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宁静」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
宇宙万有的一切活动是动态.太阳、月亮、万物都在动。这个世界如果不动。就毁了、空了。我们认为这是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个动态。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止状态呢?没有。
物理也好。生理也好。思想也好。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长的现象。如果学物理学、科学、哲学。就很容易懂这个道理。
所以。静是个很难得的东西。你看宇宙万物。譬如我们吃的水果、粮食。观赏的花木。都是静态的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种状态。
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烦恼就解除了。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须要去医院。不是医院的医生用药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过来的。药物只是一种帮助。这些道理。都说明静态的重要。
这个原理。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个人。讲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就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
我以前带兵、带学生的时候。有三个很好的处罚办法。
第一个办法。不是骂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两手各拿一张报纸。手平伸起来立正。站一个小时。那很痛苦啊。你们可以试试看。第二个办法。三天不准说一句话。也很痛苦。还有一个办法更严重。把他丢到一个非常空旷的山野。什么东西都没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静的道理以后。这三个痛苦会变成最大的享受。把脑筋静下来。思想情绪完全静下来。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静态中。是发挥不起来的。
老子告诉我们道家的修养方法。有八个字:“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自己的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的状态。脑筋是清楚的。是快乐的。
打坐是学静态最好的一个根本办法。
譬如一杯水。乱搅动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淀下来就能看透了。打坐是口头称谓。实际叫坐禅。也叫正思维修。还有行禅、住禅、卧禅等称谓。打
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我要大家学静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自己。
我们一个思想发动。产生了多少痛苦烦恼?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讲得清楚。但有一个人讲清楚了。就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
他说人的思想一动。一弹指之间就有960次转动。一昼一夜。我们的思想转了13亿转。刚好是我们中国的人口数。这不是他随便讲的。
现在的心理学、医学。还没有研究到这样的程度。这样东想西想。就是浪费精神。浪费生命。
刚才老子的讲的。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静态到了极点。能知过去、现在、未来。就有了预知能力。但是有一个条件。要真的在静的状态。那时所有的快乐痛苦都忘了。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
但是。真的能够静。有先知、有神通的很少。多半是假的。
大家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既然静有那么大的功效。但是我们修养的人。包括宗教家都做不到。为什么?这就是物理生理的作用。物理的世界是没有静的。一切都是动的。我们看一座山。似乎山没有动。其实山在动。他在长大。有时瘦有时胖。它还在移动。也在呼吸。植物也是这样。都是动态。整个大地都在动。
但是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现在的大科学家知道一点。
譬如肝不大健康的人。脾气很大。或者很内向。或者很悲观。这样的情绪影响下。使人静不下来。胃里的东西多了。人就懒得用思想。尤其是“酒足饭饱”时。但是。这不是静。实际上那是心里最动乱的时候。动乱的没办法。里面都是动态。
真的静态。是身心彻底宁静下来。没有思想。但不是睡眠。身体绝对健康。才达得到这种程度。当你想静下来却觉得思想很乱。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就要注意。你可能已经进入病态的状况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4/10/122041335892.html
以上是关于「宁静」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宁静」南怀瑾:生命的能源来自宁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