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9-13 04: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

「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
「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
慧传法师、温金玉主讲。妙凡法师主持对谈会菩萨在线台湾讯8月1日。佛光山常务副住持暨都监院院长慧传法师。联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金玉对谈“人间佛教的制度观”。此次对谈会是“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主持对谈会。温金玉概述佛陀时代随犯随制的制戒本怀。如何体现星云大师设置佛光山僧团的制度。并以“守正”及“创新”形容佛光山的制度。剖析其中的三大特色:传统性(佛说的)、时代性(人要的)、庄严性(给人欢喜)。他提到。近代以来佛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现代性”。

武山佛教新闻

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就是要带领佛教去适应现代社会;星云大师在《贫僧有话要说》中提出佛光山新戒条“十要十不要”。旨在让戒律的精神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十要”包括:要正常吃早饭、要有表情回应、要能提拔后学、要能推荐好人、要肯赞叹别人、要能学习忍辱、要能长养慈悲、要有道德勇气、要能知道惭愧、要能守时守信。“十不要”包括:不可好买名牌、不可轻慢他人、不可嫉妒好事、不可侵犯他人、不可语言官僚、不可去做非人、不可承诺非法、不可打扰别人、不可轻易退票、不可无理情绪。以上二十点。是大师护教安众的一种伦理创新。慧传法师谈及。星云大师如何透过佛教的管理、制度。弘扬人间佛教。慧传法师依据星云大师在《僧事百讲》第五册“组织管理”的内容。回溯当初佛陀成立僧团。以六和敬为纲领戒条。使得僧团有共遵的法则。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则为因应文化、气候、生活的改变。而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丛林制度。大师为顺应时代的改变。“更要因应时代的需要。重新估定价值。订定适合佛光人的组织内容。举凡人事制度和福利办法等。把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融入教团里面”。星云大师这种“传统跟现代整合”理念。具体的落实就是佛光山所制定

道教佛教新闻

的一套符合全球化及现代化的规章制度。这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评鉴及福利制度三方面。在行政组织方面。以宗务委员会为最高决策单位。主要特色是“两序大众”平等。两序大众的观念涵盖了比丘及比丘尼、出家众及在家众。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观念下。每个人都受到尊重。而让人愿意自己自动自发地工作。人事评鉴主要体现在职务分配上秉承“人尽其才”的理念。力求开发僧众的潜能;同时三年一次的轮调制度

永嘉县新闻网有关佛教故事

。能让人力的运用不致僵化。同时也为信众树立“依法不依人”的观念。而福利制度的制定。二年一次的佛光亲属会。是僧

佛教新闻评论

众菩萨道上的资粮。前者照顾佛光山僧众从生活到医疗、进修所需。后者则是对僧众在家父母的关怀及照顾。在如此完整制度的照顾下。务求使僧团人人能身心安定办道。传播正法。亦即智者大师所说的“身安则道隆”。妙凡法师强调。佛教戒律的精神保障个人法身慧命。

福建佛教头条新闻

同时发展佛教。9月1日。四川大学教授段玉明。以及佛光山净土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慧知法师将对谈“人间佛教的建筑观“。(文图/人间生活禅)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21/08/0846473585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六堂课:人间佛教的制度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16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