗。除此之外。其余显宗的各派别唯有通过推理一法去证悟。龙树菩萨的六论。就是先要推翻我们原有的执着。在得到理论上的概念后再去修。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对空性有所感受。这就是显宗证悟空性的方法。

  密宗有外密、内密之分。外密暂时不谈。内密就是无上密法。密宗证悟空性的修法有二:一是修气脉明点。外道。例如道

咸宁佛教协会新闻

教或气功。也有此类修法。但与密宗的修法是名同义不同。密宗修的气脉明点最终可证悟空性。而显宗从来不知道这点。不是当初佛不了知。而是佛在转****时要应机施教。经由气脉明点的修法证悟空性是非常快速的。譬如你用一定时间观想头痛。头一定会痛起来;如用棍子直接打头。则立刻会痛。显密之差别亦是如此。通过理论上的了解去修空性。由于见解较模糊。所以需要长期修才行。而气脉明点则是强制式地要你接触空性。虽然最后的结果和显宗一样。但因方法不同。速度就有迥然的差异。这是一般密宗的修法。

  二是大圆满的修法。大圆满不强调气脉明点或是因明(逻辑推理)。认为这些都是绕道而行。大圆满有些部分与禅宗有点相近。但禅宗不讲的修法大圆满全都有。所以禅宗仍不及大圆满。如只讲证悟空性。二者是非常类似的。大圆满也能不假他法、直指人心。所谓直指人心。就是已经开悟的上师能让有信心的弟子直接证悟大圆满的智慧。大圆满的智慧。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或中观的证悟空性其实是一样的。如来藏在汉传佛教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如来藏就是大圆满里讲的自然智慧。明心见性的“性”字所要形容的就是如来藏。大圆满的境界也就是如来藏。所以。证悟后都是一样的。但大圆满能直指人心。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观想过程。只是需要修加行。修密宗的其他正行时通常有许多观想。而大圆满完全不需要这些就能让人开悟。这是它独有的特点。

  有人会问密宗的双修是什么?显宗里没有所谓的双修。即使有。也是讲福慧双修。而非男女双修。密宗的双修是一种气脉明点的修法。但对一般人来说。它不是一种修法。而是一种象征。譬如佛像的男身是代表光明。是现象的一部分;女身则代表空性;双运是显空无二无别的意思。《心经》讲“色即是空”。这里的“色”。可视为所有男性的佛或菩萨;又讲“空即是色”。此处的“空”。可视为所有女性的佛或菩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双修。一般人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修密宗是否一定要双修呢?大圆满根本不需要、也从来不强调双修。不了解的人以为所有藏密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修气脉明点在密法里只占有一小部分。但即便是这一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所以。对凡夫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修法。大圆满不强调双修。一个大圆满的修行者。从初修加行到最后成就之间是不需要修气脉明点的。并认为这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大圆满有更好的方法可证悟空性。以后如有机会正式学密法。并读到藏密的经论。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这种见解才是正确的。

  密宗由于有些神奇的修法。使得它的神秘色彩比较浓厚。误解也因此而起。有些人是自己不愿或不能持守清净戒律。却以某些借口去做遭人垢病的事。最后却使密宗蒙罪。凡夫的行为当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不如法的行为是属于凡夫。而不是密宗的。对一般人而言。双修法不仅现在不用修。也不能修。就算修到较高层次以后。也不是一定需要的。因为有更好的方法可用。

  总结以上各点。结论就是:证悟空性是显密共同的目标。但方法各异。显宗的方法不如一般的密法。而一般的密法不如大圆满。就是这样一层层上去的。大圆满因它的独特性而成为最高法门。

  另一项密宗独有显宗绝无的特点。就是密宗可成就金刚身。当金刚身修成时。其外表仍和普通人一样。但实际上生老病死或地水火风四大对其已无任何影响。由于身无质碍。此时要飞檐走壁或穿墙入室都是轻而易举的。当然这并非修金刚身的目标。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将凡夫身修成如佛一般。有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报身相。对显宗来说这完全是不

关于道教和佛教的新闻

可思议的。其认为:肉体属于轮回。是不清净的。必须断除、放弃。对普通人来说。显宗的观点没错。但密宗以智慧开发了诸多方法。可以将不净身转化成清净的。

  打个比喻。就像一般人如吃了毒药可能会死。但会用的人反倒可能以毒攻毒。在未证悟前。我们的身体确是轮回的一部份。要想解脱就必须舍弃它。但是有智慧和方便时。不但不必舍弃。反而可将其转化成佛身。要做到这点。唯有密宗的气脉明点和大圆满的光明修法可行。除此之外。显宗里不论是净土、禅宗、唯识宗或中观都一筹莫展。如果从没看过密宗经典的话。就连显宗的一些法师也无法接受肉身可如此转化的说法。但密宗确有方法。其方法的根源就是证悟。是一种心的功能。不净身的形成也是心的功能。是由于心不清净、造业而

甘谷佛教协会新闻

致。心能证悟、领悟到光明。就能转不净身成金刚身。当然其间还要加上别的修法。这并不仅是一种说词而已。西藏历代的高僧中就有很多此类公案。大家也听说过。有些大圆满修行者死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肉体逐渐缩小直至化光消失。天上出现缤纷的彩虹。

  人的尸体之所以能如此也是心的功能。但凡夫无法了知如何去开发这种功能。修行人则已经掌握了此中诀窍。并开发出来给大家看。如同五、六百年前的人听到今日的科技。会同样觉得难以置信。那时的人如有足够的技术。是可以开发出同样的高科技。而不是几百年后环境成熟了才出现这些东西。换言之。现代科技文明的产物。其制造方法从古到今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人们不得知罢了。同样。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发心的内在世界。且会发现它的许多神奇面。然而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认为烦恼、杂念是必须要断除的东西。起初由于没有足够的智慧。这样做是没错。等有了智慧即可将烦恼转为道用。不再需要断除。这是密宗的特点。

  显宗的修法则是在初步证悟前。必须先经过无数大劫那样漫长的时间。然后从证悟一地到七地又要再次经过无数大劫。证悟八地时。八识中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已清净。那时观山河大地就是佛的坛城。这是显宗有记载的。

  密宗则是在一生中就可将不净身转化成金刚身。这其中的诀窍就是气脉明点和大圆满的修法。藏密的气脉明点可分外、内、密、极密。而外道的气脉明点只是藏密中外部最简单的一部分。其它更深层的就根本没有接触到。经由这些诀窍。密宗才能开发出上述的修法。

  在大圆满中。还有中阴身的修法。它将死亡的过程描述得非常清楚。相信大家都听过甚至看过《西藏度亡经》。其对死亡情景的叙述。使西方一些有濒死经验的人大为震惊。因为他们对死亡的初步感受。早在几千年前西藏就记载得清清楚楚了。西方人的经验只在死亡的初期。而《西藏度亡经》不仅是描述了死亡的全程。更具体告知该如何掌控全程。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就可借着修习中阴身的方法去掌控、利用死亡的过程。在显宗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就连普通的藏密也没有这种修法。唯有大圆满才有。这又是

佛教景区清明活动新闻

大圆满的另一个特点。由于它的特点数不胜数。在此只能略举一二种较重要的以阐明密宗与显宗不尽相同的地方。

  归纳以上各点。可将显密之异分为两点:

  一、智慧不同。从空性方面看。密宗不需要因明思维(逻辑推理)的过程。现在就能掌握心的本性——光明;从现象的角度看。显宗认为肉眼能见的所有物质都属于轮回。是不清净的。必须要断除。却从不知这些是佛的本性。是清净的。直到证悟了八地才了知真相。密宗从初入门就教导。世间所见的一切虽都是轮回的一部份。是不清净的。但实际上都是佛的坛城。

  如何能证明这是实情呢?密宗是有办法证明。只是目前还不忙讲。必须等加行修完后才可以谈。到那个时候自己去修、去体会。不需旁人指点。自己就可以领悟到一切确都是佛的清净坛城。显宗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密宗则是即生可成。原因就在于显宗没有掌握这方面的诀窍。是智慧不及所致。

  二、证悟空性方法各异。显宗只有逻辑推理一途。这是它不足的地方。密宗则途径繁多。对根机不是极好的人。可用观想或气脉明点一类的修法去逐步引导。以致证悟空性。根机不错的人。不修这类法也行。用更方便、快速的大圆满修法就可能立即证悟。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差别。因为要得解脱就必须证悟空性。除此别无他法。所以这个差别不可等闲视之。

  密宗与显宗并不冲突。只不过它有更多的特点。修显宗的可同时修密。如修净土的也可修密法;如果修禅也同时修密的话。所修密法对了达禅宗的明心见性会有相当大的助益。禅宗在证悟前的方法上有所不足。密宗恰可补其不足之处。精通显密的智者去看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从小乘到密宗。不会发现有一句话是相矛盾的;智慧浅薄的人看则句句矛盾。以至于显反对密。密不接受显。根本无法同时修。这是智力不敷而致。不然。一座就能修八万四千法门。一座也能修大圆满所有九乘的修法。所以。在学习时。应从整个佛教不矛盾的角度去思维。反之。则汉藏佛教、净土与禅宗、大小乘、甚至藏密四大教派。对理解不够的人来说都是相矛盾的。如果有这样的胜劣分别念。在佛法里叫谤法。

  有一部佛经是专讲何为谤法及其罪过的。如果有谤法罪。不仅不能修密法和禅宗。连念佛都不能往生极乐。因为谤法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两个违缘之一。学佛的人。专心致志地念一本书、拜一尊佛、修一种法是很好的。但是。若认为其它的都不如自己的修法。那就是谤法。如果没有能力修所有的法门。只修一种也行。但不可对其他教派有任何批评。如能避免片面的看法。以平等的信心为基础。全神贯注地修一个法。不论是何法。都可快速成就。

  有些居士。姑且称他们为“跑跑居士”。成天只是跑道场求灌顶、求福。最终什么都没学到。自己也从未想过要如何才能得到正知正见。如果那些灌顶都确实得到的话。同时也受了一大堆的密乘戒。如不能护守戒律。则犯一条算一条。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堆罪业。别无其它。

  当然。上师无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同等地恭敬。但就个人修行来说。有无必要每位都去崇拜呢?其实不用。心里恭敬就够了。是不是每位从藏地出来的上师都要去见呢?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坚定立场。这个立场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的见解。如果没有。成天跑来跑去是不会有什么好收获的。灌顶后如果上师不讲该守的戒律。居士也不在意该注意哪里。而密乘戒是一定要守的。如此犯了戒就无关乎知或不知了。无论是对汉传的法师或藏传的上师、瑜伽士。作为居士都要培养出平等的清净心。因为他们是僧众。但要不要接受他们的传法、灌顶。则必须观察。观察后如决定接受。就必须做到该做的;不能做到。就不要接受。世间法是如此。佛法更该如此。

  目前有些居士根本不考虑建立自己的正知正见或修法上的知识。只是追随别人去找有名气的上师。例如听说某某人能飞、会取伏藏。就一窝蜂地跟着跑。其实取伏藏对你有何助益?能飞又怎样?难道你能跟着飞吗?如果是替自己设想。去见上师时。要能从上师那儿得到对自己解脱有利的东西才对。这也不是从任何人那儿都可得到的。在这之前与之后都有要求。必须要极端重视这个问题。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8/191953332447.html

以上是关于「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密宗」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慈诚罗珠堪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39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