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佛教学院举办"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鼓佛教学院举办"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法鼓佛教学院举办"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
邀集心理治疗、咨商以及教育辅导、临终医疗等方面的研究人士,藉由与佛法的合作、对话,增进对于禅修的认知,并运用于“正念治疗”之中。由法鼓佛教学院、佛教莲花基金会与台湾多所大学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共同举办的为期两天的2013年“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于3月7日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召开,7日至8日将进行九场议程发表。为完整了解西方在此范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研讨会特别邀请此一学科的开创者Prof.RichardJ.Davidson进行两场专题演讲。Davidson教授于发表“正念的神经科学研究与实证发现”时提到,禅修者面对困境的正向心态,开启他钻研情绪和大脑的兴趣,也引导他发愿将慈悲带入科学研究的主流。直至今日,他仍旧在研究印度、尼泊尔的禅修人士,大脑的功能及结构是否与众不同。
“慈悲可以被孕育出来吗?”Davidson教授从展示的研究图表,向大众显现一位僧人在禅修时,脑波(gamma)会产生长时且强度的共震,意即可以比常人发挥更长时的能量。对照于脑部照影,也得以发现此时与心理情绪、身体感觉相应的“脑岛&
强调“建立健康的脑”,法鼓佛教学院校长惠敏法师表示,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应朝向科际整合、交流、对话发展,相信可为人类心智提供更深层的了解。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医学、心理学,对于社会科普知识、公民健康素养均能有所提升。此外,该校现正与台北教育大学、长庚大学、“中央大
在各个机构及学术单位的指导协助下,此次研讨会集合了V
即将就读华梵大学应用心理所的郭庭宇说,禅修不但是他的研究主题,也是个人的兴趣,然而禅修常被刻板地视为宗教活动,因此他想藉由科学性质的研讨,做为日后推广禅修好处的佐证。从事脑造影的颜毓萱与友人慕名前来听讲,他们以往都是站在理论的角度认识脑部科学,此次与佛法交流的研讨会,开启她学习禅修的兴趣。对首次造访法鼓山的他们来说,法鼓山校园浓郁的学术气息,以及园区的清净氛围,都让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8日研讨会圆满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法鼓佛教学院,将于9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为有意进修正念教育以及正念治疗的咨商辅导人员,举办“正念教育工作坊”及“正念心理疗育工作坊”,期能将此次研讨会的心得交流,运用在临床实务上,推展以慈悲为核心的生命教育,增进社会大众的幸福感。(文:张曜钟)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2096.html
以上是关于法鼓佛教学院举办"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鼓佛教学院举办"正念与慈悲禅定国际研讨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6775.html。