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探秘藏传佛教僧人如何修炼成“学霸”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探秘藏传佛教僧人如何修炼成“学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探秘藏传佛教僧人如何修炼成“学霸”
图为辩经现场。摄影:许娜
中国西藏网讯
许多人觉得藏传佛教很神秘。僧人平时如何学修更是令人好奇。今天。记者深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告诉你在当今现代社会。藏传佛教僧人中的“学霸”是如何学修的。
佛教的寺院教育制度兴起于古印度。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传入西藏。到公元776年。西藏历史上出现了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
公元十世纪以后在“后弘期”。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复兴。藏传佛教各派祖师开宗立派。寺院教育也随之兴盛。辩经蔚然成风。并延传至今。
目前。藏传佛教各教派都有自己的学经制度。格鲁派以“格西拉让巴”考试制度最为有名。
2004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开设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拓然巴”。并在
随着《藏传佛教学衔授予办法(试行)》于6月1日正式实行。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刘鹏解释说。新发布的学衔授予办法是经过长期摸索以后形成的制度规范。也是国家对藏传佛教传统学经体系和现代学经制度的认可。寺庙传统学位考取的名额有限。通常只有2到3名。大部分达到同
“佛学院结合了传统学经方式与现代教学模式。在这里可以学到寺庙里学不到的知识。开阔眼界。内容涵盖了法律、历史、科学等综合性文化知识。有助于提升学员综合素质。这很受大家认可。所以。有的已获得格西、堪布学位的优秀僧才。还愿意再考取拓然巴。” 对此。教务处一级经师强巴赤来深有感触。
14岁那年。强巴赤来出家来到色拉寺学修。一学就是30多年。2004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开办“智然巴”中级学衔班。强巴赤来通过考试。成为中级学衔班的一员。后来他继续考入“拓然巴”高级学衔班。毕业后于2009年留校。从事教务处工作。负责在佛学课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面对现代教育模式的学衔授予制度。强巴赤来坦言。刚开始很多地方的格西、堪布都有顾虑。觉得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两、三年就可以得到相当于“博士”或“硕士”的文凭。对是否真有“含金量”表示怀疑。有的担心对寺庙传统学经制度会有冲击。“其实不是这样的。”强巴赤来说:“佛学院是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佛学经典都基本是按寺庙的方法来教授。不会影响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寺庙的传统教育是佛学院教学的基础。是很必要的。”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招收的学员来自各藏传佛教和苯教寺庙。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五部大论”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招生的必考科目。“五部大论其实就是五大学科。需要前期在寺庙里深入学习研修。积累丰富的知识。没有这个基础考不了。”强巴赤来说:“现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毕业生在各地寺庙担任堪布、经师等重要职位。他们到各地去为群众讲经。深受群众的欢迎。”
刘鹏表示。《办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拓然巴学衔授予制度。也使“拓然巴”为社会所认可有了制度保障。研究如何实施好《办法》是当务之急。佛学院已就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与中国佛协和藏传佛教代表人士商议。相信随着《办法》的深入实施。必将开创藏传佛教代表人士培养新的局面。不断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09/10054034245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探秘藏传佛教僧人如何修炼成“学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探秘藏传佛教僧人如何修炼成“学霸”;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