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

「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
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图片来源:河南在线)

「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
少林慈幼院的孩子看望少林方丈永信法师(图片来源:河南在线)

「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
崔泽华和程成龙是从少林慈幼院出来的两位大学生(图片来源:河南在线)
佛门六度布施为首。所谓布施就是用大
哈佛教授批美新闻
慈的爱心去抚育众生。以怜悯心对待失误的众生。平等对待生命。对众生一律施予无缘大慈。佛说“众善奉行”。就是要人们一心向善。这也是度向彼岸的关键。因此。佛教界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佛教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悉。少林寺与少林慈幼院多年来已经救助、抚育了2000多个孤儿。有一次。我们和永信大和尚正在说事。忽然过来一位僧人。拿着一张卡片。小声地对大和尚说:“师父。这是张购物卡。一位居士供养给您的。”大和尚微笑着说:“我们也很少去超市。这样。你拿过去给慈幼院的孩子们。给大家买一些生活用品吧!”那位僧人一听。非常恭敬地回答了一声“好的”。随后便离去。说到少林慈幼院。有不少感人的故事。2003年。在永信大和尚的发心和倡导下。少林寺与河南省慈善总会合作。在河南省率先开展“千名孤儿救助”活动。共救助1039名孤儿。每人每年救助560元。从救助之日起一直到十八岁。对那些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且监护人无力抚养和教育的孤儿。少林寺和河南省慈善总会实行集中收养。于是。在2004年12月。少林寺创办了少林慈幼院。到目前为止。少林慈幼院先后收养孤儿137名。2009年。经省、市民政部门考察。少林慈幼院正式注册为省级孤儿收养单位。据少林慈幼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2008年春节前夕。永信方丈忽然让他到山东单县出差。原来。大和尚在网上看到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父亲为了给女儿筹钱治病。贷款和别人合伙做生意。不料却被合伙人图财害命杀了。全家陷入绝境。大和尚于心不忍。让他带上一万块钱。到患儿家中表达同情。永信大和尚曾这样对少林慈幼院的工作人员说:“佛教普度众生。以慈悲为宗旨。以智慧为先导。收养贫苦孤儿。教养兼施。最能体现佛陀本怀。你们为孤儿服务。即是修行。即是精进。也会得到福报。”进入少林慈幼院。你能看到面墙上书写着“慈悲喜舍。成就未来”八个大字。这是慈幼院的院训。也是永信大和尚的亲笔题词。正如少林慈幼院的一位老员工所说:“办慈幼院是少林寺做的一件大功德。不仅救助了一批孤儿。更铸造了一个爱的平台。让大家的爱心和善缘得以成就。让人们体会到孤儿不孤。大道不衰。人世间真情和真爱永在。”然而。在我们少林寺网站上。却很少报道少林寺在慈善救助方面的新闻。对此。永信大和尚如是说:“出家人做善事。是修行本分和信仰使然。宣传出去就用心不纯了。”附:相关资料郑州日报:少林慈幼院孤儿的快乐生活 上午读书下午练武已培养出七八个大学生。今年又有俩孩子考上大学提及久负盛名的嵩山少林寺。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古刹相比。距其不到10公里处的另一个院落—少林慈幼院可以说是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那里生活着来自河南各地的百余名孤儿。他们在一起读书、学习。好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他们的“师父”—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几乎每周都会去看望他们一次。今年。这个大家庭里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师父”专门托人指导他们填报高考志愿。在这里。
佛教新闻日历
102个孩子过着文武兼修的快乐生活8月4日上午10点多。记者第一次来到位于登封环山路上的少林慈幼院。院落方方正正不太大。十分安静。偶尔可以听到从教室里传来的孩子们的读书声。大门右手边有一则委婉的访客说明。谢绝拍照和采访。担心过多的探访和询问会伤害到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不过。善良的释延芷师父还是跟我简单聊了聊自己照看的这些孩子:大都在这里生活。女孩子稍大些了会搬到卢崖寺。有专门的女众照顾日常生活。现在的慈幼院是一个有着102个孩子的大家庭。周一至周五。孩子们寄宿在学校;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会回到少林慈幼院。早起晨练做操。上午诵读国学经典、温习功课。下午练习少林功夫、锻炼身体。释延芷师父说。平时。慈幼院的孩子们都在登封周边的中小学学习。接受正规的9年义务教育。除此之外。他们周末和节假日还会在慈幼院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少林武术。强身健体。“如今正放暑假。孩子们都回来了。每天8点到8点半。他们会在志愿者老师们的指导下。诵读《大学》、《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然后补习各门功课。下午。则是男孩儿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有少林寺武僧团的教练教他们少林功夫。”今年。这个大家庭里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师父经常过来看我们。问我们学习怎么样。生活上还需要什么。”今年刚19岁的小华(化名)已经在少林慈幼院生活了近9年。他经历了慈幼院最初的建立和之后的发展。对慈幼院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口中的师父不是别人。正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跟他一样。慈幼院的每一个孩子都管释永信叫师父。这个师父几乎每周都会到慈幼院来。“哪个孩子顽皮。哪个孩子内向。学习情况如何。方丈心中都有数。
甘肃佛教协会新闻
”释延芷说。小华今年参加高考。考了445分。高出二本线2
美国佛教新闻媒体
分。参加高考的还有女孩儿小静(化名)。成绩也不错。目前。两人已经分别被河南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录取。释延芷说。少林慈幼院建立之初就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不遗余力把这些孩子抚养成人、培养成才。“释永信方丈在看望孩子们时也说过。只要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一直供养他们上到大学毕业。考不上大学的。也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起码能够自食其力。服务社会。”释延芷说。从建院至今。慈幼院已经培养出了七八名大学生。每年的寒暑假。这些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们都会回到慈幼院这个大家庭。他俩的高考志愿是方丈亲自托人指导填报的“我喜欢工科。以后想从事研究工作。具体的打算还没有。我去过一次河南大学。很向往未来的大学生活。”小华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儿。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他就开始为填报志愿纠结了。怕填报失误。没有学上。小华说。师父一直很关心他们的学习。在考试前就经常叮嘱他们要用功学习。分数公布之后。他的成绩跟二本线很接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选择。“后来。院长跟我说。师父给我找了个很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填报志愿。我特别开心。”释延芷师父说。释永信一直很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升学。专门拜托朋友“找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一下孩子填报志愿”。小华说。跟老师沟通交流后。他和小静分别结合自己的分数和兴趣爱好。选择了土木工程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并最终被顺利录取。如今。正在少林寺景区帮忙、打工的小华和小静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了。“很感谢师父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感谢所有帮助过、关心过我们的人。”小华说。希望以后能够在大学里学到更深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能够自食自力。为少林寺做一些贡献。回报社会。共有300多个孩子在这里生活过2003年。少林寺和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千名孤儿救助”慈善救助项目。救助河南省境内19个县的1039名孤儿。当时。这些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不过15岁。他们的父母因不同的遭遇离开人世。孩子们无依无靠。日常生活几乎难以为继。上学读书更是一种奢望。从2003年开始
枣阳佛教新闻网官网
。少林寺每年向这1039名孤儿提供560元救助金以及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所需。直至他们满18岁。2004年12月。作为“千名孤儿救助”项目的子项目。少林慈幼院建立。每年选择接收当地民政和慈善部门介绍来的孤儿。9年来。少林慈幼院累计收养了300多名孤儿。少林寺组建了专门的管理班子。负责慈幼院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年满18岁且能够自食其力后。孩子们就会离开慈幼院。开始独立生活。但少林慈幼院仍然是他们“常回来看看”的家。2009年10月。少林慈幼院的新宿舍楼落成。登封市环山路边。二层的慈幼院有了新教室、新图书室、新宿舍楼。孩子们放假回来后。就在这里学习、生活。每个周末和寒暑假。都会有志愿者来这里义务给孩子们上课。陪孩子们一起玩儿。已经在慈幼院支教近20天的武汉大学志愿者高至贤说。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他发现这些孩子比他们想象中开朗活泼。只有个别孩子比较内向。慈幼院文武兼修的培育方式和大家庭式的生活环境让这些孩子不再感到“特殊”。(文:邹相)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08/120418342069.html
以上是关于「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少林寺」佛门温度:少林寺养育了2000多个孤儿 学文也习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