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广东乳源云门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传喜法师」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广东乳源云门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广东乳源云门寺
浙江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云门寺
传喜法师于虚云纪念馆内静默缅怀
传喜法师与云门寺当家师父明海法师交流禅宗修行之道
佛源老和尚纪念堂中以古木雕刻的老和尚法像
2015年3月13日。浓密的云层依旧裹覆粤北天空。从乳源往北六公里的云门山上。低垂的烟云在半山腰形成一条氤氲的云带。围裹着连绵耸立的灵秀山峦。云门寺。就在这云雾环绕的云门山脚下。传喜法师带领广东弟子参访位于广东韶关的禅宗祖庭云门寺。云门山慈云峰下。松涛竹壑里。朝山的佛子高步祖庭。尘心顿歇。神安身轻。不禁感叹祖师们选道场建寺院。其眼光非同凡响。如有神助。
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云门大觉禅寺由云门宗始祖文偃禅师所建。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文偃禅师开悟以后。在此弘教三十余年。据载。文偃圆寂后十七年。曾托梦给当时的雄武节度使为之开棺。当打开文偃的棺材时
1943年。虚云老和尚从曹溪来到云门寺。见古寺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但文偃祖师肉身犹存。发愿重兴云门宗祖庭。历时10年。先后修建了殿堂楼阁。佛菩萨圣像。并安禅传戒。演教弘宗。使梵宇重光。钟鼓重鸣。宗风重振。如今。祖师真身不复。云门寺院内日常的上殿、过堂、坐香、出坡等佛事。从虚老以来。遵从祖师丛林制度。如法如律。是“农禅并重”的禅宗道场。
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有两尊小型的汉白玉佛像。一立一卧。是缅甸佛教徒于1798年赠送。汉白玉雕刻而成。表面光滑细腻。如真人肌肤一般。为云门寺珍宝。殿内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烧成的大型彩瓷佛画。是我国当前佛寺中独一无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画。生动地刻画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王的形像。
云门寺的虚云纪念馆。原来是虚老结茅蓬之地。传喜法师于此静默寸时。秉先贤之志光。即兴作偈一首。
从1953年起。虚云法师的弟子佛源法师继任云门大觉寺方丈。宗教政策恢复以后。佛源老和尚回到云门。重修寺庙。最大程度地振兴云门家风。实行农禅并重。衣食自给自足。并建盖有佛学院。出家人和居士共有两百多人每天学习教理。参禅打坐。目前。云门寺有一百多亩菜地耕种。足以满足僧人和佛学院师生每日菜食所需。佛源老和尚于2009年圆寂。为缅怀老和尚复兴道场。重振门风。当劫难时。以生命为代价。延续佛法命脉。云门寺新建有甚具规模的佛源老和尚纪念堂。
文偃禅师出家后到各地参学。从惠能以下青原行思一派、下五世义存禅师处获得印可。来到韶州云门山。复兴“光泰禅寺”。开创了自成一系的云门宗禅风。法嗣兴旺。其云门三句。字字玑珠。简明扼要。包含有无量义趣于其中。悟此云门三句。便可入道。此三句一曰“涵盖乾坤”。二曰“目机铢两”。三曰“不涉万缘”。
传喜法师带领大众参话头。释却心头重重疑惑。话说出来简单。这等修行考题。愚顽如吾等。却无处下手用功。也许参个几辈子几劫也不能了悟。法师开示:悟此金刚不生不灭的心。便能涵盖乾坤。及至成圣。应对众生机。知众生所想所念。因病与药。行菩萨利他之道。便能目机铢两。第三句代表自利利他。觉行圆满。就是佛的境界。是为不涉万缘。同时。这三句也分别对应了声闻、菩萨、如来三乘以及小乘、大乘、金刚乘的不同境界。
及至后来。云门大师更加简化。三句变成三字。曰“顾、鉴、咦”。丛林虽广传。却鲜有人领会。传喜法师慈悲开示。“顾”就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念头。自我护念。净念相继。“鉴”就是要对外如明镜清晰朗照。明鉴可查。六道可渡。最后
传喜法师与寺院当家师父明海法师交流禅宗修行之道。回忆佛源老和尚的家风。叹古风不存。出家修行难。僧才断层。几乎难以为继。佛门难入。如云门山孤危耸峻。学佛之人对待自己。如同操刀对自己动手术一般。人性的磨炼。凡夫如我们。有几人能真正地承受呢?(文:妙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03/160853339009.html
以上是关于「传喜法师」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广东乳源云门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传喜法师」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朝礼禅宗祖庭广东乳源云门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