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全州」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
《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在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中国社科院世宗所黄夏年研究员发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2015年7月21日。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的《湘山事状全集校释》一书在“楚南第一名刹”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湘山寺举行首发仪式。全州县长廖照德主持仪式。县委书记陈立华、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大学张风雷教授、中国社科院世宗所黄夏年研究员、《广西日报》社原理论部主任吕朝晖。桂林市民宗委副主任蒋文明等分别致辞。对本书的文献价值与现实意义等予以充分肯定。地方政府倾力为一本佛寺志举行如此高规格的首发仪式。是并不多见的一件事情。
《湘山事状全集》。南宋全州人蒋擢编撰。是号称“楚南第一名刹”的湘山寺的两宋史料汇编。完成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淳祐三年(1243)刻版;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重新刻版;因明清易鼎之际战乱频仍。康熙年间。这个本子在当地已经见不到了。这次由张云江、蒋朝君两位博士发现并点校的《湘山事状全集校释》。依据的正是在国图及临海博物馆发现的明正德本残卷。原有十二卷。现只有后九卷。
永州湘源县(今桂林全州)湘山寺。为唐代牛头宗第七代全真宗慧创建的道场。全真禅师。大约生于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十日。示寂于咸通八年(867)。寿132岁。示寂后和六祖慧能大师一样。留下全
因全真禅师长寿。且临终前留偈中有“无量寿身无生死。出入阳冥如梦里。报体成坏性常灵。分身普应诸天地”之语。故后世信众认为全真禅师是无量寿佛亦即是阿弥陀佛在中土的应化。这种说法。得到历代佛门大师如南宋大慧宗杲、明代憨山德清、近代太虚法师等人的认可。
后晋天福四年(939)。割据长沙的楚文昭王马希范因钦服禅师道德。奏请将湘源县升格为全州。以全真禅师之名讳命名也。中国历史上以僧人命名州县名。这是唯一的一个案例。
蒋擢编撰的这本《湘山事状全集》。保留了全真禅师的事迹流传及宋代人们信仰寿佛的情形。说明当时的寿佛信仰不局限在全州当地。而是辐射至周边广大地区如永州、柳州、邵州、郴州等地。当然。也包括桂林。最远到四川成都、浙江台州、海南琼州、福建南平等地。而且信仰寿佛的既有百姓。也有官员。最典型的如邹应龙。时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是广西最高行政长官。他在1220年调任湖南安抚使经过全州途中。因为干旱。湘水很浅。乘舟无法前行。邹应龙于是到湘山寺祭拜寿佛
稽首真空一炷香。黑云催雨燕飞忙。
江头骤报半篙水。蓬底安眠一夜凉。
北去定应逢海若。东游未暇问云将。
此生休卜行藏事。已付无何莫大乡。
在他之前。同为广西经略的范成大也曾于1174年写过一首《湘山大施堂》诗云:
重倚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鬂成丝。
难寻桂海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去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其中“塔中师”即塔中供奉的全真禅师的真身。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本《湘山事状全集》。后人不会知道湘山寺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事情。
《湘山事状全集》给人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其中有较为明显的构建相对独立的“无量寿佛信仰”体系的意图。尤以卷六《无量寿佛化生以来事迹》。以及嘉定十三年(1220)芥堂如珪禅师所写的《翻盖宝塔金轮相记》中的“三佛并列”论、寿佛“制教十二部”的说法表现得最为显著。
《无量寿佛化生以来事迹》一文中。除阐明“无量寿佛即西方阿弥陀佛之化现”外。另列出寿佛历代化生事迹。如在周昭王时化生为释迦文佛;周景王时化生为老子;汉武帝时化为张骞出使大夏寻河源。曾见到织女。得到织女所送的“榰机石”;汉明帝时化身为中郎将蔡愔出使西域求取佛经;梁武帝时又化现为达摩祖师。游历中国。传播禅法;唐高祖时化现为一位“胡国王”;唐玄宗时化现为“东岳令”。曾参与玄宗开元十三年分封泰山之事。与祭有应;最后则在湖南郴州化现为“寿佛”。
《翻盖宝塔金轮相记》一文中。时为湘山寺住持的如珪禅师以“三世佛”并列:现在为释迦。未来是弥勒。过去是弥陀。弥勒化身是梁代傅大士。弥陀化身则是全真禅师。也就是说。全真禅师、傅大士和释迦是并列平等的“三佛出兴流传”。
既然全真禅师是以无量寿佛之应身而现于世。“佛经”则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在《湘山事状全集》中。要屡屡强调“寿佛”留下了十二部经之事。因五代末期战乱频仍。全州屡经兵火。十二部经只剩下“一部十二卷”。《事状》中王鞏文云:“所制教十二部。历五季兵火之后。存者无几。天圣中。志松撮拾其馀。诣阙上进。诏赐束帛香茗。”
《湘山事状全集》构建相对独立的“无量寿佛信仰”体系的意图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黄夏年研究员说。全真禅师圆寂后被世人尊为“无量寿佛”。即中国的阿弥陀佛。以“寿”与“福”为特点。反映了中华民众添福添寿、福寿双全的美好诉求及民族信仰。早在唐宋年间。“寿佛”崇拜就已在中国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流行。随后“寿佛信仰”传至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文化现象。今发现的明代正德年间的《湘山事状全集》正是对这一历史的记录。目前。中国的佛教信众中有近7成信仰阿弥陀佛。在东盟10国中。绝大多数国家也均信仰佛教。受当地华人华侨影响。“寿佛信仰”延续至今。且广为盛行。黄夏年并且认为。中国目前提出构建‘一带一路&rsqu
中共全州县县委书记陈立华介绍说。当前全州正在对湘山寺无量寿佛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及挖掘。旨在充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推动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张风雷教授则认为。广西是中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全州湘山寺是无量寿佛道场。深耕湘山寺寿佛文化。将在中国与东盟的佛教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州湘山寺另一重要叙事线索“妙明珠”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据《湘山志》记载。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铁山长老奉高丽国王之命。奉送金轮相顶、八宝毗卢、凤翅帽、金字《华严经》、绣金千佛袈裟、金钵盂等到全州湘山寺;七月初六日到七日。全州官绅士庶迎接到寺。拈香顶礼。将衣帽给全真禅师真身穿戴上。“金轮相顶”即夜明珠。因高丽人和当今韩国僧人都是这么叫的。人们把这颗夜明珠安放在藏有全真禅师真身的妙明塔塔顶。故称“妙明珠”。此事有碑记。现已不存;清咸丰年间湘山寺观音堂后仍有“禅堂钟”一口。为“高丽国师铁山明眼和尚证盟”。
据《湘山事状全集校释》的作者张云江副教授考证。“铁山长老”是铁山琼禅师。元代著名禅师。悟道后住南岳铁山。故称“铁山长老”。他曾受请到高丽国传禅。影响极大。后回归并终老中国。明代文琇《增集续传灯录》:“高丽国王钦师道德。具礼币遣使专请师至彼国。玄风大行。得度者甚伙。”明代德清《八十八祖道影》:“高丽国王请为国师。声振海外。后复还石霜。嗣雪岩焉。”铁山是湖南湘潭人。和全州属同一文化区域。且相距不远。对湘山寺与全真禅师事迹非常熟悉。向高丽国王盛赞全真为无量寿佛化身。国王或祈祷有验。于是委托铁山禅师回国时奉施宝物来全州供养禅师真身。
这颗“妙明珠”(金轮相顶)从元代、明代至清代乃至民国。一直安放在湘山寺妙明塔的塔顶。据记载。清初战乱时还曾夜放光明;直至1944年9月日寇侵占全州;1945年8月。日寇撤退前。焚毁湘山寺。抢走了妙明塔顶的妙明珠。这颗来自韩国的妙明珠在全州湘山寺妙明塔顶安放了634年。自1945年8月被日寇抢走后迄今。已离开全州整整70年。
值得一提的是。湘山寺还有一件“宝贝”。那就是光绪年间的放生池群雕。是就着一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占地三百多平米。池内所雕青狮、麒麟、蛙、鱼、龙、龟、蝙蝠等二十五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规模与艺术水准为国内所仅见。可惜也在1945年为日寇所砸毁。现仅存残迹;再就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月初八日。塔内寿佛真身突然自焚。只剩下齿骨。次年。“佥书广西都司军政”李同春为寿佛重塑雕像。齿骨装入其中。俨然如旧。崇祯十一年(1637年)四月十日。徐霞客慕名专程前来全州礼拜“无量寿佛塔”。而在1945年8月日寇在湘山寺所放的那把大火之中。妙明塔内寿佛木雕像及齿骨舍利等亦就此被焚毁。
黄夏年研究员认为。今年是抗日战争70周年。那颗象征中韩友谊与日寇残暴劫掠我文明的“妙明珠”。是到了搜寻回来、重新安放在湘山寺内妙明塔顶上的时候了。张云江副教授则认为。&ldqu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的湘山寺是一个有许多生动故事的地方。新近出版的这本《湘山事状全集校释》或许只是刚刚揭开了这一动人故事的序幕而已。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07/100242341777.html
以上是关于「全州」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全州」广西全州湘山寺举行《湘山事状全集校释》首发仪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